尉承棟
2024年08月29日07:5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並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始終堅持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解決具體問題的“小智”固然重要,但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制度成果更難得,需要一種“大智”。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發端於上世紀60年代,由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的“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經過各地數十年傳承發展,從社會治安擴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為鄉村、城鎮社區、海上以及網絡等的治理工作提供寶貴經驗。如今,“楓橋經驗”已經被寫入黨的文件之中,在新征程上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持續煥發制度活力。
建章立制的好處在於,減少主觀因素干擾,壓縮權力尋租空間。權力不受制約必定滋生腐敗。翻閱近些年腐敗案件,或多或少存在責任不清、程序不明、缺乏可操作性、執行不力等制度短板。必須牢牢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治本之策,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法規制度軌道上向縱深發展。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尚未徹底根除。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的同時,必須健全反腐敗體制機制和制度規范,把制度建設貫穿到黨的各項建設之中,不斷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持續完善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使制度建設與管黨治黨需要相適應、與黨的各項建設相配套,全方位織密制度的籠子。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離不開科學合理、成熟管用的制度。本世紀初以來,在“晉江經驗”指引下,福建晉江將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不僅在改革開放史上寫下耀眼篇章,而且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樣本。事實上,40多年改革開放也是一場推進改革成果制度化的社會實踐:從土地制度改革到創辦經濟特區,從經濟體制改革到政府簡政放權,再到自貿試驗區、鄉村全面振興、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從試點探索到總結經驗,再到形成制度廣泛推廣,一大批制度成果不僅造福一地一域,而且惠及國家全域,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以釘釘子精神抓政策落實、抓制度執行。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我們不僅制定出台了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而且堅持不懈地抓落實抓執行,持續強化執紀執法,執行力度前所未有,讓紙面上的規定發揮出利劍作用,成為剛性約束和帶電的高壓線。這其中,各級領導干部是制度執行的“關鍵少數”,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抓實干、抓出成效,帶頭做執行制度、維護制度的表率﹔要勇於來一場自我革命,倒逼各部門全面減權放權,把好的制度立起來、嚴起來,執行起來,集中力量把該管的事管好、該服務的服務到位。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場變局本質上是制度之變,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演進及較量。中國共產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一百多年來忠實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制度精華,開拓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取得的發展成果、歷史經驗用制度固化,探索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制度創新,為全球治理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年輕一代是推進國家治理的生力軍,要堅定制度自信、樹牢制度意識,維護制度權威和剛性,對行之有效的制度創新性發展﹔善於通過建章立制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推動工作,不斷探索新經驗新做法,為黨和人民創造更多制度性成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