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州市新北區委組織部
2024年08月28日16: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街區作為城市發展的動脈,承載著城市的活力和希望。自2021年成立以來,漢江路社區黨總支不斷在方寸間打磨探索新路徑,持續在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助推區域經濟向好上用心、用誠、用情,綻放出了漢江路獨有的“新氣象”“新面貌”。
一、背景
漢江路社區成立於2021年9月,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街道東北角,范圍東至宜蘭路、南至漢江東路、西至晉陵北路、北至黃河東路,轄區內有4個居民住宅小區和4個商業體,共有居民戶2504戶、常住人口6520人、網紅街區商戶115家,現有黨員133名。
漢江路沿街商業興起於2000年左右,2021年7月街區啟動改造,見証了新北區三井街道改革與發展的歷史變遷。面對街區緊鄰住宅小區矛盾多、經營戶普遍缺乏對街區的歸屬感、客群單一導致市場逐步萎靡等問題,社區黨總支圍繞基層治理和街區發展兩條主線任務,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機制,不斷廣納各方“合伙人”,拓展善治“朋友圈”,在撬動匯聚各類資源、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增進居民群眾福祉上下功夫,構建多方共融、協同並舉、同向同心的街區黨建工作格局。2023年街區客流突破330萬人次,逐步成為比肩青果巷、文化廣場的常州新晉文旅消費集聚區。社區先后獲評江蘇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培育單位、首批“江蘇味道”美食街區、全省新建“三全”示范社區、江蘇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常州市“五星”級村(社區)黨組織、常州市首批品質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常州兒童友好社區等榮譽。
二、主要做法
漢江路國際街區煥新改造后,社區主動謀劃,聚焦“網紅街區”,不斷打磨探索治理新路徑,將街區作為專屬網格做實做深,堅持項目化運作推進基層治理支柱性工程,精准施策,靶向發力,以聯動聯治優化陣地、做實治理、精細服務,形成有效閉環機制﹔以共進共榮凝聚共識,撬動匯聚社會各類資源融入基層治理,著力破解難點堵點﹔以求新求變搭建就業創業平台、文化互動平台,宣導商圈可持續發展,持續激發街區活力,形成長效治理格局。
(一)聚焦目標共創,上下聯動健全治理體系
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探索構建與街區形態相匹配的新型治理體系,突破空間壁壘、行業壁壘,形成上下貫通、多方聯動治理新體系。一是構建區域黨建共同體。社區黨總支按照“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總體思路,“外引”公安、城管、文旅、醫療、教育等共建單位進“資源庫”,一體推進黨建共建、人才共育、產業共聯、區域共治、民生共享,打造各展其長、各顯其能、各得其所的區域黨建共同體,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由“串點成線”邁入“強片拓面”新階段。二是成立街區治理委員會。探索建立“社區+街區”聯動縱向架構,成立全市首個街區治理委員會,“內培”新城吾悅、娜舍文化、美團外賣河海站和部分商戶代表為委員,在黨建引領的“紐帶作用”下,制定一套街區治理公約,將此前“禮貌性接觸”“感情化維系”的單位加入“契約化共建”,形成“社區黨總支統籌指導+街委會協商共治”的治理架構,助推全領域“破圈”融合。三是煥新全域服務微矩陣。在人氣最活躍、服務最便捷的區域,深化打造集黨建、服務、治理於一體的網格黨群直通站、“主播加油站”、騎手網格工作站、戶外勞動者驛站等一批融通性紅色陣地,通過開放空間、功能疊加,全方位服務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以及周邊商戶居民,讓他們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二)聚焦多元共融,橫向協同凝聚治理合力
社區注重發揮“合伙人”資源整合作用,協力解決在基層治理中群眾期盼和亟待解決的“微實事”,匯聚萬千涓流集聚紅色星河,共筑治理新篇章。一是提升“商戶合伙人”動力。依托區域化黨建,構筑黨組織領導下的協同共治平台,主導組建全市首個“商戶聯盟”“街區婦女議事會”“街區婦聯”等自治體系,積極開展商業資源嫁接、抖音直播培訓等各類豐富活動,把鬆散的商戶組織起來,激發內生的自律行為,讓他們徹底從“觀眾”變為參與治理的“主角”,營造獨具特色的資源共享、家園共治良好氛圍。二是挖掘“新興合伙人”潛力。街區周邊新就業群體活躍,社區黨總支引導112家商戶常年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充電休憩等10項“四季暖新”服務,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充分挖掘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熟悉樓宇的獨特優勢,鼓勵以“隨手拍”“隨時處”的方式第一時間反饋處置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類隱患,通過相互反哺引導他們成為基層治理“一線觀察員”,實現社區黨組織和新就業群體的“雙向奔赴”。三是激發“近鄰合伙人”活力。加強統籌轄區內各方治理力量和服務資源向街區集聚,設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站,深化“網格+警格+義格”聯動機制,累計閉環處置發生在街區和臨近小區內的矛盾糾紛300余件。聯合轄區博愛星等知名律所,利用政務服務小屋、“井井小劇場”“反詐攤位”等新載體,精准提供“點單式”法援服務60余次,切實解決居民商戶的操心事、煩惱事。
(三)聚焦發展共享,常態長效提升治理效能
社區注重強化議事協商、即刻響應、共榮共興等多方面長效機制探索,有力推進街區治理持續創新、充盈活力。一是打造常態化議事平台。社區黨總支將常規的“19點議事廳”升級打造成“家門口的議事平台”——漢江路街區井然議事亭,通過搭平台、拓渠道、建機制,引導商戶全過程參與活動策劃、攤位招募、業態調整、環境美化等一批重點關注項目,實現“人在街區走、事在街區辦、情在街區聚”,不斷激發街區內生動力。二是健全長效化響應機制。深化落實“商戶點單、社區接單、部門響應”長效工作機制,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商戶的“領頭雁”作用,累計協調解決噪音擾民、違規裝修、停車困難等問題事項120余件,服務輻射商戶80余家,逐步消除制約治理與發展“盲區”,極大提振街區安全經營、放心經營信心,商戶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明顯提升。三是豐富主題化市集活動。持續提升國際美食文化節、漢江嗨啤夜、萬物生活節、井井有條街等主題市集品牌效應,2023年全年客流量突破330萬,同比上漲34.1%。常態化開展街區探店、互動直播、才藝演出等互動宣傳,全年自媒體傳播量達千萬級別。2024年協助街區餐飲店策劃的店慶活動,創下4天內營業收入突破20萬元紀錄,切實為商圈聚人氣、促繁榮。
三、工作成效
(一)黨建引領擴大“朋友圈”。社區黨組織以健全基層黨建運行機制和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為著力點,堅持區域化思維,發揮好黨建“粘合劑”作用,打通各領域、各層級壁壘,有效整合分散的黨建資源,將群眾所需所求與各方資源實現供需對接,通過“星聚漢江”品牌項目化推動需求難題落地解決,實現區域共建共治共享。依托街區諸多紅色站點不斷壯大新興領域黨建力量,活躍在漢江路的主播團隊已有8名向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佔全街道新就業群體入黨申請人數的80%。同時社區堅持“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定制化”思維,多措並舉、多管齊下,扎實做好外籍人士服務管理工作,為轄區活躍的600余名外籍人士搭建了以境外人員服務站和便捷支付示范區為主的在常友好互動平台,充分展現街區包容開放姿態。
(二)完善治理優化“生活圈”。社區以“街區合伙人”機制為抓手,團結廣大居民群眾、社區能人、街區商戶、社會組織、新業態就業群體擴充基層治理隊伍,共同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良性互動的“可持續治理循環”模式。不斷深化“社區點單、部門響應”工作機制,通過城警網格聯動工作站效能,年均處置街區內治安糾紛、食品安全等訴求強、難度大問題百余個,以大數據跟蹤督辦強化聯動效率,5571條網格事件辦結率達97%。2022年,《騎手網格員參與社區治理新機制》、“微+賦能”街區專屬網格等項目獲省、市級榮譽14項﹔2023年,《黨建引領“五線”治理體系 譜寫街區專屬網格共建共治新篇章》《外籍人士服務管理“四化”工作法》等案例榮獲省、市、區級榮譽18項。2024年,漢江路國際街區被評為常州市放心消費創建先進區域、常州市餐飲質量安全示范街區。
(三)整合資源提升“服務圈”。社區以項目化運作盤活漢江路國際街區存量資源,增強街區文化功能屬性,打造“轉角音樂會”“古典音樂會”“民謠小歌會”“漢服巡游”“魅力非遺”“主題燈光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文藝品牌活動,充分激發街區活力,促進街區融合發展。項目致力於研究解決“不可行”之問題,充分挖掘資源之間的可替代性,避免資源空閑浪費,集人力、物力、社會資源等多元素共同彌補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關注居民群眾關心期盼的每一件小事,從實際需求出發,精准對接各級專業資源,積極回應商戶與游客需求,在街區打造政務服務智慧小屋和游客中心,日常履行“你吹哨,我報到”模式,提供政策咨詢、業態調整、辦証辦照等精准服務的同時,2024年初還成功幫助街區商戶避免了多起冒充消費者以出現食物中毒症狀為由索賠的詐騙案件,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商戶的歸屬感。
四、經驗與啟示
(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街區治理發展的根本途徑。必須深化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的樞紐功能,做強黨建引領的新型治理平台,把黨建引領街區治理延伸到最前沿。面對居民商戶結構交錯,社區黨組織需要根據新的社會特征進行相應的組織建設轉型,主動優化與多樣化人群交往互動的嵌入結構,豐富組織動員的場域和載體,把黨的工作從內循環轉變為內外雙循環,在匯聚資源、解民憂增民利中贏得群眾信任、實現自我賦能,進而筑牢黨的執政根基。
(二)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提高街區治理水平的強大基礎。尊重群眾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極為關鍵,傳統的“包攬一切”治理方式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角落”。社區黨組織要充分信賴群眾、依靠群眾,通過借助民主協商、自我組織、熟人效應等方式,調動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把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治理發展的“金鑰匙”,充分調動街區各商戶主體開展協商議事、民主決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自我管理和服務,合力提升街區治理水平。
(三)堅持把系統觀念作為貫穿街區治理始終的重要支撐。推動商居空間整體性共享,解決“治理碎片化”問題。街區空間是個抽象概念,應以系統性的全域視角進行審視。在實際操作中,需科學整合居民、商戶、部門、企業、銀行、學校等不同單位的資源,推出需求、資源和服務清單,協同運用各方人才、陣地等存量資源,兼顧群眾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共融,獲取人居環境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改善、交往環境和諧之間的最大公約數,為治理發展注入新動能。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