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2024年08月27日07:5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事關民生福祉,鏡鑒黨的作風。日前出台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形式主義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為基層減負問題,多次強調“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把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深刻指出為基層減負要明確權責,不能什麼事都壓給基層,基層該承擔哪些工作,要把職責事項搞清楚。這些重要論述,既傳遞“必須減”的鮮明態度,又指出“怎麼減”的關鍵方法,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整治形式主義的堅定決心。
近些年來,黨中央重拳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建立中央層面專項工作機制,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要清醒看到,形式主義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稍有鬆懈就可能反彈回潮、變種現身。基層仍有吐槽,現在紅頭文件少了,白頭的工作提示卻多了﹔會議數量雖然少了,大會套小會現象多了。凡此種種表明,形式主義樹倒根在。清流必浚源,治病必斷根。要堅持問題導向,精准靶向發力,找准“負”的根源、抓住“減”的要害、體現“實”的要求,持之以恆整治形式主義,真正把應減之負減下去,把應盡之責擔起來。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負擔之重,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病灶在職責不清、邊界不明。有的上級部門動輒搞屬地管理、責任下沉,甚至層層加碼、泛化問責,看起來似乎是“極端負責”,實際上是缺乏擔當、懶政怠政的表現。權責一致是現代治理體系的基本原則。要厘清權責邊界,理順職責關系,把應減之負與應盡之責區分開來,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解決權在上級、責在基層問題,避免“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機關部門要克服本位主義、力戒官僚習氣,懂基層工作、知基層冷暖、為基層服務,不能什麼事都壓給基層,把職責范圍的任務轉嫁給基層,更不能以屬地管理之名甩鍋避責,該管的事要管起來,該擔的責要擔起來,既部署過河的任務,也指導解決橋和船的問題。
減輕基層負擔,是要把基層干部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抓落實、謀發展上。減負不是“減責任”“減擔當”,基層不是責任減輕了、可以“躺平”了,而是責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減的是形式主義的無形枷鎖,體現的是實干擔當的狀態,為的是造福百姓蒼生,必須更加主動開拓進取、真抓實干。要正確處理好“減”與“不減”的關系,擔負起守土之責,回歸服務群眾本色,把以前應付文山會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轉換為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激發出實干擔當的強勁動能。要落實“四下基層”制度,用鐵腳掌丈量民情、強機制解決民憂、新辦法匯聚民智,了解群眾所思所想、知曉群眾安危冷暖,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好讓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自覺做民呼我為的貼心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形式主義少一些、真抓實干多一些,矛盾也會少一些,實績也會多一些。”“少和多”的辯証法裡,蘊含著正確政績觀,體現了實事求是精神。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發展興旺起來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根本在於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關鍵是要解決黨性不純、政績觀錯位等問題,從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領導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要推動廣大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干事創業的基點放到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上,落腳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