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鎮江市潤州區:深入推進支部進小區 做實基層“元治理”

中共鎮江市潤州區委組織部

2024年08月09日17: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住宅小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基本單元,當前城市基層治理難點在住宅小區,住宅小區治理的痛點在物業管理,“小物業”牽動“大民生”。為解決部分小區存在的黨組織“平時感受不到、需要時不知道找誰”,小區治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小區居民“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等問題,2022年以來,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結合實際,實施“黨旗‘鎮’紅、紅潤全城”新時代全域黨建深化提升工程,著眼於重構小區治理“元治理者”,以“五共工作法”大力推進支部進小區工作,著力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體系“末梢神經”,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有效路徑,實現“力量下沉了、情況上來了、黨員活躍了、事情好辦了、鄰裡熟絡了、陣地熱鬧了”的良好效果,小區居民投訴和信訪量雙下降、群眾滿意度和物業費收繳率雙上升的目標初步實現。

二、具體做法

(一)黨建引領共建法,嚴密基層組織體系

1.完善組織體系、建實小區黨支部。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對社區現有二級黨支部進行重組,根據小區規模及黨員數量,採取以單獨組建建制型黨支部為主,以聯合組建功能型黨支部為輔,組建173個小區黨支部,選配1200余名黨員樓棟長、中心戶,推動全區226個小區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2.擴容工作聯盟、建強小區黨支部。借鑒現有“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經驗做法,在建實小區建制型黨支部基礎上,廣泛吸納業主、物業、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黨員力量,拓展形成功能型“小區大支部”,系統集成紅色物業、黨員樓棟長、綜合執法進小區、在職黨員進社區等工作機制,讓更多力量往小區走、更多資源向小區投、更多服務在小區辦,發揮黨組織“平時管用、難時好用、急時頂用”的關鍵作用,真正實現黨建引領下的小區多元共治格局。

(二)先鋒示范共議法,有效激活黨員力量

1.強化小區黨支部書記示范帶動作用。開展好“黨員在身邊、書記在家門口”“三提三知”行動,推動小區黨支部書記牽頭組建並加入小區工作微信群、業主微信群等,適時調度居民急難愁盼解決情況,形成“沒事去支部坐坐、有事找書記聊聊”的小區議事氛圍,150余個小區實現定期更新小區民情圖。

2.分類施策激發責任意識。分類摸清小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新就業群體黨員等情況,“一類一檔”建立台賬,讓黨員在小區找到“娘家人”。針對在職黨員,深入推進“三結三定”“三進三到”機制(“三結三定”:條塊結對定點、支部結盟定責、黨群結親定事﹔“三進三到”:進社區、協同共治到家門口,進微家、志願服務到家門口,進一線、紓困解難到家門口),推動3000余名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常態化開展“雙報到、雙服務”,覆蓋52個社區(村),“家門口”系列服務惠及群眾31000余人次。針對離退休黨員,建立跟蹤了解制度,積極動員離退休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針對流動黨員,落實黨員“五式”分類管理,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小區治理“兩個責任清單”﹔針對新就業群體黨員,深化“一對多”報到、“1+N”服務聯系機制,吸納其作為“小區大支部”兼職委員、紅色物業監督員,發揮小區治理“前哨”作用。

3.全面推廣幫辦代辦。線下,在各小區樓棟建立標准化公示機制,包括小區黨支部成員、樓棟長、黨員中心戶等姓名及聯系方式,便民服務事項及服務電話、民情收集二維碼等內容,並定期對社會化服務質量進行評選公示。在小區黨建陣地設立幫辦代辦點,成立黨員幫辦代辦隊36支,提供尊老金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代辦等99個事項。線上,小區黨員在業主群與居民經常性互動,及時發布服務信息、掌握急難愁盼,實現供需精准對接,推動小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教師黨員、醫生黨員、草根能人黨員等組建志願服務隊89支,路牙修復、便民椅安裝、充電棚改造等252件民生熱點問題得到解決。

(三)服務陣地共享法,切實聚人氣聚民心

1.建好小區黨支部工作室。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城市公共空間治理收回的集體資產等現有資源,因地制宜設置小區黨支部工作室23個。在小區出入口等處設置服務導引圖,讓小區黨支部“亮黨徽、亮名稱”,充實完善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服務居民水平,放大黨群微家“紅磁場”效應。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小區黨支部書記“固定坐班日”,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管會)與物業公司共同辦公。

2.打造睦鄰議事場所。優選17個社區深入開展“兩聚兩化”行動,12個黨群服務陣地煥新升級,升級改造紅色傳達室、小區長廊(涼亭)等,打造家門口議事微陣地47個,建成休閑娛樂、聊天嘮嗑、反映社情民意、開展協商議事的鄰裡中心,讓群眾聚在一起,自家的事自家辦,齊心辦好“自家事”,也在協商議事中拉近鄰裡關系、吸引居民前來活動、發動群眾,助力社區黨組織聚集更多資源,實現黨群凝心“合家歡”。

3.豐富陣地服務內涵。小區黨支部牽頭統籌,依托支部工作室、物業服務企業、小區公共空間等,採取物業企業延伸服務、區域商戶合作等方式,布局養老、托幼、文娛等服務設施,提供豐富多彩的小區服務。在“急時”,進行藥品、物品共享﹔在“平時”,開展小巷歌王賽、鄰裡運動會等特色活動,打破樓棟、居民之間的隔閡,常態互動拉近彼此距離,形成融洽的鄰裡關系。

(四)良性互動共管法,完善優化物業管理

1.深化“交叉任職”機制。推薦符合條件的小區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業委會(物管會)。同時,推薦業委會(物管會)成員中的黨員、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中的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兼職委員,促進小區黨支部、業主、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公司四方良性互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局面。

2.深化小區物業黨建聯建。建立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的聯席會議制度,小區黨支部每月牽頭召開一次會議,與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公司會辦痛點難點問題。實行黨支部先議制度,凡小區重大事項、重要支出,先由小區黨支部議定方案,再由黨員牽頭在業主中凝聚共識,組織業委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決定,打破過去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二元分割”,構建小區黨支部引領下的穩定“鐵三角”。

(五)精准補位共治法,形成小區治理閉環

1.推動執法重心下移。聚焦治理難題,推動綜合執法服務進小區。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整合城管、住建、市監、公安等單位以及街道、社區工作力量,優選2個小區試點“綜合執法小區工作站”,組建聯勤執法隊伍,推動執法重心下移、服務前移。

2.梯隊補位形成治理閉環。微網格員、黨員中心戶常態化走訪,樓棟內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小微問題”現場處理、不出樓棟。建立議事共商機制,小區黨支部牽頭,邀請業委會(物管會)、小區物業、相關部門、駐區單位、派出所、居民代表等共同參加,召開小區議事會,通過“支部提、三方議、集體決、群眾評”四步走,共同商議解決。目前,已累計召開小區議事會175次,共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6個。對居民意見比較集中、比較普遍,具有傾向性、全局性的問題,特別是小區黨支部難以協調的事項、多年歷史遺留問題或涉及城管、市場監管等行政單位的事項,推動“小區吹哨、部門報到”協調相關部門共同解決,通過全域黨建“同題共答”撬動市級職能部門共解沙地公園建設、智慧消防、加裝車棚等難題22件。

三、工作成效

潤州區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元治理者”作用,以推進“支部進小區”深化全域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得到中組部黨建研究所、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等專家積極評價,被中央媒體報道,全域黨建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基本組織更嚴密。通過組建小區黨支部,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網絡體系,分類建立職責清單,進一步厘清職責邊界,完善運行機制,實現黨的組織真正覆蓋到群眾家門口。

(二)基本隊伍更堅強。通過把支部建進小區,讓小區裡的“隱形黨員”“口袋黨員”走出樓棟,全區共選配1200余名黨員樓棟長、中心戶,推動黨員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讓“我家有黨員、鄰裡有榜樣”成為小區裡的一道“紅色風景”。

(三)基本活動更豐富。開展區級“十佳最暖黨群服務陣地”評選,營造各小區黨支部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聚焦“一老一小”和群眾身邊的“小煩惱”“微需求”,小區黨支部牽頭在黨群陣地常態化開展服務集市、紅色宣講、志願服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居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家門口”的暖心服務。

(四)基本制度更健全。通過搭建“書記面對面”、黨群議事會、廊下議事等平台載體,實現黨員群眾反映訴求有去處,構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跟蹤問效”的協調議事閉環機制,干群距離得到進一步拉近,小區黨員群眾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得到進一步增強,基層治理水平和實效得到切實提升。

(五)基本保障更有力。採用新建、局部改建、空置房屋利用等方式,實現“群眾聚集在哪裡、陣地就建設到哪裡”,讓黨員活動有陣地、居民休憩有場所。同時,區、街、社區三級為小區黨支部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為陣地打造、活動開展、服務群眾提供堅強的支撐。

四、啟示建議

(一)澆花要澆根,治水要治源,黨建引領是前提,要通過黨建來激活治理末梢根系。“支部建在連上”的組織原則告訴我們隻有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位,才不會迷失方向。把支部建在小區,也是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鮮明體現。一方面,通過黨的組織向小區延伸,實現黨的領導從“最后一公裡”拓展至“最后一米”,從政治上、組織上、工作上和服務上能夠引領各類組織在黨的領導下行動,“小支部”也就能凸顯“大作為”,即平時能組織群眾參與協商共治,急時能迅速動員群眾打好人民戰爭。另一方面,黨員找到了“娘家人”,黨員的身份意識、組織意識、責任意識被喚醒,自然成為小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二)群眾訴求能否有效解決,關系著干群關系的“疏”或“親”,抓好黨建為民造福是根本,要通過中心工作來體現黨建實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建工作的職責所系和生命力所在。城市基層黨建的中心任務從社區角度來說,就是基層治理。中心工作是問題導向的,就小區而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有沒有被調動起來參與基層治理,小區黨支部是否真正走進、贏得人心,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級黨組織是容易辨識的。如果基層治理抓得好,各項指標都能順利達標,居民隨時隨地能看到黨的身影、享受到黨的服務、體會到黨的溫暖,說明黨建工作是有成效的,但如果基層治理的任務不達標,信訪量上升、群眾投訴多,那就說明黨建工作開展不到位。防止基層黨建的形式主義傾向,就必須讓黨建實實在在圍繞中心工作開展,讓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過程,成為聯系群眾、凝聚人心的過程,樹立黨組織形象威信的過程。

(三)組織力、組織力,組織起來就有力,多元協同是關鍵,要通過黨建調動一切資源和力量。基層街道、社區既要完成上面的中心任務,又要回應基層群眾的需求,但是基層所掌握的資源有限,因此,要通過黨建延長工作手臂,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參與到中心工作中來,而黨組織、黨員是最重要的力量。讓黨員參與到黨委政府工作中來,完成黨組織交代的任務,實際上也是喚醒和塑造黨員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的過程。把支部建在小區,就是要通過機制的建立來密切黨員與群眾的聯系,同時也推動群眾間的聯系協商,有效化解矛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體。通過黨建調動轄區內甚至是轄區外各領域、各行業、各單位黨組織的資源和力量,破除“藩籬”,共同參與推動中心工作,也是全域黨建的題中應有之義。

(四)隻要思路新,黃土能變金,驅動創新是重點,要通過黨建調動基層黨組織創新精神。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主動參與式謀劃開展,還是被動應付式完成交差,工作的狀態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是面對基層治理中紛繁復雜的問題和矛盾,基層的情況各不相同,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中要有自己“接地氣”的方式、思路、手段、安排,如果等著上級安排,亦步亦趨干工作,不主動謀劃,不善於創新,自願當“菩薩”,打“太極”,工作成效必然大打折扣。隻有在明方向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基層的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圍繞中心工作開動腦筋、開展工作,完成工作后他們才會更有參與感、獲得感、成就感,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促進中心工作的推進和落實。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