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沂源縣大張庄鎮:老區農業鎮鄉村振興共富路徑的實踐與探索

中共沂源縣大張庄鎮黨委

2024年08月07日14: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山東省沂源縣大張庄鎮地處沂蒙革命老區,下轄44個村、3.9萬人。近年來,大張庄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全域共富,探索黨建賦能產業孵化新路徑,組建產業孵化共同體黨委,強化串聯協作,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共富增收,凝聚形成推動發展的“利益共同體”,引領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蹚出一條“產業孵化”+“共富增收”老區農業鎮發展新路子。2023年,全鎮44個村集體收入均超10萬元,其中23個村集體收入超20萬元,“共富公司+紅色合伙人”強村富民新模式入選山東黨建雲平台2023黨建品牌榜。目前,產業孵化項目累計為村集體增收超400萬元,預計2024年全鎮35個村收入可超20萬元,11個村超50萬元。

一、背景動因

近年來,沂源縣大張庄鎮大力實施“規模和質量”雙倍增計劃,以富鍶農業、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但部分產業仍存在規模較小、發展活力不強、共富帶動弱化等問題,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產業謀劃不系統。鎮域產業整體呈現條塊化、分散化特點,產業之間聯動較少,同質產業競爭激烈,各類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導致部分產業大而不精、效益較低。二是發展力量不聚合。尚未形成科學有效的聯動機制,協作配合不緊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重招引、輕培育,缺少系統性、延續性跟進服務,導致部分產業發展質效不高、后勁不足。三是共富增收不均衡。主導產業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充分,串聯共富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主體不系統,收益分配不夠科學合理,各自為戰、分散發展現象較為突出,尚未凝聚形成“利益共同體”。四是黨員帶頭不明顯。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理解把握不深刻,打造黨員作用發揮的平台載體不夠豐富,特別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黨員示范帶動、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織密建強“組織網絡”,凝聚產業發展合力。黨委總牽頭。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主線,主動打破行政壁壘和區域界限,聯合政府部門、國有公司、黨建共同體聯建村等,組建產業孵化共同體黨委,由鎮黨委書記兼任共同體黨委書記,切實發揮黨委統籌協調、牽頭抓總作用,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一盤棋”。支部分工干。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圍繞富鍶農業、花生、文旅、新能源4個特色產業,組建4個功能型黨支部,把支部建在項目上,分領域推動實現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匹配融合、同步延伸,引領帶動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黨員強示范。設置10個黨員示范崗、3個黨員示范項目,引導黨員在產業一線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開展“上游大張庄”大講堂活動,每月組織發展思路清、政策把握准的黨員上台授課,共謀產業思路、共解發展難題,實現培訓一期、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累計開展農業技術、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大講堂7期,培訓1500余人次。

2、優化拓展“共富路徑 ”,激發強村富民活力。統籌引領“把准方向”。圍繞產業發展思路和方向,定期召集相關企業、單位開展交流研討,引領帶動資源集聚、力量整合、抱團發展。比如,富鍶產業黨支部組建“土地流轉先鋒隊”,探索實施“小田變大田”、“土地預流轉”等資源整合新模式,提前半年完成1000畝土地流轉,實現企業“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左右協同“共促發展”。建立“黨建共同體領辦共富公司”機制,推動鎮國有公司與共富公司有效鏈接,實現共享政策紅利、共促企業發展。比如,新能源產業黨支部實施農光互補產業項目過程中,推動土地黨建共同體與鎮屬國有公司組成共富公司,加強土地流轉、項目建設,村平均增收5萬元以上。上下聯動“多方受益”。綜合分析資源投入及預期收益,聯動鎮屬國有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經營主體,研究制定科學合理入股方式和分配方案,實現村企民共贏共富。比如,富鍶產業孵化項目採取“鎮屬國有公司主導運營+第三方公司具體經營”模式,帶動鎮屬國有公司實現收入180萬元,周邊8個村平均增收6萬余元,新增就業崗位120余個。

3、系統構建“服務體系 ”,培育提質增效動力 。產業統一研究謀劃。建立產業孵化共同體黨委月工作例會制度,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將政策理論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踐、產業振興的動力。比如,在文旅產業孵化過程中,產業孵化共同體黨委統一研究規劃路線,有效串聯紅色南岩、聖邦文旅、大美馬峪等景點,系統打造“紅色旅游+”農文旅融合發展紅色小鎮。先后舉辦的“拿雲別院音樂會”鄉村音樂節、蔬菜節等活動,共吸引游客40000余(次)、創收30萬余元。土地統一規劃流轉。根據產業用地需求,充分發揮各功能型黨支部組織功能,統籌各村土地資源,統一組織流轉。比如,花生產業黨支部針對正在孵化的花生油加工項目,帶動赤坂等4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1萬余畝發展花生種植,以土地資源集約規模化賦能“花生種植+品牌培育”,在建鳳還巢花生油加工項目預計年產花生油3萬余噸。項目統一孵化培育。圍繞“項目審批落地、產業鏈條延伸、品牌推廣推介”等環節,各功能型黨支部靠上做工作、盯上搞服務,保障所孵化項目做大做強。比如,富鍶產業黨支部借勢“中國鍶都”品牌,成立專班加強對上爭取,推動山東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在富鍶產業園區成功挂牌,打造集“產、學、研、銷”於一體的富鍶產業園,其中富鍶草莓項目已投產,預計營收1200余萬元。人員統一培訓輸送。成立勞務輸出合作社,根據產業用工需求,定向組織招聘,搭建就地就近就業服務平台,精准服務農光互補、富鍶產業二期等新項目,確保充足勞務輸出。探索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師資庫,開設“流動講堂”、“生產課堂”,定期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累計組織培訓授課活動5次、惠及群眾500余人次 。

三、探討及啟示

沂源縣大張庄鎮堅持系統思維,打好“建強組織網絡、拓展共富路徑、構建服務體系”組合拳,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換為發展優勢、振興優勢,實現村民、村集體、共建合伙人三方受益增收的做法,帶來諸多啟示。

培育鄉村振興共富產業,黨建引領是前提。黨建工作從來都是實功實做,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大張庄鎮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深耕“黨建聯盟、聯建共富”品牌,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為鄉村經濟賦能加力。實踐証明,隻有堅持系統思維,橫向到邊激發支部干事活力,縱向到底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推動黨的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在實體化運行上下足功夫,就能發揮產業孵化共同體黨委統籌作用,增強功能型黨支部帶動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

培育鄉村振興共富產業,利益共聯是關鍵。構建企業帶頭、村集體經濟參股、村民參與的多元利益共享機制,是強產業、促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張庄鎮秉持“共富發展”理念,最大限度讓利於民,推動各方利益有效鏈接,構建利益共同體,實現“村、企、民”三方共富。實踐証明,隻有堅持惠民為民,把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信息資源等要素凝聚在一起,科學合理統籌研究利益分配方案,全力保障群眾利益,就能凝聚起強大發展合力 。

培育鄉村振興共富產業,優質服務是支撐。優質高效服務,是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的有效支撐。大張庄鎮深入實施“嵌入式+媽媽式 ”服務模式,不斷優化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效,推動項目快速落地、投產達效。實踐証明,隻有緊緊圍繞產業培育全過程、全鏈條,在政策投放、人才招引、鏈條延伸、品牌推廣等重點環節,實施全周期跟進服務,就能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深入挖掘各類產業潛在增長點,真正激發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