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7日07:5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近日,受台風“格美”影響,湖南郴州市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區域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多區域遭遇險情,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聞“汛”而動、聽令而行,用實際行動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防汛抗洪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吹響集結號
迅速沖鋒一線
郴州市委組織部及時印發《關於在防汛抗洪救災搶險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第一時間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迅速投身防汛抗洪救災搶險,共同筑起防汛抗洪救災、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
資興市遭遇特大暴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迅速行動、沖鋒在前。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及時組織災害高風險地區群眾轉移避險,解救被困群眾﹔應急、交通、消防等部門組織專業救援隊伍,全力參與救災搶險﹔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黨員干部下沉支援聯系點的村(社區)防汛抗洪救災工作﹔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共同巡邏值守、應急搶險、轉移安置群眾。
蘇仙區以黨員為骨干,組建14支應急隊伍,開展隱患險情排查﹔組建3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24小時待命。按照及時研判預警、及時排查避險、及時到崗到位、及時處置災情要求,盯牢水庫、堤防、山塘、城鎮內澇點以及中高風險切坡建房戶等主要風險點,利用“村村響”廣播、短信等方式,發出預警信號6.3萬余人次,組織群眾轉移避險269人。
受強降雨影響,汝城縣南洞鄉受災嚴重,多路段發生塌方及山體滑坡。南洞鄉黨委委員、副鄉長何桃麗帶領小分隊第一時間奔赴水情一線。在光明村巡查時發現,村內擋水牆和部分房屋因長時間被雨水沖刷浸泡,有倒塌風險。由於通訊設備中斷,小分隊冒著暴雨挨家挨戶敲門叫醒村民,成功轉移群眾100多人,未發生人員傷亡。
桂陽縣白水瑤族鄉組織村“兩委”干部及黨員、人大代表化身宣傳員,勸導村民強降雨天氣非必要不外出,遠離危舊房屋,謹防山洪、泥石流等,叮囑做好防御工作。
災情發生以來,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迅速投身巡邏值守、應急搶險、轉移安置、災后重建等工作,組織和帶動周邊群眾積極參與到救災中來,凝聚抗洪救災的強大力量。
用好“三長制”
筑牢堅固防線
去年以來,郴州市全面推行片組鄰“三長制”,讓黨組織的觸角縱向延伸、橫向織密、直達到戶。在這次防汛抗洪救災中,各縣(市、區)發揮“三長”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組織他們協助做好信息傳達、巡查排險、轉移群眾、睦鄰救助等工作。
當好堅強前哨,全面排查險情。資興市黃草鎮動員片組鄰“三長”等組成應急救援隊18支,下沉一線巡查地質災害點、老舊房屋,巡視山塘水庫,勸導轉移群眾。安仁縣牌樓鄉發動鄉村干部、黨員、“三長”等300余人,積極展開防汛和應急救援工作。
危急時刻,沖在前顯擔當。資興市東江街道星紅村焦塘組因上游河道堵塞導致路面積水嚴重,一對父子被困,村黨支部書記陳小生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片組鄰“三長”10余人前去救援,將其安全救出。資興市興寧鎮黃鶴仙村在摸排時發現有2名行動不便老人居住在土磚房,村“兩委”干部冒著暴雨徒步進行轉移,地面雨水較深,老人難以邁開步子,片長歐陽奉志直接背起老人徒步兩公裡轉移到村部安置點。
協助應急處突,及時疏散群眾。“片長、組長、鄰長層層負責,盡早轉移有風險的群眾。”八面山瑤族鄉蓮花村黨支部副書記周軍說,強降雨過后,通信中斷,村組干部用兩天時間摸排,所幸無人員傷亡。7月27日,位於永興縣龍形市鄉的青山垅水庫超警戒水位且入庫流量倍增,水庫泄洪壓力陡增,沿線群眾轉移迫在眉睫。龍形市鄉迅速組建由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片組鄰“三長”為骨干的防汛隊伍,10人一組構建“鄉—村—組”三級網格,落實包片責任,在45分鐘內完成沿河危險區域110戶240名群眾轉移。
勇當急先鋒
踐行初心使命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
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州門司鎮等地交通、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資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派出黨員應急先鋒隊,第一時間奔赴受災現場,迅速轉移受災群眾、疏通交通等﹔中國移動郴州分公司黨員第一時間組建突擊隊,步行6小時進入八面山瑤族鄉政府所在地,開通衛星便攜站。截至8月1日20時,資興所有鄉鎮(街道)政府所在地均實現通路、通電、通信,66793戶停電用戶已恢復送電46798戶,183個行政村基本實現通信聯絡和恢復供電。
“一想到還要搶修道路、修繕橋梁、尋找干淨水源,我就顧不上休息了。”州門司鎮白筱村黨支部書記黎孝華說完,就走出了村委會,繼續投入工作。
“危急時刻,緊急救援,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這是我們黨員應該做的。”資興市唐洞街道應急救援隊員李勇說。7月28日清晨6點,唐洞街道高碼村高碼橋一貨車被洪水圍困,駕駛員無法撤離,隨時有生命危險。接到緊急求救電話后,李勇和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利用無人機查看水域水情,確定司機位置,制定救援方案,成功救回被困司機。
桂東縣青山鄉螞蟥垅路段近50米路面整幅斷開,車輛無法通行。當地交通運輸部門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趕赴現場,在原路基旁開辟出一條臨時道路,為青山鄉搶出“生命通道”。截至目前,桂東縣青山鄉中斷的供水和通鄉公路、電力等均已搶通,群眾生產生活正在有序恢復。(本報通訊員 郴組軒)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