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林西縣委員會組織部
2024年08月05日17: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內蒙古林西縣王家溝村黨總支堅持以黨建引領移風易俗為抓手,積極探索“黨群積分制+村規民約+N”治理新路徑,將積分制管理貫穿村規民約執行全過程,結合實際創新探索富有成效的實踐載體,著力解決鄉村治理中環境臟亂、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引導黨員群眾自覺弘揚美化環境、勤儉節約、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全力建設好宜居宜業宜養的和美鄉村,使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
一、背景起因
王家溝村位於林西縣官地鎮,轄區總面積43.33平方公裡,現有戶籍人口557戶1463人,常住人口258戶557人,下轄8個自然村﹔共有耕地1.27萬畝、林地2.67萬畝、草地3.95萬畝,以種植玉米、谷子、蕎麥等為主﹔共有黨員57人,設1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4個黨小組。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9.1萬元,王家溝村被評為自治區級“衛生村”,村黨總支被評為市級堅強堡壘支部。
(一)人居環境整治成效不夠明顯。以前,雖然依據村規民約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但總體成效不佳。特別是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沒有充分認識到人居環境整治對於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同時,因為前兩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限,缺少合理的鼓勵性措施和有效可行的運行機制,村民在參與環境整治方面沒有得到有效地激勵,從而降低了參與熱情。
(二)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以前,紅白事講排場現象很大程度影響了社會風氣,隨之而來的是禮金數額直線上升,致使不少群眾在“人情風”面前不堪重負。
(三)孝老愛親的風氣還不夠濃厚。隨著大量年輕人外出,留下老人獨自生活,缺乏子女的日常照顧和情感支持。“兒住磚房孫居樓,祖輩依舊守村頭”的尷尬現象時有發生,沒有真正起到激勵子女孝老愛親的作用。
二、做法與成效
王家溝村黨總支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黨群積分制+村規民約+N”的治理新路徑,將黨群積分制管理貫穿移風易俗始終,把以前操作性不強、脫離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優化完善,評分標准隻設置基礎積分、加分項、減分項三大類,對黨員、群眾日常行為進行評價積分,形成一套有效易行的村規民約落實獎懲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組織發動、黨員帶動、群眾行動”,圍繞整治人居環境、培樹文明新風、倡導孝老愛親等積極探索創新實踐載體,構建形成了“鄉村美麗、鄉風文明、鄉裡和諧”的良性互促體系。
(一)環境整治大家辦,鄉村美麗制度規范逐漸完善。積極探索推行“黨群積分制+村規民約+鄉村美麗”新路徑,本村戶籍的常住戶通過每年繳納50元垃圾轉運費取得參與積分制管理的資格,村裡成立積分評定小組,採取季度驗收為主、日常監管為輔的方式評定分數,驗收合格的每戶一個季度獎勵50積分,如果農戶在每次驗收中都合格,全年可獲獎勵200積分,按1積分折合人民幣1元的標准,村民投入50元年度即可獲得實際回報200元。確定村裡信用好的超市、藥店為積分兌換點,各類生活用品、藥品明碼標價。為積極參與環境整治的村民給予適當的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有效推動鄉村美麗建設。“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促新風,積分越多,能換取的物品就越多。現在家家戶戶爭先進,積分今年用不了明年還能用。”村黨總支書記呂霞說。
(二)紅白喜事簡單辦,鄉風文明治理成效逐漸顯現。積極探索推行“黨群積分制+村規民約+鄉風文明”新路徑,有效破解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促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以“鎮黨委政府扶持+村黨總支領辦”的方式,投資30余萬元建設“暖心食堂”1處,設15張餐桌,可容納150余人同時就餐。“暖心食堂”面向所有參加積分制管理的村民開放,對於在“暖心食堂”辦理紅事白事的村民給予200積分獎勵,同時鼓勵村民自願到“暖心食堂”服務,村委會根據其實際工作量給予相應的積分獎勵,有效解決了村民辦紅事白事無場地、費用高的難題。
(三)孝老愛親親自辦,鄉裡和諧濃厚氛圍逐漸形成。積極探索推行“黨群積分制+村規民約+鄉裡和諧”新路徑,讓孝老愛親滋養人心。一是創新一個載體。利用老舊辦公用房3間,改建“暖心浴室”1處,面向參與積分制的全體村民開放,對於70周歲以上老年人及監測戶、五保戶等特殊群體和婆媳、翁婿、父子、母女同來就浴的全部免費,為兒女孝敬父母創新探索出有效載體。二是建立一項制度。推行“積分制+孝扶共助”模式,獲得積分的村民可到村超市和診所兌換任意等價商品或藥品,余額在年末還可以抵頂合作醫療自籌費用。三是培樹一批典型。深入開展“身邊好人”“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樹立起一批身邊榜樣,對年終積分靠前的家庭和個人優先考慮評選,目前已評選出最美庭院6戶、身邊榜樣16人,有效破解了“說服教育太軟,法律手段太硬”的問題,引導村民主動講文明爭優先。
三、經驗啟示
王家溝村黨建引領移風易俗示范點培樹以來,在管理體制、工作機制、方法載體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王家溝村特色的鄉風文明路子,為整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以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抓手,按照“組織發動 黨員帶動 群眾行動”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帶頭在移風易俗中作表率,群眾就會順勢而為,帶動身邊人改變陳規陋習,逐步除掉“人情”思維和生活中的不良習俗風氣,逐步提高群眾自治能力。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王家溝村推進移風易俗的過程,就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失敗中汲取經驗的過程。實際工作中,王家溝村黨總支以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為出發點,在做好前期摸排調查、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全面掌握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基礎上,從群眾根本需求出發推進移風易俗,以點帶面不斷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使移風易俗得到村民廣泛認可,讓其真正成為“暖心工程”,最終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三)堅持常態長效,因地制宜地建章立制。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移風易俗中,因地區、對象的不同採取的方法理應不同。為了避免出現“一刀切”,王家溝村在學習先進地區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從移風易俗改革中的痛點難點進行攻關,建立簡便易行、務實有效的積分激勵機制,吸引村民主動參與,形成“多參與、多得益”的良性循環。同時“一戶一檔”建立積分誠信檔案,實行“常態巡查、季度驗收、年底總結”,對表現突出者實施表彰,對失德者、不文明事件通報批評,並納入積分誠信檔案,形成廣泛約束,真正讓有德者有所得、無德者不能得。
(四)堅持強化工作保障,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王家溝村通過興辦養豬場、建設玉米烘干塔、引進光伏發電等舉措,近幾年村集體經濟迅速增長,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9.1萬元,目前村集體經濟賬戶總額達到469.32萬元,為常態化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