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炎
2024年08月01日09:34 來源:《求是》2024/15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的原則,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保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需要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增強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需要正確判斷形勢,准確把握改革面臨的時與勢、危與機、有利與不利,為改革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需要順應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明確改革目標任務、優先序、時間表、路線圖﹔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鏟除頑瘴痼疾,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妨礙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需要廣泛凝心聚力,形成有利於改革的輿論氛圍、政治生態和外部環境。所有這些,一刻也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都要由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號令。各級黨委(黨組)要落實領導責任,緊密結合實際,謀劃好、推動好本地區本部門的改革,抓好重大改革舉措的組織實施。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改革,做到既挂帥又出征,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要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容,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堅持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准管黨治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充分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改革的主體。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人民,改革的動力源自人民,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來評判。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根本目的,改革就能牢牢佔據道義制高點,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和支持。充分激發人民主人翁精神,匯聚蘊藏在人民之中的無窮智慧,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改革就能擁有最廣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讓人民來評判,改革的靶向就會更加精准,改革的成效就會更加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根據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盼設置改革議題,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找准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中尋求改革的金點子、妙法子,使全面深化改革成為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過程。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貫穿改革始終。改革決策要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充分發揚民主,廣泛集中民智,真誠傾聽人民心聲,及時回應人民關切,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使改革舉措更加符合實際、符合人民願望。要加大惠民利民改革力度,謀劃好、落實好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托幼養老、生態環保等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動精神,推動形成億萬群眾滿腔熱忱投身改革、萬眾一心支持改革、齊心協力推動改革的生動局面。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鼓勵開拓創新,用新思路新辦法探索解決新領域新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
三、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歷史發展有著內在規律,其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把握歷史規律越深刻越全面,前進方向就會越明確越堅定,開辟未來的歷史主動精神就會越強烈越持久。守正就是要堅守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創新就是要以一往無前的膽魄和勇氣變革現實、掃除障礙,沿著歷史前進的邏輯前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探索成功開辟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是我們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揭示,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一以貫之、始終堅持、不可偏廢的。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充滿艱辛、充滿未知、充滿風險挑戰,必須在除舊布新、開拓創新中破浪前行,進一步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使中國式現代化特色更特、優勢更優、前景更加美好。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立國之本不動搖,堅持貫通和體現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不偏離,堅持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不放鬆,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迷失。要始終保持改革的銳氣,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突出問題,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改到位,不繞道、不退縮、不回避,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生機勃勃。
四、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並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凝結著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承載著黨的政治理想、政治目標、政治綱領、戰略戰術,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一先進制度並不是一經建立就成熟定型、盡善盡美的,而是需要在不斷改革中日益鞏固、完善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將制度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突出出來,就是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圍繞制度建設這條主線,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對黨的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制度、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制度等根本制度,要毫不動搖堅持和鞏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基本制度,要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對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重要制度,要加大創新力度。要遵循制度建設規律,堅持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突出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使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要加大制度執行力度,維護制度權威,強化剛性約束,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沒有特權、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
五、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法治是國家治理最科學最有效的方式,在協調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是一個通過革故鼎新增活力、添動力、聚合力的過程,需要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有序推進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堅持法治和改革同向發力、同步推進、相互促進,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難題,有效發揮法治對改革的引導、推動、規范、保障作用,以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成效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軌道上穩步推進,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要考慮法律依據,需要制定新法的,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推動制定相關法律,特別是要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按照法定程序獲得授權﹔現有法律不適應改革要求的,及時推動相關法律的修改和廢止,防止一些過時的法律條款成為改革的“絆馬索”。要注重運用法治威力鞏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把實踐証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及時上升為法律,使之成為必須普遍遵循的行為規范。要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法治素養,把法治信仰、法治權威、法治效用貫穿和體現到改革的全部實踐中。
六、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是相互作用的系統。用全面系統的、普遍聯系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認識世界、分析和解決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互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深度融合,各種社會矛盾深度交織,更加需要我們用系統觀念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推動事業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聯度高、協同性強,許多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既不能單打獨斗、單兵突進,也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善於運用系統思維、系統方法,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統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系統謀劃推進改革,不斷增強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各項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全會《決定》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全篇貫徹著系統觀念,落實好全會重大部署也必須堅持好、運用好系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全局,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要從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發力點,促進這些重大關系更加平衡協調,更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制定每一項具體舉措,都要有全局觀、整體觀,自覺在大局下行動,切實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防止顧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要把握改革舉措出台的時機和節奏,既不能急躁冒進、隨意搶跑,也不能消極等待、錯失良機,充分考慮可能產生的影響,讓每一項改革舉措都釋放出最大效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