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永川區委組織部
2024年07月24日14: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基層是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接觸最密切的地方,基層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感受最強烈。重慶市聚焦基層反映強烈的報表負擔過重問題,統籌基層應減之負和應盡之責,統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在數字重慶整體構架之下,開發“一表通”智能報表應用組件並在全區各部門、各鎮街常態運行,取得減報表、減時間、減人員、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成果,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力量下沉,更好抓發展、抓治理、抓服務。工作經驗被主流媒體專題報道,獲評第一屆重慶市改革創新獎金獎、2023年度重慶市改革發展最佳實踐案例,農業農村部以及山東、內蒙古等單位、省市陸續來永考察借鑒。
一、背景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長期以來,基層干部面臨表格數量多、隨意性大、重復交叉、數據不共享等突出問題,填報表格佔據了本應深入群眾抓工作落實的大量時間。為基層干事創業創造良好條件、卸下不必要的報表負擔,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道“必答題”。
(一)貫徹中央為基層減負增效決策部署的需要。中共中央辦公廳文件明確,不得隨意向基層要數據材料,確需基層填表報數的,原則上應通過省級平台報送並推動數據共享。以數字化手段推動“數據多跑路、基層少填表”,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二)提升基層黨委政府運行效率的需要。數據是分析決策的基礎,部門需求數據,鎮街就需要報表。傳統的報表層層填報、逐級審批流程手段弱、效率低,職能部門思維慣性、路徑依賴、任性要數等思想作風問題,以及政出多門、不通不聯、過度留痕等體制機制問題導致鎮街報送不及時,報表數據不准確,數據覆蓋不全面,合表並表任務重等現象時常發生。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高效留數取數用數,以數字技術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從“人跑人管”升級為“數算數治”,是部門的迫切需求。
(三)暢通基層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需要。基層各類表格量大高頻事雜,主要存在報表數量多、涉及條線多、反復填報多、時間佔用多等現象,基層千針一線、疲於填報。調研發現,綜合全市各條線、各行業領域自上而下的報表要求,轄區鎮街平均每年日常報表事項178個,年報送1330余次、日均3.8次,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基層干部迫切希望卸下重負、輕裝上陣,將主要精力用在抓發展、抓治理、抓服務上。
二、主要做法
永川區創新開發基於“數字台賬、智能報表、分析調度”融合場景的“一表通”智能報表應用,推動傳統報表工作體系重構、流程再造、機制重塑,讓部門和鎮街隻需面對“一表通”就能做到數據輕鬆維護、智能上報、隨時取用,實現基層減負、治理增效。
(一)聚焦業務需求,條塊結合建好“一本賬”
針對“部門需求數據,鎮街須填報表”的實際,依托全市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IRS),將各條線的報表需求梳理整合為“一表通”內的固定台賬,以多跨共享的台賬數據支撐各條線業務需求。一是梳理整合報表建立台賬。以農業農村、民政等與基層數據交互緊密的業務部門為重點,將貫通至基層的常態報表,按照去重、合並、轉換、編目、審核、上線“六步工作法”,經過市、區、鎮三級自下而上、上下結合聯動優化,精簡整合形成涵蓋姓名、性別、身份証號、標准地址等數據項的標准化台賬。二是全量歸集數據充實台賬。依托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以自動關聯填充為主、基層手工補錄為輔,通過對接市級已有基礎數據、編目區級部門業務數據、歸集鎮街存量數據形成基礎數據倉,分級分層設置台賬數據調用權限,實現數據分級授權、實時共享、按需調用,滿足基層大部分常規報表需求。三是動態更新數據維護台賬。建立“日常走訪+定向派單+行業反哺”的數據動態維護機制,基層干部在走村入戶、服務群眾過程中,實時更新人、房、地、事、物、組織等基礎數據﹔針對台賬內沒有覆蓋到的臨時、緊急填報需求,通過部門定向派單、基層在線填報、應用智能輔助的方式予以更新﹔依托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自動更新行業部門在業務系統辦理操作等過程中調整的數據,保証數據實時精准,實現“首次錄入、動態更新”“一次排查、多方復用”。
(二)突出建管並重,重塑報表工作“新常態”
聚焦數據化、智能化、制度化,強化技術創新、機制完善、標准制定,變革重塑傳統報表流程,變報表“任性繁多”為“審慎就簡”。一是按需迭代功能。以基層需求為導向,開發“一表通”數據關聯、智能填充、匯總分析等功能,實現業務數據自動更新、平台數據自動匯總﹔針對臨時、緊急的填報需求,開發報表准入、一鍵下派、輔助填報等功能,實現部門高效派單、鎮街快速響應,形成“數據多跑路、基層少填表”的雙贏局面。二是統一標准規范。整合大數據、統計、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等部門資源力量,圍繞數據來源、名稱、接口、更新頻次等,探索構建成體系、可推廣的數據資源標准規范,保障跨部門、跨業務、跨系統數據資源互通共享、高效利用,提升基層數字治理能力與水平。三是嚴格日常管理。制定“一表通”運行管理辦法,從台賬清單管理、報表流轉審批、督查考核評估等方面建章立規,嚴防部門繞開“一表通”向基層發報表、要數據,解決數出多門、任性要數、推諉扯皮等問題。聚焦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對敏感數據項脫敏處理,構建制度、管理與技術銜接配套的安全防控體系。
(三)堅持體系推進,區鎮聯動下好“一盤棋”
“一表通”本質是對報表工作的改革,既要破除思維慣性等思想作風問題,又要解決政出多門等體制機制問題,必須系統化謀劃、項目化推進、制度化落實。一是搭建工作體系。縱向上,成立由區委書記親自調度,區委辦公室(區委改革辦)統籌,區委組織部、區大數據發展局具體負責的工作專班,鎮街、部門由黨委(黨工委、黨組)負責,以上率下統籌推進組件建設相關工作﹔橫向上,建立與數字黨建、數字政務、基層智治等數字重慶7個專班的溝通銜接機制,在數據共享、組件共用等方面有效互動,形成全區上下整體推進、集中攻堅、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二是強化上下貫通。在中山路街道、朱沱鎮先行先試,探索形成理論、實踐、制度成果,以點擴面在全區各級各部門全面鋪開。制訂“一表通”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工作指南、操作手冊,發揮專班調度、結對聯系、問題收集和情況反饋等機制作用,通過貫通區級部門到鎮街報表、鎮街運行反饋優化報表等方式,促進推廣應用實現梯次推進、取得實戰實效。三是抓實督促保障。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實地調研、督查通報、五星評價,定期反映動態、晾晒成果,工作情況納入“改革報表”中“數字重慶建設情況”指標項量化評價,解決個別單位建而不用、路徑依賴問題。建立常態培訓機制,分層分類、各有側重開展培訓46場次,培訓領導干部、數據管理崗、基層干部等5.8萬余人次,實現“領導干部人人熟知、基層干部人人會用”,提升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的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成效
(一)實現從“找基層要報表”向“在平台取數據”轉變,基層報表負擔大幅減少。“一表通”投用后,通過整合重復報表為固定台賬減少報表數、嚴控臨時報表下發門檻減少隨意性、打破行業系統數據壁壘減少維護量,永川區各鎮街月均填報報表數量從112張減少至11張、壓減90%,台賬維護數據量從最開始的全量維護減少為僅維護40%。依托“一表通”台賬導出、公式計算、實時共享,鎮街處理報表平均時間由2小時減至10分鐘、報表人員由平均80人減至8人,報表時間、人員分別減少90%﹔部門從制發1張報表到匯總數據的時間由平均3天減至20分鐘。比如,鎮街涉殘疾人信息報表從11張合並為1個台賬、28個數據項,其中12項通過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下沉基層,民政、殘聯等部門的16項業務辦理結果數據通過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共享,基層維護、填報數據量減為0,同時各條線、各層級對該台賬“分級授權、實時共享、按需調用”,有效打破橫縱數據壁壘。
(二)實現從“傳統粗放管理”向“高效精細治理”轉變,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一表通”投用后,變報表工作“人人有份”為“專人專責”,結合本輪地方機構改革,明確鎮街除安排必須工作人員兼顧從事報表工作外,整合260余名干部下沉到企業服務、民生保障等工作一線多接地氣、多崗歷練,實現從“鍵對鍵”填寫報表向“面對面”高效服務轉變,去年以來共開展為民服務3.4萬余件、解決企業難題930余件,“民呼我為”平台訴求辦理效率提升26.4%,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6.7%,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通過“一表通”數據交互牽引各方更好履職盡責,“一鎮(街道)一策”關聯鎮街法定職責、“屬地管理”事項、法定執法、賦權執法等清單台賬,禁止部門將清單外的工作職責隨意下放﹔動態更新“吹哨報到”雙向互評、專項工作推進情況等台賬,為精准考核區縣、部門、鎮街提供數據支撐。
(三)實現從“表表冊冊負擔”向“輔助決策工具”轉變,數據要素價值得到釋放。依托“一表通”統計分析、預判預警等功能,對各類數據智能化對比、可視化呈現,找准民生短板“薄弱點”、政策改善“著力點”,推動核心業務運行監測、態勢研判、效果評估、風險防控等更加及時精准。比如,農業農村部門土地流轉數據管控精度從“50畝以上”提高為“一畝也不漏”,對規模過大、存在拖欠租金風險的土地流轉項目實時分析研判,及時資金監管、預警監測,確保土地流轉經營有序可控﹔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煉運行監測、投資項目等8類綜合場景,有效解決經營主體家底不清、信息不全、服務不精准等問題﹔通過分析城區上下學期間群眾訴求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數據,研判提出“步行巴士”解決方案,合理設置線路站點,改善周邊交通條件,保障學生通行安全,被央視《中國新聞》報道,海量數據資源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數智基礎。
四、經驗啟示
(一)重塑業務流程是推動基層減負的關鍵路徑。“一表通”為基層減負的本質是改革,以改革為驅動,通過統籌基層減負要求和部門現實需要,將各條線的報表需求梳理整合為“一表通”內的固定台賬,以多跨共享的台賬數據支撐各條線業務需求,將傳統的層層上報、多頭要數、逐級審批等報表流程,重塑為隻面對“一表通”維護數據、提取數據、使用數據,有效破解以往找基層反復要數據的困境,從根源上削減報表,實現部門、基層雙贏。
(二)強化數字賦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可靠手段。實踐証明,增強黨委政府工作效能,需要抓住數據共享這個“牛鼻子”。隻有以改革創新、技術賦能打通“數據底座”,通過數據歸集、數據共享,打通市級、區縣、鎮街、村(社區)縱向壁壘和條線部門之間橫向壁壘,才能破解困擾基層的數據重復填報、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問題,在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的同時,大幅提高部門和基層工作效率、服務效率,實現“數據跑路、工作提速”。
(三)逗硬制度執行是實現治理增效的重要保障。基層減負需要從制度層面入手,聚焦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在厘清各級各部門權責邊界基礎上,探索形成統一規范、科學高效的數據標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管理制度體系,才能變“粗放管理”為“精細治理”。同時,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要按需開展新制度、新機制執行情況的督查檢查,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防止“紙上談兵”“穿新鞋走老路”。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