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區委組織部 重慶市涪陵區經濟信息委黨委
2024年07月24日14: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涪陵區地處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是制造業大區、產業承接轉移大區,在重慶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受國際形勢不穩定和經濟下行等不利影響,合成材料產業面臨不少問題:一是原材料要素價格上漲,產品價格下降﹔二是鏈上企業耦合度不高,信息交流不暢﹔三是領軍鏈主企業龍頭作用發揮不明顯,產業鏈群式發展還有差距。如何持續推進產業鏈健康發展,讓“單打獨斗”變成“五指成拳”,是涪陵區產業鏈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2022年以來,涪陵區圍繞建設千億級新材料產業生態圈,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沿鏈聚合、集群發展、打造生態”,組建合成材料產業鏈黨委,將黨建與產業鏈建設深度融合,“鏈”起組織、黨員、資源、人才,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上下游高效貫通、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高能級產業生態,逐步形成“黨建強、產業旺、企業興”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具體做法
(一)聚焦“組織力”,健全體系,發揮好“領航”作用
一是優化責任體系。由區委組織部牽頭組建工作專班,明確區經濟信息委黨委書記為合成材料產業鏈黨建第一責任人,將產業鏈黨建情況納入年度黨建工作考核,與全年非公黨建經費劃撥挂鉤,做到產業鏈黨建與產業同謀劃、同落實、同考核。二是優化組織體系。率先在全市成立合成材料產業鏈黨委(功能型)(以下簡稱“黨委”),黨委書記由區經信委黨委書記兼任,委員由4家輪值企業黨組織書記兼任,目前已吸納成員單位30個,成功聚合18家鏈上核心企業(含4家國有企業,14家民營企業),“鏈”接起 105 個企業黨組織,匯聚黨員1675 名、人才2152人。三是優化工作體系。以鏈主企業重慶華峰化工公司、萬凱新材料公司為總部,充分發揮其龍頭輻射作用,帶動鏈上企業推進黨建重點任務,實現黨的建設全域推進、黨員隊伍全域培訓、黨建品牌全域打造,匯聚產業、企業、資本、人才、服務資源,形成抱團成長共同體。
(二)聚焦“保障力”,健全機制,發揮好“服務”作用
一是開好聯席會議,打通產業鏈堵點。按照“常態一季一議、要事一事一商”原則,邀請發展改革、住建規劃、科技環保、應急消防和財稅金融等部門參加季度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解決當季急難愁盼問題,堅持清單式推進、閉環式銷號,切實打通產業堵點。目前,已召開聯席會議11次,制定穩企紓困政策26項、線上歸集政策600余條,解決重點問題45件、協調項目11項,為13戶企業兌現惠企資金1500萬元,解決信貸供給3.1億元。二是強化包鏈服務,鞏固產業鏈結點。開展“服到位解難題、零距離辦實事”干部上門服務企業專項行動,落實市管干部全覆蓋包點聯系,屬地黨委黨建指導員、行業主管部門助企專員、村(社區)網格員包鏈服務,形成市管干部、區管干部、基層干部三級服務網格,常態化上門收集困難問題,提供“保姆式”服務,形成“日常問題助企專員主辦、重點問題鏈長領辦、專業問題職能部門承辦、疑難問題聯席會議研辦”閉環,36名鏈上服務專員24小時暢通企業訴求渠道,主動上門常態化服務企業268次,解決問題312件次,真正成為企業的“貼心人”。三是壓實輪值責任,暢通產業鏈節點。選定華峰化工、萬達薄板、萬凱新材、建峰化工4家企業黨組織作為輪值單位,負責黨委日常工作,承擔開展學習、組織活動、協調服務等工作,組織開展“季度同心聯動”“黨建協作·互學互鑒”企業觀摩交流活動15次,引導鏈上企業搭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台,定期匯總分析鏈上企業黨建、人才、技術等“需求清單”和招商、原料、設備等“資源清單”,提交產業鏈黨委統籌優化資源配置。
(三)聚焦“粘合力”,互融互通,發揮好“耦合”作用
一是深化產業鏈融合,優化區域布局。提升產業區域競爭力。緊扣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戰略,與長壽區攜手共筑新材料產業創新平台,積極對接長壽巴斯夫 MDI 項目,打通聚氨酯產業鏈長壽巴斯夫MDI-涪陵華峰聚氨酯產業鏈條,向下游發展聚氨酯泡沫塑料、鞋類制造、電纜制造等產業,奮力打造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加強成渝地區產業協作。整合彭州苯、達州乙二醇、涪陵頁岩氣等上游原料資源,發展己二酸、氨綸等下游聚氨酯產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抓住浙涪對口支援機遇,承接長三角材料產業梯度轉移,帶動材料產業向附加值更高的先進材料迭代升級。二是重塑產業鏈關系,著力延鏈補鏈。強化資源整合。黨委通過項目共建、技術創新、整合上下游等方式,積極破解蓬威石化PTA與萬凱新材PET本地配套不通、建峰化工聚四氫呋喃供華峰化工己二酸本地轉化利用率不高、鋼鐵材料與合成材料等資源聚合難問題。著力延鏈補鏈。通過產業鏈以商招商,以頁岩氣、建峰化工、天原化工等產業牽線搭橋,成功引入華峰化工、萬凱新材等鏈主企業。三是培強產業鏈集群,增強整體實力。黨委圍繞三大產業鏈、強化龍頭支撐,建立百億級企業庫、領軍企業庫,推行“一企一策”重點培育方式,通過產業規劃、政策支持、項目服務等全方位賦能,促進資源要素向在鏈企業優先集聚配置,培強重慶市級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培優上市企業,育精骨干企業,持續提升產業鏈集群整體競爭力。
(四)聚焦“創新力”,三輪驅動,發揮好“賦能”作用
一是聚才引智激活產業鏈動能。圍繞“產業地圖”精准繪制“人才地圖”,根據鏈上企業需求制定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組織鏈上企業到蘭州大學、重慶大學等20余所高校院所集中招聘5次,線上招聘12次,引進各類人才539名,鏈上成熟骨干人才獲國務院津補貼、重慶市富民興渝貢獻獎、十大科創人物、創業領軍人才等20人次,推動高端人才引進、技術人才培養、產業工人招聘與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精准對接,實現人才發展與產業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有效激活產業鏈人才“蓄水池”。二是科技攻關引領產業鏈升級。整合科創扶持政策,積極搭建產業鏈創新攻堅柔性平台,配套“高價值專利培育”等 5 類計劃 18 條扶持政策。組建重慶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8個重點領域和前沿方向,摸排企業技術需求和“卡脖子”難題19個,梳理形成“揭榜挂帥”項目清單,開展核心技術靶向攻關。三是數智賦能促進產業鏈轉型。引導鏈上企業擁抱“數字化”,積極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借助先進的華為大數據中心資源,探索搭建“一鏈一網一平台”,拓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在重慶華峰試點建設“產業大腦”。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努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變廢為寶”打造化工新材料循環產業鏈。
三、主要成效
(一)破解了本地協同和配套不夠的難題,做大了集群規模。產業鏈集群的蓬勃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產業鏈黨建積極響應了新時代產業鏈發展的迫切需求,有效解決了本地協同與配套不足的問題。通過產業鏈黨委的引領,成功實現了產業鏈的補鏈、延鏈、強鏈,大幅提升了本地資源轉化利用率。2022年,涪陵區成為重慶市首個材料產業產值千億區,形成了較完備的聚氨酯、聚酰胺、聚酯材料產業鏈,2023年,鏈上企業實現產值1070億元,利潤達到46.2億元、利稅10.4億元。
(二)破解了創新與綠色發展不足的難題,實現了轉型升級。黨委引領鏈上企業積極探索“科創+”“綠色+”發展路子,有效推動了傳統企業向數字化、綠色智能化轉型,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在科技創新上,華峰化工公司率先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術難題,利用專有技術成功建成10萬噸的己二胺/己二腈生產裝置,突破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華峰苯法制己二胺技術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己二腈及尼龍66全產業鏈制備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成功創建高性能塑料及樹脂制造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在智能改造上,鏈上企業創建智能工廠10家、數字化車間26家,3家入選全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華峰己二酸智能工廠榮登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0強、華峰化工躋身“重慶市十大智能制造標杆企業”。在綠色發展上,鏈上企業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市級綠色工廠2家,提升了產業鏈環保水平,也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破解了產業鏈競爭力不強的難題,強化了集群效應。黨委積極培育打造鏈上企業矩陣,做大了集群規模,做優了產品質量,有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增強了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目前,產業鏈上已有全市領軍“鏈主”企業6家、市級“雙百”企業1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家、單項冠軍產品企業2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3家,榮獲重慶市企業創新獎5家,百億級企業4家,“涪陵造”合成材料產業鏈已成為重慶規模最大、供應鏈最完整、科技攻關成果領先的優勢產業。涪陵區正從重慶市合成材料產業的第一大區,穩步邁向成渝地區的材料產業領頭羊。
(四)破解了黨建服務與發展脫節的難題,優化了營商環境。黨委創新服務機制、健全運行機制,將黨建工作與產業鏈構建、企業生產經營、文化塑造等深度融合,推動組織共建、事務共商、活動共辦、品牌共創,沿“鏈”優化了營商環境,讓“企業無小事”理念得以踐行,各方用心用情用力為鏈上企業提供精准服務、順安解困。黨委成立以來,已累計收集涉企需求 218 個,解決鏈上企業生產經營難題163件,真正叫響做亮了涪陵“服到位·零距離”營商環境品牌。
四、經驗啟示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涪陵區組建合成材料產業鏈黨委,讓黨組織成為產業的堅強戰斗堡壘,實現了把資源聚到“鏈”上、把人才育到“鏈”上、把先鋒力量匯在“鏈”上,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發展活力,為實現“企業共贏、行業領跑”的宏偉藍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黨建鑄魂,創新機制“聚”鏈。如何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凝聚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是產業鏈發展需要破解的難題。涪陵區通過創新機制,成立“合成材料產業鏈黨委”,秉承“參與不干預、引導不主導、協辦不包辦”的原則,建立季度輪值、議事協商、清單管理運行機制,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組織體系,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領力和執行力,探索出“因勢利導、沿鏈聚合、集群發展、打造生態”的發展路徑,涪陵區把合成材料產業鏈上18家企業集聚在一起,就是生動的實踐証明。
(二)五指成拳,凝心聚力“穩”鏈。面對國際局勢不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的新形勢新挑戰,黨委成為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依托黨委,鏈上企業實現了深度對接,能夠迅速掌握黨和政府的最新政策導向、惠企措施、幫扶政策﹔鏈上企業集思廣益,共同探尋新的發展契機,並協同解決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當前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在黨委的引領下,不同規模的企業實現平等交流、打破隔閡、整合資源,因“鏈”而謀,應“鏈”而動,順“鏈”而為,共同推動產業鏈持續發展。
(三)集群發展,以點帶面“壯”鏈。產業一旦形成完備的產業鏈,競爭力都會有一個量級的提升。對合成材料產業而言,其鏈條長、技術壁壘高,更需要集群化的發展策略。產業鏈黨委加強與其他區域深入合作,聯合長壽創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基地,以此推動各材料鏈條的上下游發展。具體來說,產業鏈黨委推動聚氨酯鏈向上游拓展至BDO、PTMEG的生產,同時向下游延伸至TPU、超纖等領域﹔聚酯鏈則向下游的生物基醫用材料、光學膜、可降解塑料等方向發展﹔聚酰胺鏈也積極拓展下游的民用絲和改性工程塑料等市場。通過這些舉措,在川渝地區打造規模領先的產業集群,有利於以集群的力量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全面發展與壯大。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