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踐行“黨群同心”新實踐 叫響“有事找支部”品牌

中共臨沂市蘭山區委組織部、社會工作部

2024年07月23日14: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踐行“黨群同心”服務理念,做優做強做實小區黨支部,完善工作機制、健全服務設施、搭建服務載體、暢通服務渠道,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有事找支部”逐漸成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的新品牌。

一、背景

蘭山區共有4個街道、102個城市社區、1105個居民小區,其中新建開發小區446個,佔比40.36%﹔老舊小區659個,佔比59.64%,總人口約120萬人,與農村相比,城市社區人口密集、流動性強,大量外來人口、新就業群體涌入,平均每個社區達到1.6萬人,其中2萬人以上的社區有4個。多數小區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渠道單一,黨組織領導下的協商議事機制尚不健全,居民發現問題大多直接找物業,物業解決不了,居民就會撥打12345熱線投訴。去年12345熱線首發受理群眾訴求近35萬件。

面對中心城區工作面廣量大、問題易發多發的新形勢、新挑戰,區委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市委城市社區“紅網”工程部署,創新推行“五個一”舉措,以小區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黨組織為民服務辦實事、解難題,讓“有事找支部”在城市基層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二、做法成效

(一)樹牢一種導向,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

通過“支部建在小區(網格,下同)上”,實現“一切工作進小區”“一切工作到支部”同頻共振。一是織密組織。對人口數量過大、管轄小區過多的12個社區進行拆分,以小區、居住片區為單位動態調優基礎網格,根據工作需要劃分樓宇、街巷微網格,實現一網到底、一網統管。統籌考慮小區人口、黨員數量等因素,採取單建、聯建等方式,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全區共建立857個小區黨支部、4853個樓棟黨小組、1.1萬余個黨員中心戶,成為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的“主心骨”。二是夯實底座。圍繞做實、建強小區黨組織,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花、勁往基層使,把資源、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去年新選聘社區工作者473名,考選小區書記89名,推薦162名樓長、單元長進入小區支部,充實280名小區書記、專職社工到社區“兩委”,將網格員待遇提高到3000元/月。區級財政列支2880萬元社區工作經費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設立100萬元社區黨建示范點補助經費、200萬元小區黨建工作經費,小區、網格均實現“有人管事、有錢辦事”。三是亮明身份。著眼“找得到組織、看得見黨員”,引導支部和黨員“雙線”亮旗幟、亮身份、亮承諾。線下,標准化打造小區黨群服務站,以樓棟為單位,公示支部情況、黨員信息和網格服務等內容,所有小區支部、1.6萬名黨員、樓長單元長在家門口亮相,將“一支獨秀”變為“全家光榮”。線上,建立小區支部群、樓棟居民群,黨員實名在線,當好政策宣傳員、服務代辦員、鄰裡調解員,傳播正能量,助力微治理。

(二)夯實一個基礎,推行小區支部實體化

出台《小區黨支部管理辦法》,推動70%的小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行,確保難點問題專人管、盯著干,群眾訴求快回應、及時辦。一是書記專干。按照“宜推則推、宜派則派、宜選則選、宜兼則兼”原則,分類選優配強857名小區黨支部書記,對於商住小區,注重從業委會主任和小區能人中“推”﹔對於家屬院小區,注重從在職黨員、街道社區干部中“派”﹔對於還建小區,注重從有能力、有熱心的居民黨員中“選”﹔對於老舊小區,注重從老黨員、老干部中“請”。開展結對幫帶、全員培訓,實施履職評估、動態調整,注重典型選樹、示范帶動,及時調整235名能力不勝任、精力跟不上、群眾不滿意的小區書記,在小區骨干中培育100名“治理標兵”,讓小區黨組織力量更充實。二是陣地專屬。開展小區公共資產大起底、大排查,明確權屬、加強監管,按照有一定面積、有顯著標識、有黨建氛圍、有議事制度、有文體活動、有檔案資料的“六有”標准,統籌利用公建、物業、商業等場所資源,新建226個、擴建300處小區服務站,對62個微型老舊小區投放裝配式活動場所,實現黨群服務陣地100%覆蓋達標。圍繞“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優化功能布局、服務內容、活動項目等,依托黨建陣地常態化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民情懇談、幫辦服務、文化活動等,持續提升場所使用率和群眾知曉度。三是經費專用。建立健全黨費補助、財政支持、社會籌集等多渠道投入的小區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每年對四星級以上實體化運行的黨支部,由區、街兩級財政給予3000元小區黨建專項經費獎補。按照“合理、務實、有效、節約”原則,小區黨建經費用於開展黨的活動、黨員教育培訓、提升黨建陣地、黨內幫扶慰問等,日常由社區黨組織進行指導使用,定期由街道紀工委、組織辦等進行聯合監督檢查,確保經費規范、合理使用。

(三)強化一個作用,筑牢支部戰斗堡壘

緊緊圍繞“推動治理、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建強小區黨支部,發揮好治理“主心骨”作用。一是領導有力。突出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核心作用,賦予小區黨支部牽頭抓總、協調各方、監督落實的全面領導職責,推動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小區內各項事務,從制度上保証多元主體齊抓共管、共建共治,凝聚起建設“幸福家園”的強大合力。去年,先后組織各級各類培訓22場3100余人次,開展“紅色物業”大講堂培訓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6期700余人次,審計小區業委會87個,整改問題7類120余條,“黨建引領”形成廣泛共識。二是議事有法。全面推行“支部先議”制度,將12345首發辦理等群眾關切的高頻事項,納入基層黨組織重要議事議程,推行黨組織主導下的小區“四定”議事法,搭建“居民議事廳”“小區議事日”等載體,通過定時間、定議題、定范圍、定責任,推動議事常態化、精准化、長效化,暢通協商溝通渠道,廣泛凝聚共識、及時解決訴求。柳青街道沂龍灣潤園小區居民過去主要通過12345熱線反映訴求,自從小區黨支部牽頭成立居民議事組后,常態邀請物業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參加議事會議,主動收集群眾意見、暢通解決問題渠道,凝聚起小區共治合力,小區12345工單量大幅下降,由“亂”到治,成為基層治理新標兵。三是問題有解。緊盯物業問題、后進小區,合力整治、重點攻堅。建立社區、小區黨組織聯合評議物業服務制度,每季度組織一次業委會主任述職、物業服務評議,述職評議結果納入業委會專項審計和物業“紅黑榜”,整治物業企業67家,倒逼物業服務升級。倒排65個熱線工單量大、問題突出的小區,黨組織鏈接區級、街道、社區、小區,由38名縣級干部領銜幫包,一小區一專班,重點攻堅整治,問題不解決、專班不撤回。累計投入資金2800余萬元,轉化提升小區61個,投訴同比下降46.3%,“動真格”“變化大”成為居民對小區整治工作最多的評價。

(四)搭建一批載體,提升支部服務效能

推動資源要素集聚下沉,助力賦能小區黨支部,讓“小平台”實現“大作為”。一是創新開展“三聯三服”。全區249名科級以上干部幫扶聯系186家企業、311個村社區、2089戶群眾,優先選派16名“紅領書記”到小區兼職,公開選拔66名區直部門干部到小區任職,組織選派年輕公務員到小區挂職,成立社區治理黨代表活動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常態化對小區幫帶指導,解決居民訴求問題1740余件。全面實行社工“定崗網格”“敲門入戶”工作機制,對重點區域“日走訪”,對困難人群“周入戶”,對網格內所有住戶“月遍訪”。柳青街道榮昌社區黨總支書記馬麗組織社工每天走訪居民與沿街商戶近80戶,及時協調解決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效化解了潛在的60余起矛盾糾紛。二是常態實施“暖心實事”。把群眾滿意度提升作為推動“黨群同心”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由各級黨組織聚焦“群眾有感”“立竿見影”,常態化落實“小而美”民生服務事項,14個區直部門聚焦6個領域、鎮街道確定6個重點區域實施暖心實事160件,開展“城BA”籃球賽、社區百家宴、小區“微心願”等服務活動128次,打造黨組織領辦社區食堂52家,不斷厚植“幸福家園”內涵。三是做細做實“下沉助力”。拓展“社區雙報到”、延伸“服務在小區”,組織29個區直部門單位出台助力社區措施49條,吸納373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負責人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建立基層聯系點80個,設立服務窗口115個,下沉109項政務服務事項、70%的執法力量,將106個共建項目落在小區,確保社區、小區黨組織有能力統籌調配本區域資源力量,讓“家門口”服務更實、更便利。

(五)完善一套機制,保障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融通

完善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機制,實現區、街道、社區、小區四級統籌協調、共同參與,聯動推進城市基層治理。一是健全分類治理機制。縱向上,對全區小區黨支部進行“評星定級”,每半年評定一次,引導五星和四星抓示范、三星抓提升、二星和一星抓整治。橫向上,將1105個小區劃分為商開、還建、家屬院、混合四種類型,商開和混合小區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為目標,建強黨組織,引進社會組織服務﹔還建小區以睦鄰友善為目標,發揮居民親緣紐帶作用,實現從“村”到“居”管理模式的轉變﹔家屬院小區以單位、小區黨建共建共享為目標,抓實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活動,形成以黨員示范帶動黨員家庭、以黨員家庭帶動群眾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一體考核機制。每半年開展一次社區綜合考核,以街道為主、部門參與,結合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按照黨建20%、部門30%、街道50%的佔比,由區街共同對社區考核。排名前10%或進步明顯的社區,進行表彰獎勵﹔排名后10%的,實行預警管理﹔連續兩年排名后10%的,結合選配改革對黨組織書記予以調整。三是健全共育共管機制。統一制定治理骨干考核標准和培訓計劃,將小區黨支部、社工、網格員、業委會、物業經理全部納入培訓范圍。發展黨員向表現突出的網格員、業委會等治理骨干傾斜,黨員網格員、業委會成員、物業經理一般擔任小區黨支部委員或兼職委員,表現突出的優先選拔擔任小區書記或副書記,依法按程序選舉擔任社區“兩委”成員,打通培育鏈條,推動基層隊伍整體提升。

三、工作思考

通過推進“有事找支部”實踐探索,我們總結了幾點收獲。

一是小區黨支部和群眾更親。抓城市基層工作,以社區為單位體量太大,群眾有事找街道太遠、找社區太忙,制約了治理服務效能﹔以小區作為治理的基本單元,織密基層黨組織,確保群眾就近就便找到黨支部,這是“有事找支部”的前提所在。二是實體黨支部工作更實。基層治理功能型黨支部存在作用發揮不明顯、小區書記精力靠不上等現實問題,必須“避虛就實”、強化“專職專責”,著力推進小區黨支部實體化、規范化、標准化建設運行,這是“有事找支部”的關鍵所在。三是對群眾訴求回應更快。深化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既要“一切工作到支部”,又要“一切工作靠支部”,發揮基層黨支部作用,推動工作部署到一線,力量布局到一線,資源配置到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這是“有事找支部”的價值所在。四是社區服務離群眾更近。“服務是最好的治理”,單靠社區、小區自有資源難以滿足群眾多元需求,必須賦能小區黨支部,集聚資源力量,打通服務群眾“神經末梢”,拉近黨群“心”距離,這是“有事找支部”的初衷所在。五是社會治理抓落實更強。落實“工作中出問題、黨建上找原因”“由事看作風”的關鍵是推動黨建與業務貫通融合。深化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必須從制度機制上強化保障,推動實質融合,共建共治、互促互進,這是“有事找支部”的保障所在。

下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在系統化設計、全要素體現、重點性攻堅、可量化評判、品牌式打造上持續用力、狠抓落實、久久為功,進一步做實做強做優“有事找支部”黨建品牌。一是壓實責任抓落實。明確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保障體系、考核體系,將各項任務完成情況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引領帶動各級各部門樹牢“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理念”。二是健全機制抓落實。充分發揮黨建領導小組和各議事協調機制平台作用,健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日常溝通機制,主動研究業務、運用政策、解決難題,通過目標量化、過程管控、基礎達標、重點督導,推動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三是營造氛圍抓落實。聚焦城市抓“網”,圍繞建設“同心善治·幸福家園”,持續推廣“趙岔河經驗”,評選表揚一批“治理標兵”“創新案例”,挖掘宣傳一批特色鮮明、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持續擦亮全區黨建工作品牌。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