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重慶市涪陵區敦仁街道太平街社區:“大黨委+微網格”,吹響治理“集結號”

敦仁街道黨工委

2024年07月22日17: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涪陵區地處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以世界榨菜之鄉、國家級頁岩氣示范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等而聞名。敦仁街道太平街社區處於涪陵母城核心區,轄區面積0.3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2116人,轄7個小區、3個商圈,有商戶2775家,商戶服務人員近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商住一體型綜合型城市社區。近年來,社區人口結構性調整,人員復雜性增強、各方訴求多元,尤其是商社矛盾凸顯、“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多元,物業矛盾糾紛頻發。為破解以上難題,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太平街社區堅持以“大黨委”為抓手,聚焦“美好社區”建設,統籌、盤活、用好服務社區治理政、商、社各類優勢資源,實現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二、做法與經過

以太平街社區為基本治理單元,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原則,將轄區內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商戶等吸納進社區“大黨委”,通過“大黨委+微網格”建設,推動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居民力量下沉,實現社區黨建工作從封閉運行、自我服務向開放運行、共同服務轉變,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社區有渠道、有資源、有人員、有精力抓治理優服務。

太平街社區“大黨委+微網格”模式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搭建“一個體系”,夯實組織根基

一是聯片整合。將轄區內30個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社會組織、重點商戶納入社區黨建范疇,成立社區“大黨委”,街道駐社區領導任書記,社區黨委書記任副書記,其余黨組織負責人作為兼職委員。依托1800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大黨委”固定辦公議事場所,整合社區黨建資源,推進商圈、樓宇黨組織組建。二是聯席會議。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每季度定期圍繞區域內各項重大事項舉行聯席會議,邀請司法、商務、科技、稅務、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參會,協助處理平時走訪時收集到的難點、重點問題。每月不定期召開樓棟板凳會、片區壩壩會、居民議事會,提供多元主體穩定聯絡和有序互動平台。三是聯動服務。結合居民需求清單,在每年年初確定一批民生實事項目,由“大黨委”成員單位各自認領1—2個項目負責推動落實。對已認領項目,堅持“三定”:定期研究社區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定期通報社區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定期考評工作任務落實情況。

(二)整合“兩支隊伍”,凝聚人才合力

一是多元參與治理隊伍。抓好社區工作者這支社區治理和服務的主力軍,實行“社區工作全科人才”及“一專多能、一崗多責”制度,要求社區工作者拿出不少於50%的工作時間走訪群眾,建立“工作日志”。發揮“大黨委”組織優勢,培育社區商會、群眾工作隊、志願服務隊、社會工作隊、應急管理隊等自治力量,凝聚共建合力。發揮“雙報到”工作載體作用,引導轄區內黨員干部成為“紅色合伙人”助力解決居民“微心願”。二是“平時服務+戰時攻堅”隊伍。社區黨委根據“大黨委”成員單位性質、特點、資源稟賦,設定法律援助崗、政策宣傳崗、幫扶助困崗等服務崗位,常態化為轄區商戶、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政策宣講、對接幫扶等專項服務。在消防應急、抗旱防汛、突發事件處置等戰時情況下,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大黨委”成員單位資源,根據輕重緩急程度,承擔攻堅任務,組織在職黨員下沉一線支援社區工作。

(三)梳理“三張清單”,理順治理邏輯

一是“需求清單”。太平街社區共劃分10個網格,含7個小區網格、3個商圈網格,細分44個微網格,通過“走—看—問—聽—議”的五步工作機制,建立社區居民“需求清單”,收集社情民意,暢通居民問題反饋渠道,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二是“資源清單”。“大黨委”成員單位每年年初向社區提供“資源清單”,明確成員單位在社區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半年一次更新。社區利用“資源清單”成立“共享太平”社區愛心基金、“銀齡先鋒”服務隊、“藝樹灌溉”志願者服務隊等多個社團組織,開展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和文體活動四項服務,為助商、助老、助困、助殘匹配最優資源。三是“項目清單”。對“大黨委”成員單位實行項目化管理。依據信息台賬,對聯席會議中議定事項進行任務分解,以簽訂協議、認領項目的形式,逐項督辦並跟蹤反饋。明確成員單位在社區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和任務,在每季度聯席會議上進行項目評議。

(四)筑牢“四級架構”,優化工作格局

一是社區大黨委。社區大黨委是社區治理“指揮中心”。太平街社區大黨委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將30個成員單位及“雙報到”的在職黨員96人納入社區治理組織體系。制定大黨委成員單位區域化工作任務清單,細化責任分配﹔實行工作例會制、聯席制、輪值制,協同推進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形成“黨建引領、網格統籌、全域覆蓋”的工作格局。二是網格黨支部。網格黨支部擔負收集匯總信息、發現處置矛盾的基礎職能。太平街社區縱向下設10個網格黨支部,支部書記、委員均擔任社區民情採集員,負責了解商戶、居民思想動態並收集匯總需求及意見,每月定期召開民情採集員意見碰頭會,針對性解決各類問題。三是片區微網格。片區微網格是社區治理的前沿哨所。按照片區劃分,太平街社區以90—100戶為基本單元,10個網格黨支部下設44個微網格,轄區退休黨員、在職黨員、商會、業委會成員和物業服務人員全部編入微網格,採取推薦、自薦、綜合考察等方式嚴選微網格長,引導微網格長當好治安警務員、首發代辦員、民情信息員。四是黨員中心戶。黨員中心戶是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太平街社區明確設戶標准,確立選戶模式,嚴把訂戶程序,按照“居住相鄰、從業相近、易於集中、便於管理”的原則選定黨員中心戶100戶,各中心戶分別聯系相鄰樓層(商業街)20—30戶住戶(商戶),做好示范帶動、信息收集、政策宣講、溝通談心等日常工作。

(五)聚焦“五心共筑”,唱響治理品牌

一是紅心向黨,擔當零距離。聯合北門口、大東門、黔靖街、南門山、何家堡等5個社區黨委和7家非公黨支部成立南門山黨群服務中心,拓展服務范圍,通過社區民意聯採、風險聯判、矛盾聯解、安全聯防、困難聯幫、活動聯辦等6項機制,共同為社區居民和轄區企業、個體經營商戶提供優質黨建服務。二是真心為民,服務零距離。聚焦“去機關化、去行政化”,設置“一崗通、一站式”辦理櫃台﹔向轄區居民、商戶免費開放社區會議室、閱覽室、健身活動室、舞蹈室、婦女兒童之家等功能室﹔為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和網絡送餐員等新就業群體設置“愛心驛站”,提供休息、飲水、雨具、充電、急救等服務﹔為轄區企業、商戶設立政策咨詢窗口,每月15日為固定咨詢日,為企業和商戶提供政策、招聘、技能培訓等公示、咨詢平台。三是暖心行動,關愛零距離。為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提供送餐、送醫、義診、理發、洗護等服務﹔重要節日微網格內部組織活動,每月組織老人過集體生日﹔對社區幼兒、青少年開展托育、假期興趣輔導、法治教育、心理疏導等活動﹔常態化開展社區興趣小組各類活動、養生知識講座、專題講座和心理輔導服務﹔為殘疾人提供精准康復服務,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等。四是同心向善,文明零距離。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招募志願者,針對不同群體,開展“我們的節日”、交通文明勸導、衛生大掃除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每年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00場次以上,受眾群眾1萬余人。五是精心治理,安全零距離。充分發揮微網格力量構建民情溝通之網、為民服務之網、宣傳教育之網、平安建設之網﹔敦仁派出所在太平街社區設置中心警務室,與太平街社區合署辦公,收集社區內居民群眾的訴求,協調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三、成效與反響

太平街社區通過“大黨委+微網格”聚焦群眾、商戶急難愁盼,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是基層治理中順應時代發展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生動實踐。通過“大黨委+微網格”實現基層黨組織引領“過河”任務,推動各方資源在一線集結,讓基層黨組織在引領基層治理中說話有底氣、服務有能力、治理有手段、干事有激情,具體成效有三點。

(一)“大黨委+微網格”整合大資源,破解社區治理能力不強的難題

通過“大黨委+微網格”工作機制,推動傳統社區黨建與轄區單位、非公經濟組織以及社會組織融合發展,有效破解了社區治理工作協調溝通難、服務資源優勢互補難、在職黨員在社區發揮作用難等問題。2021年以來,“大黨委”成員單位深度嵌入網格治理一線,協助處理物業矛盾糾紛、社區籃球場及充電樁修建、“一老一小”志願服務等問題,共開展黨員服務活動150余場次,為居民辦好事實事270余件,為小街小巷共1300余平方米的路面補修、亮化、綠化,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公眾參與社區治理的良性互動機制,激活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主觀意願。

例如,朝華新城商戶變壓器損壞,涉及居民288戶、商戶50戶﹔長江星辰架空層被業主私自修建等,涉及居民632戶、商戶166戶﹔均是通過微網格預警報告,大黨委協調處置,職能部門專項解決,實現善治。

(二)“大黨委+微網格”推動大融合,破解社區治理力量分散的難題

太平街社區將基層治理觸點延伸到44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網格長、黨建指導員、安全衛生監督員、民事糾紛調解員、消防員、警員、網格巡查員等“一長六員”,將轄區黨員、退休干部、律師等具有相關專業特長或資源優勢的105名黨員和普通居民編入微網格,縮短治理半徑,凝聚共治合力。針對轄區內商戶多、安全隱患大的問題,組織網格內個體工商戶、公職人員、熱心居民等組成治安聯防隊開展治安巡查工作。2021年以來,“大黨委”30個成員單位嵌入微網格開展掃黑除惡、文藝匯演、知識講座、法律法規宣傳等活動120余場次,受眾1萬余人﹔開展義診服務23場,服務2000多人次﹔為8戶殘疾人進行了家庭無障礙改造、為77名殘疾人適配了助聽器、假肢或輪椅﹔通過“公益就業、居家就業、自主創業”等形式實現殘疾人就業35人次,實現社區治理由垂直管理向區域整合過渡。

(三)“大黨委+微網格”搭建大舞台,破解社區治理方式單一的難題

通過“大黨委”建設,共整合資金350余萬元建設18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引進商戶166戶,共同打造集基層黨建、便民服務、托育養老、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等為一體的社區開放式綜合服務陣地。依托“微網格”建立網上“微心願”信息平台,按照“居民點單、網格派單、成員單位接單、完成銷單”的方式,暢通線上線下圓夢渠道。2021年以來,社區已收集到“微心願”163個,成員單位主動認領圓夢139個,圓夢率超過85%。同時,在社區設立“積分超市”“愛心驛站”等,其內物品由上級民政部門、“大黨委”成員單位、社會愛心企業及人士贈,通過志願服務積累積分,累計積分兌換物品等形式拓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渠道。

四、經驗與啟示

一是要健全領導機制。實施區領導聯系街道、街道班子成員聯系社區、社區聯系網格、網格聯系居民戶的“全過程”責任制,召開聯席會議、微網格會議,定期研究、解決問題,動態通報。二是要抓實運轉機制。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完善黨建聯席會議機制,落實落細“紅黑榜”制度,每季度對聯席會議情況進行通報,年底對單位落實為民辦實事好事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並納入年底績效考核。三是要繼續深化報到機制。健全在職黨員報到登記、服務紀實、積分管理制度,建立“滾動征集、動態發布、線上認領、線下服務、實時管理”的黨員志願服務新模式,組建獎優罰劣體系,設立“星級排行榜”,動員在職黨員認領“微心願”,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四是要用活互動機制。建立黨建聯盟協同機制,促進社區與商圈、商戶、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網約出行等新興領域黨建有機融合。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