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海南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建網格聚合力 社區治理展新顏

中共三亞市天涯區委組織部

2024年07月17日17: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引領社區管理模式創新,將黨建與社區信息化+網格化管理、實體化服務和民生保障相結合,不斷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

一、背景

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約1.5平方公裡,實有人口2萬余人。教育、醫療、便民服務等配套設施較為齊全。2007年前金雞嶺路社區就積澱了不少歷史遺留問題以及發展過程中矛盾交織疊加,不僅負債累累,連辦公場地都沒有,還存在與周邊村的土地糾紛不斷的情況,影響了社區的穩定和諧,也制約了社區的經濟發展。經常有群眾上訪,被人稱為“上訪社區”。2008年起金雞嶺路社區通過整合各類資源,打造東一巷“美食一條街”,通過主動多次與周邊村協調土地糾紛,擺証據、講事實,最終成功收回位於海潤路兩塊土地,並辦理集體土地証投入使用,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23年收入約85萬余元,力爭今年突破百萬。近年來,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第六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單位”“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范點”“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單位”“三亞市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模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突出黨建引領作用

金雞嶺路社區堅持以提升黨委組織力為重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為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強化陣地建設。社區綜合辦公樓共6層約2300平方米,有“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志願服務站、閱覽室、健身房、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廳等,2019年10月金雞嶺路社區街心公園黨群服務站和金雞嶺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完善和規范基層黨建設施,使服務群眾更加有力,黨組織說話更有底氣。二是加強組織建設。社區黨委深化“一張網、心連心、全覆蓋”的黨建新格局,創新了“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的黨建網格化模式,將社區分成7個黨建網格,建立了“7個大網格+20個小網格+161個微網格”的層級結構,由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同時,“雙報到”黨員被分配到各微網格擔任黨員網格員,而樓棟長、居民代表和熱心居民則充當兼職網格員。三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在黨員積極密切聯系群眾的同時,持續推行黨員“戴黨徽、亮身份、做表率、樹形象”的活動,實施“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的“四百工程”。在網格走訪過程中,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解答涉及民生問題,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策、團結動員群眾、推動社區工作的堅強戰斗堡壘。四是延伸黨建觸角。推行黨員戶挂牌及“黨員聯戶+”工作模式,每名黨員聯系20戶網格群眾,建立信息台賬,把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延伸到居民戶小區和商圈物業,有效實現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2024年開展“抓黨建、惠民生”和“兩代表”聯合接待活動,完成“抓黨建惠民生”承諾事項7項,通過“兩代表聯合接待”,受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50件。

(二)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加強創新社會治理

金雞嶺路社區按照“區域全覆蓋、部門全聯動、信息全登記、重點全掌握”的標准,不斷健全和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一是科學設置機構人員,網格服務管理有“執行力”。主動承接區委區政府推行的“多員合一、一員多能”改革,由網格長、網格員取代各類專干專員,積極協調、主動對接網格內的公安、工商、食藥監、行政執法、通訊、水電氣路等承擔公共服務的部門,全面發揮“眼、耳、口、腳”的作用。認真履行社區職責,實現與區聯合指揮中心的無縫對接,網格長、網格員發現問題現場協調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及時上報工單,促進轄區各類問題的及時處理。如網格長、網格員在日常巡查工作中,發現所負責的網格小區旁邊工地上存在佔用公共區域堆放建筑材料的情況,立即上報工單並聯系工地負責人及聯合住建、執法等部門到場協同處理,經過協調最終將公共區域堆放的建筑材料清理完畢,切實履行網格職責。二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網格服務管理有“智慧力”。充分發揮“直通聯辦”工作機制:接的快、分的准、落的實的作用。網格長和網格員扮演了信息員、處置員、服務員、宣傳員等多重角色,通過常態化入戶、收集網格內各類實時信息,建立了詳實、可靠的網格信息“數據庫”,為社區治理,提供了便利。比如,金雞嶺路社區近三年來,網格巡查報單530件,辦結489件,剩余41件未辦結工單為超出社區服務管理范圍,已轉接相關職能辦理。三是嚴格落實制度規定,網格服務管理有“服務力”。金雞嶺路社區不斷明確和細化社區網格服務管理責任清單,實行亮牌服務管理,建立“居民吹哨、網格響應、部門報到”的快速響應機制。堅決貫徹落實“一網統管,巡辦分離”,黨建引領綜合執法力量下沉社區基層治理新模式,針對轄區亂停亂放車輛、“門前三包”等問題聯動整治,實現從“單一整治”向“綜合治理”轉變。同時,推廣“楓橋經驗”做法,推動黨建工作與公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推行“一村一警”模式,由友誼派出所民警兼任金雞嶺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每個網格配一名責任警員,在新形勢下開通了警社聯動、警民溝通一個新渠道。如轄區內一名83歲的孤寡老人,因身體原因無法到派出所辦理居住証,兼職民警副書記立即協調派出所戶籍室工作人員、網格員一同上門為老人辦理居住証,並將辦理好的居住証送至老人家中。

(三)維護基層和諧穩定,創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為切實做好信訪、綜治維穩工作,借助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模式,使存在的各種社會治安、矛盾糾紛、安全隱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一是強化群防群治,構建治安防控體系。依托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平台,構建社區、駐派出所協調室和司法所三位一體的調解網絡,多部門聯動,密切合作,並做好校園安全、食品安全、維穩工作。創建“智慧社區”依托監管大屏,在轄區各網格設立42個監控音柱,以視頻匯聚為核心,通過社區雲產品形態、智能門禁、AI告警等應用,為轄區治安和人員管控都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切實做好重點人員的幫教工作,確保社區治安穩定。借助我社區全國社區戒毒康復示范點為平台,積極動員全體黨員參與到禁毒幫教工作,採用網格、分片包干責任制,每2名黨員監管1名戒毒康復人員,增設社區公益就業崗位,壯大監管隊伍,使康復人員后續監管力量得到加強。同時,為解除戒毒康復人員的心理障礙,我社區每季度組織一次戒毒康復人員參加志願活動、趣味性游園、戶外拓展、爬山游園,幫助戒毒康復人員樹立戒掉毒癮的信心,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三是抓早抓小,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構建社區、駐派出所協調室和司法所三位一體的調解機制,在調解工作中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多種手段、協同作戰”的方針,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配備了專職維穩信息聯絡員,對於小的矛盾糾紛,由治保主任以及維穩信息員及時處理協調,以耐心、細心、知心、貼心,以親情感化人、政策幫助人、法律援助人的工作方式為轄區群眾解決困難。近年來,成功調解居民投訴158起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無民轉刑案件發生,無違法集體上訪事件發生。

(四)黨建引領社區服務,文化賦能多元發展

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以黨建引領各項工作開展。一是充分挖掘轄區資源,協調各種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本著“能者為師”的理念,率先建立了一支120余人的社區師資隊伍,由法官、律師、醫生、候鳥專家、轄區內的老教師、老干部、退伍兵、廚師、茶藝師、插花師等組成,讓居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黨群服務。例如:針對本地人與外地人租房產生的合同矛盾糾紛,我們可以從師資庫中調取法官,針對合同法進行講解,明確雙方責任,將矛盾化解在社區。二是合理利用集體經濟,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注重發展集體經濟發展,年初做好謀劃,不斷發展好集體經濟,為原農場年滿60歲以上老職工每人購買3萬元不等的養老保險﹔為農場職工過世發放一次性喪葬費9千余元﹔每年給考上大學的學生發放獎勵金最高6千余元﹔逢年過節給老人和弱勢群體發放慰問品、慰問金﹔免費為原農場職工體檢。三是引智融合助力社區網格化管理。注重發揮“候鳥”黨支部和離退休老干部作用,為使老同志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發揮老同志的余熱,成立了由離退休老干部和候鳥組成的志願者隊伍,爭做社區義務巡邏員、環境衛生監督員、文明勸導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社區禁毒志願者等。

三、取得成效

為了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壯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合伙人”隊伍,提升社區居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堅持黨建引領,拓寬反映訴求渠道。設立“大榕樹下”議事平台,打破閉門開會的形式,把議事室搬到了戶外廣場、公園,採取“聊天對話”的方式,與群眾的“零距離”接觸。由於我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多,白天上班,多元化的訴求得不到很好的反映。為解決這個問題,社區創新開展夜間“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作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每月15日夜間及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上午,開展“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活動,使服務群眾信息來源更加准確、全面,確保群眾找得到、陣地用得上、效果看得見,實現了與群眾的“零距離”接觸,打通服務聯系群眾“最后一公裡”。

(二)整合社區資源優勢,提升基層服務質效。通過在金雞大道中段和東一巷延伸段建立兩處紅色暖“新”外賣驛站。為奔波在一線的戶外勞動者提供如家般的溫暖港灣,通過整合服務資源,打造多層次、實用化、有溫度的服務陣地,切實增強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深入挖掘“外賣小哥”需求,整合資源,拓展服務內容,為“小哥”提供免費茶水、手機充電、應急藥品、防雨用具、休息場所、法律援助,政策咨詢等暖心服務,解決新就業群體內在需求和“急難愁盼”。同時鼓勵“外賣小哥”在走街串巷時,通過“隨手拍”等方式及時發現公共環境、秩序、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微信群、電話等反饋給社區,參與社區治理,推動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共同為創建文明社區作出貢獻。

(三)黨群攜手凝聚合力,黨建引領“共建共享”。圍繞轄區居民的“需求清單”,開展非遺手工、傳統美食、義診、義務理發、修理電器、道德講堂、法律維權講座、健康教育講座、禁毒知識講座、食品安全講座、防電信詐騙培訓、交通安全公益講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環境保護宣傳、文明禮儀培訓、老年人學習智能設備等系列活動,打造“銀發互助學堂”的特色品牌,通過播放紅色電影,強化黨員群眾教育。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讓居民群眾不出社區就可以享受服務,讓陣地成為社區服務的“連心橋”,在社區形成了互學互幫、互敬互愛、共同奮進、共享快樂的良好氛圍,讓文明新風在這裡發揚,黨的聲音在這裡傳播。

四、探討

為了使服務在基層拓展,問題在基層解決,民心在基層凝聚,金雞嶺路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圍繞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不斷創新社區治理方式,切實提高為民服務的質量。

(一)提高服務群眾能力。一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社區綜合治理作用,主動關注和發現民生問題,廣泛征求居民群眾意見建議,全面分析制定“抓黨建惠民生”任務清單,以健全完善社區陣地、社區環境美化、豐富居民生活等民生工程為主線,細化工作措施,力爭完成“抓黨建惠民生”承諾事項,切實提高服務群眾能力。二是強化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積極開展各類便民惠民工作,當好居民群眾的“服務員”,做到為民服務解難題。

(二)整合基層治理力量。推進綜治、平安等各類網格的整合,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一網統管”,在此基礎上,充分整合人員力量,形成以社區黨委為領導,社區聘請的專職網格員為主力,轄區黨員志願者、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及居民志願者廣泛參與的“網格”隊伍。

(三)提高服務群眾能力。一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社區綜合治理作用,主動關注和發現民生問題,廣泛征求居民群眾意見建議,全面分析制定“抓黨建惠民生”任務清單,以健全完善社區陣地、社區環境美化、豐富居民生活等民生工程為主線,細化工作措施,力爭完成“抓黨建惠民生”承諾事項,切實提高服務群眾能力。二是強化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積極開展各類便民惠民工作,當好居民群眾的“服務員”,做到為民服務解難題。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