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西山坪村:“一統雙引三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重慶市北碚區委組織部

2024年07月16日11: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領導是關鍵,黨建引領是引擎。近年來,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西山坪村堅持以黨建統領為抓手,創新“一統雙引三制”工作機制,全面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重慶)氣候旅游目的地、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等榮譽稱號。

一、背景

西山坪村坐落於重慶市北碚區東陽街道西北部,2003年由原西山、鬆林、龍華三個村合並而成,轄區面積7.48平方公裡,下轄17個村民小組,895戶,2158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黨員84名。合並后存在的三村融合不充分、黨組織凝聚力不強、發展思路不統一、項目布局不平衡等問題凸顯,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土地分散化等趨勢加劇,扼住了西山坪村“想發展發展難”的咽喉。為破解發展難題,西山坪村牢牢抓住村黨組織這一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創新“一統雙引三制”工作機制,探索出一條“支部有力、黨員有為、集體增收、群眾受益”的鄉村振興新路子,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二、做法

(一)強化黨建統領,凝聚發展合力

一是錘煉“硬功”夯基礎。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干部隊伍,平均年齡從44歲下降到39歲,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切實提升了村兩委整體工作水平。構建“村黨總支—片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工作鏈條,設置1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17個網格黨小組、36個黨員中心戶,黨支部書記及網格黨小組組長由村黨總支委員或社長擔任﹔做深做實“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活動,將鄉村振興列為村兩委會、村民小組會的固定議題,以黨組織為“軸心”,84名黨員和17個村民小組長為“支點”,撬動2158名村民的思想認識提升,實現全員擰成“一股繩”、共下“一盤棋”。

二是苦練“內功”礪精兵。圍繞北碚區從區級部門、在碚市屬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各行各業選派興村、富村、安村“三村”書記賦能鄉村振興黨建創新做法,打造“三個書記”黨建特色品牌,巧借直播,助農增收,既提升技能本領,壯大集體經濟,又讓廣大村民感受到謀求發展的決心。開展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設置政策宣傳崗、糾紛調解崗、民意收集崗、廉政監督崗、產業振興崗、鄉村文明崗等崗位,無職黨員主動認領、發揮作用,把“滿天星”聚成“一團火”。

三是勤修“外功”聚合力。與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市工商聯、重慶市湖南商會、北碚區林業局、區科協、北碚電網等6家單位開展結對共建,與重慶大學文旅所、振村科技等多家機構達成合作協議,積極爭取資金、技術、人才支持,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黨建格局,為西山坪村發展注入“硬核”力量。截至目前,聯合開展抖音短視頻大賽、人才沙龍、種養殖技術指導等活動10余次。

(二)實施“雙引”工程,發展壯大產業

一是引導村民共謀發展。規劃發展方向。突出城郊區位優勢,堅持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重點培育果蔬採摘、農事體驗、鄉村觀光、露營民宿、餐飲美食等業態﹔發揮傳統種養優勢,重點發展西瓜、柑橘、垂釣等六大產業,深入實施白枇杷、獼猴桃、沃柑等“六千”工程,實現“四季可賞花,季季有果摘”。樹立發展榜樣。為了打破“隻看不干”的局面,村集體帶頭完善基礎設施,修建農村公路18公裡,延伸公交線路,安裝太陽能路燈500余盞,建設鄉村籃球場,豐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升級產業發展,實施800畝高標准農田改造、521畝宜機化改造,購置拖拉機、旋耕機等農業機械,拉開西山坪村農業種植機械化的序幕﹔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打好“鄉情牌”“鄉愁牌”,回引品行好、有能力、有影響、有聲望、熱衷家鄉建設事業的專業人才、經濟能手等10人,實施農家樂、鄉村酒店等項目10余個。落實發展保障。構建農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村集體統一發放西瓜種子、獼猴桃苗子等農資,對接西南大學、市農科院、區科協等專家教授提供技術指導,組織桃花節、越野跑、西瓜消費推介等活動,利用“三個書記”抖音直播帶貨,“一站式”解決農業生產難題。2023年西山坪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較2021年增長13%。

二是引入企業壯大集體經濟。拓寬渠道,讓企業想進來。梳理匯總全村土地、堰塘、房屋、宅基地指標等資源,建立區位、面積、單價、土地屬性等關鍵信息台賬,在第三方平台發布招商手冊,利用互聯網擴大信息效能。做優服務,讓企業穩下來。成立志願服務隊,幫助業主完成証照辦理、水電開通,對接勞動力招聘、農業技術咨詢和培訓、農業政策宣傳、產業發展補貼申請等具體事宜﹔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村干部定期走訪,了解業主經營現狀,及時調處矛盾糾紛,聯合電力公司、區林業局、轄區派出所等部門,共同解決業主發展遇到的問題。成立產業同盟,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果蔬、垂釣等產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等問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西山坪品牌,由村“兩委”聘請專業團隊設計制作農產品包裝,供業主使用。拓展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帶貨、區供銷社產供銷體系、區旅游集散中心、建設銀行普惠金融到村基地等渠道,實現農產品集中銷售,幫助業主解決銷售難問題。近三年共引進企業8家,盤活閑置土地1000余畝。

(三)全面落實“三制”,提升鄉村治理

一是用好“積分制” ,提升治理效能。為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推廣運用積分制,積分指標涵蓋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鄉風文明、愛心幫扶等方面。堅持“月評比、季兌換”,村兩委干部、志願者等組成積分評比小組,村民通過自主申報與例行活動相結合方式獲取積分,憑借積分可在村內愛心積分超市換取米油鹽面等日常生活用品。

二是推廣“清單制”,規范組織管理。為進一步升級綜合服務功能,將基層管理服務事項以及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事務細化為村民權力清單、自治清單、協助清單、証明清單、負面清單、服務清單六張清單,明確操作流程、辦結時限等內容,提升辦事效率。“六張清單”在幫助村民了解管理服務事項的同時,也為村級組織減壓,讓村干部能夠在有效時間內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事項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26%以上。

三是開展“院落制”,精細治理單元。按照“地域相連、民風相近、村民自願、規模適度、能力匹配”的原則,以自然村落為基點設立35個院落微網格,以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載體為抓手,打造“同心共治”鄉村治理品牌及“同心亭”“議事長廊”等治理平台,常態化開展“微講堂”、“微議事”等活動,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推動辦理“微建議”、實施“微項目”,探索建立以網格化為架構、“微治理”為手段的基層治理體系,促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三、成效

(一)干勁飽滿十足。通過強化思想認識、書記帶頭示范、分配激勵帶動等方式,村黨總支戰斗力、凝聚力明顯提升,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干部履職盡責更加主動,村民參與發展熱情高漲。“三個書記”累計拍攝宣傳視頻300余條,拓展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鄉村旅游項目曝光度,被評為“重慶優秀鄉土網紅”,梳理形成的《融合發展謀振興》榮獲“重慶市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百佳創新案例”,相關做法榮獲重慶市鄉村振興局第三屆“尋找巴渝鄉村振興榜樣”十大示范案例提名。

(二)產業興旺發達。在本地“和尚”和外來“和尚”的一起努力下,西山坪村形成了“一環兩園”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西山坪農旅融合環線已經建成,文化產業示范園、農村電商創業園即將開園。沿環線打造西瓜、白枇杷、獼猴桃等果蔬採摘園9個,落地苓蘢苑、張飛古道、躺in露營、西山印象民宿等鄉村旅游項目8個,農產品和鄉村旅游項目銷售渠道暢通,鄉村旅游人氣持續增加,實現了“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

(三)村民安居樂業。基層民主協商形式日益完善,形成了“遇事大家議、決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干”的良好氛圍,推動解決自來水保障、公交線路延伸、閑置土地盤活等村內重點工作和發展難題20余起,村內事務決策更加合理、執行更加高效。形成月度院落文化活動機制,截至目前開展“好戲坪出”文化活動15次,極大豐富了村民業余生活,實現老有所樂。村庄清潔行動效果明顯,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全村15戶村民獲評市級美麗庭院,1戶家庭榮獲區級“綠色家庭”,西山坪村榮獲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

四、探討

(一)黨員帶頭是關鍵。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一個地方要發展,黨員、干部至關重要。黨員干部要當好“代言人”“執行者”,把忠誠、干淨、擔當融入思想理念、工作日常,帶頭貫徹執行黨的基層方針政策。要當好“帶頭人”“排頭兵”,主動扛重任,增強本領素質,提高創新能力,提出“金點子”“好路子”,在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做足文章,更好地把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落地落實。要當好“知心人”“貼心人”,及時有效地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掌握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徹底解決問題,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凝聚發展更強力量。

(二)城鄉融合是抓手。城鄉融合的根本目的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以及經營體系上,都離不開資本的投入,資本市場的支持尤為重要。資本下鄉可以催生農村的內部活力,使農業的產業價值得以體現,產業鏈上多方優勢互補、分工合作,村民和村集體的腰包鼓了起來,也進一步帶動企業投資和長遠發展。企業到農村發展,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以開拓市場,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高效。

(三)鄉村治理是保障。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和根基。要不斷豐富基層民主協商的實現形式,著力發揮農民的監督作用,讓農民“說事、議事、主事”,做到村裡的事由農民商量著辦,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治理體系中的主人翁地位。要通過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不斷提升群眾的素養,在群眾中引起共鳴、增進共識,更好地從源頭上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讓農村真正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