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觀察

任 平

2024年07月16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天的中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人民群眾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從歷史長河來看,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能留給后人點什麼,我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決策之一,也是黨的執政宗旨、執政綱領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堅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握人民願望、集中人民智慧,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看准了就堅定不移抓,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堅持胸懷天下、展現大國擔當,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是我們觀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開創全新局面的一個獨特視角。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生態環境是其中之一。

從一窮二白起步,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高度濃縮的現代化創造了奇跡,“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

“胡煥庸線”東南方43%的國土,居住著全國94%左右的人口,生態環境壓力巨大﹔該線西北方57%的國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綠洲和雪域高原為主,生態系統非常脆弱。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成為熱切期盼。

理論創新推動全黨、全社會思想認識趨於統一。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不僅關系經濟發展質量,而且攸關每個人的生活品質。”

“加快發展面臨更多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這決定了我國不可能走西方現代化的老路。”

回答時代課題,推動實踐發展,以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點。

理論創新指明生態文明建設方法路徑。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指出“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提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科學指引。

歲月為名,山河為証。

2014年2月下旬,北京遭遇嚴重霧霾。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調研,強調“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

調整產業、降塵控車、壓減燃煤……啃下一個個“硬骨頭”,打贏一場場“大硬仗”,北京迎來藍天常在、空氣常新。

大氣污染治理,國外一些觀察者曾認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從北京到全國,“藍天保衛戰”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多,我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從下大氣力治理水環境污染,到多措並舉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從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到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科學開展……綠水青山的“生態顏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同步提升。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江蘇蘇州,位於太湖之濱的“千年綢都”盛澤小鎮,越來越多面料有了綠色“基因”。一家印染企業用數碼打印替代傳統染缸,用水環節全部省略,大大提高了清潔生產水平。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催生了新質生產力,推動紡織產業邁上“綠色路”、織就“新圖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流域經濟總量翻番、城鎮化率提高10%、人口增加380萬的情況下,太湖水質仍得到明顯改善,“水邊蘆葦青”“湖是碧玉杯”的美景正在逐漸恢復。

實踐深刻表明,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才能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判斷,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新坐標。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一定能把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做好,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這是一份寫在山川大地的答卷,也是一份寫在人民心裡的答卷。

(二)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

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通過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是重要方法。

改革發力,以“制”促“治”,守護綠水青山的力量更強。

讓青山有“價”、綠水含“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進生態保護制度體系及相關領域改革。

2015年4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印發,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同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明確提出“開展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

2016年4月,《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印發,提出了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的目標任務。

2021年9月,《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對進一步推進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作出部署。

實踐深刻証明: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矛盾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於出招又善於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

從“一江清水出新安”的浙皖實踐,到一河“赤水”、兩岸青山、三省共護的雲貴川探索,再到變“分段治水”為“全域治水”的京津冀協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在實踐中釋放出強大“乘數效應”,有效調動起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新時代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鑼密鼓——

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真正實現“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創新賦能,點“綠”成“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更寬。

甘肅張掖,大力保護祁連山生態,發展生態游、種植養殖多樣化經營,完成35.1萬畝林業碳匯和400萬畝草原碳匯交易,實現淨收益7450萬元。

山東日照,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將日照水庫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關聯產業“融合”開發——生態環境改善有力提升生態漁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的開發品質和價值,生態產業建設又“反哺”水庫周邊群眾、帶動增收。

四川瀘州,推出“綠芽積分”小程序,建立個人碳賬戶,把個人的低碳減排行為量化,變成人人看得見的“碳錢包”、碳資產。北京“綠色生活季”、黑龍江哈爾濱“碳惠冰城”、廣東深圳“低碳星球”等小程序,開發了一系列便民服務和公益活動,成為撬動居民參與綠色低碳發展的支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綠色低碳消費,鼓勵綠色出行,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示范創建,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生態環保意識。”用好包括碳賬戶在內的創新機制和實踐,奏響的是全社會節能降碳的“交響曲”。

從把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要素一體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到加速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從加強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等產品創新,到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今天的神州大地,一系列創新舉措匯聚起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三)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條寶貴經驗。

實踐告訴我們,隻有實行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今年6月1日起,《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生態保護補償領域的法律法規,標志著我國生態保護補償開啟法治化新篇章。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藏羚羊種群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不足2萬隻恢復增長到7萬多隻……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施行,成為高原上生靈草木、山川河流的“守護神”。

九曲黃河,盡顯奔騰壯闊,黃河保護法直指“九龍治水”病灶,強化流域一盤棋意識,助力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以法治之力護佑生態之美,新時代以來,我們持續強化生態環保領域立法。從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到實施“史上最嚴環保法”,再到制定修訂20多部生態環境相關法律……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余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余件,初步形成了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厲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一個鮮明特點和突出優勢,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相銜接,一體建設國家法治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

長江岸線保護、洞庭湖非法矮圍整治、祁連山生態修復、秦嶺違建別墅整治……自2015年建立實行以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敢於動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問題不放鬆”,有力推動各級黨政領導堅持黨政同責,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制度創新,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點贊、各方支持、解決問題”的顯著成效,“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

2019年6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印發實施,以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第一部黨內法規的形式規范督察工作。2022年1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印發實施。督察工作保障更加有力。

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從“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被寫入黨章,到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再到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面對“硬約束”,領導干部對“國之大者”始終做到心中有數,以更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

“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之所以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關鍵就在於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用黨紀國法管權治吏、護藍增綠,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保証了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法規制度,堅持運用好、鞏固拓展好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等做法和經驗。”以良法保障善治,以嚴格執行彰顯法律權威,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匯聚的是守護綠水青山的磅礡力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新征程上,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一定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6日 01 版)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