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系:“三聯”共建激活鄉村振興數字新引擎 “三力”全開提升鄉村智能治理新動能

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系黨支部

2024年07月12日16: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數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之一,將數字經濟注入其中,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穩步向前,從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系黨支部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科、專業為依托,主動對標國家重大戰略、對接地方發展需求,以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支撐手段,與江油市青蓮鎮雙石村黨總支部積極開展以“共建促黨建、共建促業務、共建促合作、共建促發展”為宗旨的“聯珠計劃”,助力其數字鄉村建設。通過“聯珠計劃”,共建雙方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逐步增強,為雙方各項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主要做法

共建雙方以“資源共享,互助互建,共同發展”為目標,按照“支部聯建,凝聚發展合力”“資源聯享,增強黨建活力”“振興聯動,提高‘智’理能力”的“三聯三力”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校地聯合共建新路徑,打開組織聯建新格局,開啟高校助力數字鄉村建設新模式,以推動“一融雙高”為牽引,強思想、鑄隊伍、獻智慧、促發展,打造開放互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並進的黨建工作共同體,形成組織緊密的“先鋒矩陣”,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1.支部聯建,凝聚發展合力。共建雙方以“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為建設目標,以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為發力點,提出“1+1+1”(組建1支特色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1個特色活動,形成1個工作品牌)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校地組織聯合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優勢,不斷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共建雙方聚焦校地人才需求,開展“師生入村幫扶”志願服務活動,推動人才聯育工程,共建期間共計66人次師生參與活動7次﹔共建“折耳根”科普宣講團,組織科普課堂進鄉村,豐富鄉村文化活動﹔共建“智‘繪’鄉村”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助力雙石村文旅融合深度發展、鄉村智能治理提檔升級﹔共建“數‘智’農業”實習實訓基地,致力實現產學融合、數字助農等工程。共建中,雙方不斷總結黨建引領業務工作的新經驗、新方法、新思路,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和科學化水平。

2.資源聯享,增強黨建活力。共建雙方不定期聯合開展“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將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與業務工作、志願服務等內容緊密結合。通過資源共享,不斷豐富“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一是共享可視化學習平台,讓學習形式更新穎。借助自主研發的“學黨史·踐初心·促發展”建黨建國史黨課教育輔助學習平台資源,採取共建雙方支部書記帶頭講、支部委員跟進講、黨員輪流講,全員開講的方式進行,從“紅船精神”到“黨的二十大”,從“治理黃河”到“疫情防控”,從“雜交水稻”到“北斗衛星”,從“簡體字的推廣”到“教育現代化邁入新征程”,輔助學習平台對傳統黨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有益補充,豐富了黨課的學習形式,增強了黨課學習的趣味性。二是共享微黨課資源,讓學習內容更豐富。通過對《學思踐悟二十大·踔厲奮發新青年》《三線精神薪火傳·科技報國筑新篇》《一葉紅船憶往昔·乘風馭波建新功》等微黨課的共享,使黨課的授課形式更加豐富。共建期間,依托學院專業學科背景,結合數字鄉村建設具體工作,與雙石村聯合制作微黨課——《向“新”而行,以“質”謀遠》,以“夢”為主線,講述青年大學生從“尋夢”到“筑夢”,最終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圓夢”的過程,微黨課讓學習走“新”更走“心”。三是共享學習陣地,讓學習層次更多元化。充分利用“西科有妙計”“青蓮雙石村”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學習陣地,開展“指尖課堂”,不定期推送學習內容,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使學習融於樂趣、融於日常、融於生活,有效實現學習從“掌上”到“心間”的轉化。在“西科有妙計”微信公眾號推送的20個基於計算機學科為背景的“微故事”,讓學習“潤物細無聲”,受到一致好評。其次,推行“行走的黨課”:聯合建設黨建陣地,通過講述黨史知識、展示黨員風採,打造沉浸式、立體化現場黨課﹔開設“田間課堂”,引領師生黨員在田間地頭上黨課,讓村民和師生多角度多方式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和理論素養。

3.振興聯動,提高“智”理能力。針對雙石村在發展建設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和堵點,計算機工程系黨支部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廣泛地開展調查研究,用數字化手段賦能其治理能力。一是數智“賦能”鄉村治理。用活用好互聯網思維,以“大黨建”理念、“互聯網”思維、“數字化”邏輯,構建“黨建引領、數據驅動、高效治理”新格局,以數字賦能鄉村治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推動鄉村治理工作高效精准,提升村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參與感。針對雙石村現有的村務管理平台“運用范圍有限”“交互性不強”“村民仍然存在往返跑、多頭跑”等問題,“聯珠計劃”的成果之一——雙石村微官網孕育而生。管理者可輕鬆實現對村民基礎數據的規范採集上報、管理和分析,基本實現了“數據跑路代替人跑路,數字化技術進鄉村”,不僅對現有的治理渠道進行了有益的補充,也拓展了雙石村對外宣傳的路徑渠道。2024年3月,微官網2.0版能讓更多村民更加方便、快捷地向村委會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事項,能讓普通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的過程,增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拓寬數字鄉村綜合治理的廣度。二是數智“把脈”土地健康。利用“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檢測機器人裝備”“土壤移液顯色精准識別技術”等智慧農業裝備與新技術對該地區土壤成分進行精准檢測與科學分析,利用大數據模型因地制宜規劃高收益特色作物種植方案。通過測土配方對土地進行高效地管理和保護。最后針對區域內的丘陵地形規劃了提灌方案,變坡為田,大大提升耕種土地面積。三是數智“護航”農業生產。開展“智慧植保大數據模型”項目,研發了新型的物聯網虫情測報燈系統,利用現代光、電、數控集成計數,實現了虫體遠紅外自動處理、自動拍照採集和自動統計上報等功能。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可自動完成誘虫、殺虫、虫體分散、拍照、清掃、收集和排水等作業,實時將環境氣象數據和虫情數據上傳到雲端,可通過瀏覽器實現害虫圖片、分類計數、歷史數據等關鍵數據的可視化查看,對虫害的發生與發展進行分析、統計與預測。四是減少“數字鴻溝”,幫助村民提升數字素養。通過“折耳根”科普宣講團就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安全知識、計算機基本技能等科普知識的宣講,著力打通數字治理與村民之間的“最后一公裡”,多途徑、多形式、多角度幫助村民提升數字素養和技能,激活村民參與數字治理的積極性。

三、成效

計算機工程系黨支部與雙石村黨總支部的共建共享共發展隨著“聯珠計劃”的開展持續走實走深,共建雙方在落實“三會一課”、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過程中,積極探索組織生活的新方式、新載體,不斷提高組織生活質量,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其次,黨支部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將支部建設、中心工作和數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聯三力”工作機制,相關做法和成果被學習強國、黨建頭條、四川日報等多個主流媒體推廣和報道。2023年,雙石村獲批綿陽市“數字鄉村示范村”稱號,同年,計算機工程系黨支部獲西南科技大學“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第三,雙石村網絡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形成可復制模式,可實現一村向全域“數字化”推廣。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使便民服務模式得以創新,改革成效得以彰顯。微官網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顯著增強,群眾滿意度大大提高。互聯網讓生活更加美好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第四,師生把教學、科研做在數字鄉村建設的最前線,把論文寫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共建期間,不斷開展鄉村智能治理、智慧農業等領域的基礎研究,開展了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檢測技術、蛋雞疫病監測預警系統及AI識別算法等科研項目11項,開展了鄉村“智”理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智慧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等教改項目5項,形成了農村人口及農業發展可視化系統、鄉村文化教育App、專利、專著等成果7個﹔組織9支隊伍參加以數字鄉村、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比賽,其中“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漫游系統”獲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省賽二等獎,3名教師獲四川省數字鄉村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四、經驗啟示

“聯珠計劃”旨在使共建雙方找准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因事施策,形成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共發展,產生“1+1大於2”的疊加效應。在與雙石村黨總支部的共建過程中,在助力其數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帶動了其組織振興,其治理效能也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同時,我們也體會到黨的全面領導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証,隻有通過不斷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才能精、准、狠地定位並解決困難和問題。其次,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制勝法寶。要聚焦問題、摸清實情、注重方法才能寫好答卷。三是要不斷提高黨建和業務水平,才能更好促進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實現各項工作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