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用好紅色資源 汲取奮進力量(文化中國行·尋訪黨的紅色足跡)

本報記者 吳 姍

2024年07月11日07: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轟隆隆!”夏日清晨,幾聲悶雷過后,大雨傾盆。劉佔石從床上迅速起身,直奔村裡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舊址。

到了舊址,劉佔石裡裡外外查看了一圈,見並無問題才安下心。“舊址這兩年剛修繕好,我當寶貝護著!”他說。

今年76歲的劉佔石是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鎮洋溪村村民,12年前,他成為革命舊址守護人,負責對村裡7處舊址進行日常保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在瑞金,有45名這樣的舊址代管員,代管著68處革命舊址。

“瑞金現存革命舊址比較分散,日常管理難度大。近年,我們探索建立舊址代管員制度,聘請舊址產權人或舊址附近的村民代為管理。根據舊址面積,紀念館每月給代管員發放一些補貼,但主要還是靠著村民們的一片赤忱熱心。”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館長楊麗珊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目前,全國革命文物保護管理狀況顯著改善,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陸續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3.6萬多處,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

在保護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的紅色旅游持續升溫。游客們在館區各個打卡點互動拍照,感悟不朽的大別山精神。

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在中國革命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自建館以來,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就致力於充分發揮紅色基因庫的重要作用,已累計接待9000多批次機關團體前來參觀學習,接待觀眾880多萬人次。

“很喜歡紀念館推出的‘大別有禮’系列文創產品。”一名游客告訴記者。2022年以來,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將館藏資源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出的30多種文創產品收獲良好社會反響。

“紀念館很注重講解員業務能力的提升,多次組織我們瞻仰周邊革命舊址,大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增強。”講解員曹宇說。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圍繞保護和傳承紅色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往深裡走,往實處落。創新展陳媒介,四渡赤水紀念館採用“雲”看館藏文物、紅色故事AR(增強現實)互動等數字化展示手段﹔推動文旅融合,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拓展鏈接本地及周邊城市研學點,推廣特色鮮明的紅色旅游路線……

從歷史深處生發的紅色力量,點燃新時代的發展引擎。

最近,哈爾濱工業大學把思政課課堂搬到了“地面空間站”。這是一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由哈工大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歷時18年建設完成。

沉浸式聽講,未來技術學院學生胡王浩說:“‘地面空間站’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我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了身上的責任和使命。”

近年來,哈工大等多所高校注重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在實景大思政課中,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更好結合,紅色教育潛移默化、入腦入心。

廣袤大地上,紅色資源星羅棋布,各地各行各業推出了豐富的紅色教育活動。安徽合肥南七街道科企社區連續6年舉辦紅色主題宣講活動﹔陝西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微視頻、影視劇等形式創作出一批優秀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殷殷話語,指引前行。把紅色資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才能更好從紅色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和底氣。

(本報記者方圓、周歡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1日 04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