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北灤平縣:“四聯四建”賦能鄉村組織振興

中共灤平縣委

2024年07月04日16: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夯實組織振興這一根本保障,著力將農村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灤平縣位於燕山山脈中段,毗鄰北京密雲、懷柔,屬於“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受地域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制約,村黨組織發展思路不活、鄉土人才活力釋放不足、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不寬等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為破解這些堵點問題,自2016年起,在灤平縣委和幫扶單位人民日報社的努力下,報社先后選派了8名干部到灤平縣任職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為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2021年,灤平縣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從2023年開始,報社將灤平縣作為干部基層實踐聯系點,選派年輕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駐村實踐鍛煉,灤平縣與報社機關黨委、團委實施了“黨建共建”模式,雙方形成了“干部共練、支部共建、人才共享”的特色黨建格局。

按照這一模式,今年以來,灤平縣進一步拓展共建范圍,按照“縣委搭台、部門下沉、鄉村聚力、強企帶動”的思路,探索了“四聯四建”黨建工作機制,有效拓寬了干部培養渠道,發揮了基層組織效能,強化了人才引進水平,進一步樹起了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縣委搭台,聯系共建,打造跨區域黨建合作品牌

灤平縣委依托毗鄰北京的獨特區位優勢和人民日報社的定點幫扶優勢,把對接北京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謀思路、搭平台、尋突破,不斷推進重點領域與北京的聯系共建,借勢借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一是實施與人民日報社的黨建共建。推動報社機關黨委各支部與全縣16個示范村黨組織結成對子,指導村級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報社每年至少組織4期(每期10人)青年編導到灤平駐村實踐鍛煉,採寫新聞報道。建立“2+4”結對幫帶、“一鄉鎮一顧問”等特色機制,報社先后為鄉村捐贈太陽能路燈350盞,為留守兒童捐贈奶粉價值60余萬元,幫助金溝屯鎮下營子村成功爭列紅色美麗村庄試點,一系列幫扶成效有力助推了灤平基層發展。二是深化鄰京鄉鎮與密雲區、懷柔區的黨建交流。深化巴克什營鎮與密雲區古北口鎮、五道營子滿族鄉與懷柔區北部五鎮的協同發展,建立灤平駐京流動黨員黨委,開展“慶‘七一’京冀一體我先行”“環長城六村文物共護研討”“護城河工程睦鄰友好”等系列共建活動11場次,推進組織融合、資源聚合、發展聯合。三是拓展縣級培訓陣地與京津高校的研學合作。依托清華大學研究生骨干基層實踐基地,每年承接清華大學研究生到我縣開展社會實踐﹔依托縣委黨校,建立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普通話培訓體驗基地,邀請北大專家、教授、留學生等來灤研學、授課,聯合開展“中青干部素質提升培訓班”“紅色研學體驗+鄉村振興調研”等活動,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能力水平。

(二)部門下沉,聯動幫建,形成百個支部聯百村格局

組織縣直機關黨組織全覆蓋聯系幫帶199個行政村,將機關黨員全部納入村級網格,形成了“支部幫支部、黨員進網格”的工作格局。一是搭建上下貫通的聯動體系。依托“縣級干部包鄉走村、縣直班子成員包村聯片、黨員干部經常走訪”制度,每季度到鄉村開展蹲點調研,每月組織縣直機關黨員到村聯辦活動,參與基層組織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產業項目發展。縣農業農村局副科級干部帶隊,分片指導20個鄉鎮、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累計開展督導、清理等活動23次,切實解決基層事多人少的問題。二是搭建同頻共振的責任體系。圍繞縣直部門職能,每年初縣直部門和鄉村建立任務清單和需求清單,雙向發力、雙向促進,每季度分片組織召開工作調度會,匯報工作進展,實現定點、定人、定時、定責,切實推進幫建任務落地落實。三是搭建多元一體的聯動體系。充分發揮縣委協調各方的作用,向重點項目、重點村組建“黨建加強班”,縣處級干部任班長,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團、招商引資能手、旅游開發人才和黨建骨干,切實形成部門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目前,全縣11個黨建加強班助推13個項目在基層落地,幫辦了32件好事實事,切實推進資源向基層傾斜、力量往基層延伸、政策在基層落地。

(三)鄉村聚力,聯合團建,因地制宜組建聯村大黨委

按照地緣相近、鄉俗相通、產業相連、資源互補的原則,引導集體經濟片區、黨建示范帶以及產業鏈上的村級黨組織“抱團”發展,以“大黨委”形式統一管理,有針對性破解農村發展小、弱、散的難題。一是整合資源,需求互補。以區域鄉村旅游、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整體布局等為依托,連片聚合產業鏈上的相關村,整合聯建區域資產資源、生產要素,組建“產業鏈接型”聯村“大黨委”,重點解決農村產業鏈條短、集聚功能弱、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長山峪鎮以扶植項目為契機,統一為10個聯建村規劃、設計了黃米虫蛋雞養殖項目,每個村每年提高集體經濟5萬元。二是典型引領,樣板先行。推行“強村帶弱村”“中心村帶周邊村”,把選好一個領建村、選強一名領頭雁、帶出一批優秀村干部作為片區黨委的重點任務,通過機制聯建、活動聯辦、工作聯推,在每個“聯村黨委”每年集中力量打造1—2個樣板村,並由片區優秀書記開展幫帶活動,積極創建黨建品牌、培育先進典型。今年,以全國先進村、農村人才培訓基地周台子村為中心,新建600平米村史黨建館,進一步發揮周台子范振喜書記的示范帶動作用。三是因地制宜,抱團發展。根據村庄與周邊企業發展、產業關聯度等情況,以聯合團建為紐帶,引導社會資本融入產業規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民就業增收等工作中,將各村“趴窩式”的資金、“小弱散”的產業、“碎片化”的土地等資源,結合村情實際進行整合共享、互補多贏,實現效益最大化,切實破解農村發展資金、項目、技術、人才、經營管理等瓶頸制約問題。

(四)強企帶動,聯盟助建,樹起“黨建+”示范標杆

針對性破解部分村資源要素短缺的發展難題,深入開展村企聯建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推動縣域優質企業黨組織與村級黨組織“一對一”“一對多”結對聯建,構建“以企帶村、以村促企”的發展模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村企結對“布點”。實施“百企幫百村”專項行動,立足鎮村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發展定位,按照“位置鄰近、功能相近”的原則,挑選縣域龍頭企業與村“一對一”結對,建立“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農戶以就業、分紅、流轉土地等方式增收,並通過支部搭台,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助力村級事業發展。二是產業聯盟“連線”。緊盯京郊文旅、健康食品、醫療康養、釩鈦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將產業內分散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優勢資源進一步整合,拓展“黨建+民宿經營”“黨建+中草藥基地”“黨建+農產品銷售”等產業鏈條,打造“黨建+”產業聯盟,形成企業錯位競爭、村企資源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示范片區“擴面”。以金山嶺長城為依托,將長城沿線的偏橋村、古城川村、花樓溝村、缸房村連點成線,集中連片打造金山嶺長城黨建示范區,全力助推鄉村旅游、攝影研學、民宿康養等產業發展。片區內村級黨組織先后被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產業興旺示范引領力百強榜”。

三、工作成效

(一)為干部培養搭建了新平台。通過與報社黨建共建,報社干部為本地基層干部帶來了先進的發展理念和工作思路。比如,報社旗下數字傳播公司黨支部到王家溝村召開結對幫扶座談會,圍繞基層治理、產業升級、項目引進等領域梳理發展思路、疏通堵點難點,指導該村打造回族特色風情示范片區,舉辦“清真美食街”,並通過高端數字傳播平台進行品牌宣傳,有效帶動了民俗特色餐飲產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灤平縣一大批基層干部在報社的聯系指導下“走出去”,學習發達地區的治理經驗和發展模式,並在鄉村振興一線“沉下去”,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和抓落實的能力。去年以來,依托“四聯四建”,49名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赴四川蒙頂山學院參加鄉村振興培訓,其中獲評省級“千名好支書”2人,助推了農村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增收﹔提拔重用鄉村振興一線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28名,農村成為全縣干部干事創業的沃土、拼搏奮進的舞台﹔30名本地媒體行業骨干到人民日報社總部跟班學習,助推了全縣新聞宣傳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為基層黨建探索了新路徑。通過“四聯四建”,統籌推進“黨建共建”與縣域“一區兩線”和美鄉村示范片區建設,將報社駐村幫扶和到村實踐鍛煉的點選在黨建示范片區內,以點帶面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灤平以金山嶺長城為中心,集中力量建設了金山嶺長城黨建示范片區,促進了片區內各村級黨組織工作由“單獨”向“聯動”轉變、產業鏈由“分散”向“聚合”轉變,整合發展採摘、旅游、攝影、康養、休閑於一體的鄉村游產業。同時,將共建的主體由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延伸,並同步向科教文衛等重點行業黨組織拓展,著力打造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全方位的共建格局。共建支部聯合開展紅色研學、特色培訓、消費幫扶、志願服務等活動,形成了“強黨建、辦實事、促振興”的常態化機制。比如,人民日報社旗下金台物業黨支部定期到虎什哈鎮官營子村開展消費幫扶,以優於市場價格現場定購特色農產品,助推農戶穩定增收﹔縣級主要職能部門組建10個特派團,幫助基層解決歷史矛盾隱患、集體經濟發展等突出問題40余件,促進了鄉村和諧穩定發展。

(三)為人才事業提供了新支撐。通過“四聯四建”,2023年以來,灤平縣先后對接京津高校、科研院所20余家,成功落地北京大學思政基地、清華大學遠程教學站、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普通話實習基地、中關村人居環境工程與材料研究院產業化示范基地、河北工業大學大學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中國傳媒大學“普通話標准語音數據庫”等一大批合作項目,為深層次人才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通過“四聯四建”,全力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持續深化縣中醫院與北京中醫醫院合作,加入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專科聯盟,引進多名專家定期來灤授課指導,累計開展手術觀摩41場次,專題培訓10場次,培訓本土醫療人才900余人次。通過“四聯四建”,全面提升縣域鄉土人才培養水平,圍繞特色種植、民宿經營、直播帶貨等新興領域,各級聯建主體聯合開展一系列鄉村振興帶頭人和高素質農民培訓,累計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2000余人次,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撐。

(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報社深入挖掘灤平先進經驗和優勢資源,為各項事業發展有力“發聲”,《中國普通話之鄉—灤平的一張“金名片”》《河北灤平打造“普通話之鄉”品牌》等宣傳報道,有效提升了灤平普通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灤平縣獲得教育部、國家語委頒發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稱號﹔密雲區古北口鎮與灤平縣巴克什營鎮聯合加強長城文物保護,宣傳長城文化資源,促進金山嶺文旅產業蓬勃發展,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長﹔行政審批、發改、人社等重要職能部門與重點產業村結對,聯合開展“服務型支部”創建活動,《審批改革提速度,優質服務加溫度》《厚植科技人才沃土,促進科技、產業、人才深度融合》等系列報道,讓灤平的良好營商環境愈發得到外界認可,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帶資金、帶項目、帶團隊投身灤平建設和發展﹔久財農牧、華朗食品等百余家龍頭企業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種植和民宿產業,真金白銀幫帶村級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持續增加,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有效拓寬。

四、經驗啟示

(一)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工作基礎。在推進“四聯四建”過程中,健全的組織架構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保障。要切實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架構,明確各參與單位的職責和任務,形成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要注重完善制度建設,規范聯建行為,確保具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充分發揮強村、龍頭企業等帶動作用,注重調動所有聯建單位主觀能動性,推動齊心用力、共享紅利。

(二)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在推進“四聯四建”過程中,人才資源、信息資源和物質資源的共享是實現優勢互補的關鍵。要通過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聯建水平﹔要通過加強信息資源的共享,為黨建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拓寬聯建視野﹔要通過加強物質資源的共享,提升村企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聯建實效。

(三)創新工作理念,拓展聯建思路。在推進“四聯四建”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拓展共建思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聯建工作與群眾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鄉村工作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深入調查研究﹔要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真正發揮聯建的幫富、帶富、創富的牽引效應。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