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九小學總支部委員會
2024年07月03日14: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九小學總支部委員會確立“彤心Zhi潤+”黨建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彤心指紅心,忠於革命事業的思想﹔“Zhi”有三層含義,志,立志、志向(立志向),志潤,為百年奮斗目標培養人﹔智,智慧、智能(啟智慧),智潤,利用現代的技術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數智力﹔質,優秀品質、高質量發展(塑品質),“質潤+”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無限可能的發展。黨建品牌的建設賦予了這所建在新時代,成長在《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下的信息化、智能化小學新的教育生命。
一、背景與起因
十九小學現有教學班47個,學生2097人,教師108人,平均年齡34歲,學校黨組織成立於2021年9月,黨員28名,下設黨支部2個。針對新組建的學校、新組建的班子和年輕的教師隊伍,如何貫徹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將黨的建設與學校人才培養、學科發展、隊伍建設深度融合是黨支部建設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做法與經過
一年來,學校黨支部堅持“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理念,著力打造“彤心Zhi潤+”黨建品牌,以“頭雁效應、森林效應、竹根效應”為載體,以深化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推進黨支部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頭雁領航,立規定責塑品質
黨支部班子堅持以“頭雁效應”領航鑄魂,從制度建設入手強化思想引領,注重典型帶動。一是建章立制,規范運行。將建章立制作為黨支部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聚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推行“五步議事工作法”,通過提出議項,分析研判﹔確定議題,提前醞釀﹔召開會議,充分討論﹔發表意見,集體決定﹔交辦執行,監督保障等措施,配套完善規范、約束、激勵三個方面82項具體規章制度,進一步捋順支委會、教代會、校務會職責職能,把學校黨建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保障各項工作協調有序、高效運轉。二是黨建筑基,思想鑄魂。堅持把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作為必修課,常態化抓好政治素質提升,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開展理論學習和紅色教育活動。支部班子成員帶頭組織黨員教師圍繞學校重點工作和發展建設的痛點堵點問題開展交流研討,宣講偉人、教育家、民族英雄的偉大精神,通過三分鐘微黨課,引導全校師生將朴素的情感共鳴上升為理性的道路認同,營造良好學習風氣。三是德為人先,行為示范。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靈魂來抓,深入開展“校長接待日”、師德督導、師德考核,通過簽訂雙承諾書、建立師德師風檔案等舉措,經常性自查自糾,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樹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良好師德形象,實現師德師風“零投訴”。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開展評選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輔導員、我身邊的好老師、最美教師,不斷激勵黨員教師在教學、師德等方面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力求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引導全體教職工從“被感動”到“見行動”。
(二)森林效應,競爭培優集智慧
黨支部注重發揮森林效應,校黨組織書記帶頭結對,集智攻堅破難,大膽探索創新,教育引導黨員教師迎難而上,在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中激發黨員隊伍創先爭優意識。一是集智攻關,提升教研能力。聚焦信息化2.0課題,以“三名工程”“青藍工程”“雙培養工程”為載體,充分發揮全國名校趙紅工室、全省數學名師劉寶平、全市名班主任劉小鳴等8名黨員骨干教師帶頭作用,結成幫扶對子10個,將4名黨員培養成骨干教師、2名骨干教師培養成積極分子,在攻堅克難中促進教師能力提高,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一年來,共開發線上課程969節、節日專題課14節、課前曲系列18個、短課程4節、數學補丁課程3節,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精准切換。同時,學校以賽促研,開展“立智高效課堂 新師卓越啟航”“炫彩青春杯”“樂學杯”等教學競賽,教師在實踐中磨礪,不斷求新求異,形成了“日新”的課堂文化。二是集智創新,改進教學方式。豐實“日新”課程體系,嚴格執行教學常規“四查、三聽、二追蹤、一考核”的管理模式,以監促管,為課程實施提供保障。探索構建“4+X”的校本課程體系,在教育教學中大膽應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破除“填鴨式”教學的被動模式,全面完善學校的辦學理念。創新低段學業評價方式,在1至2年級中大膽嘗試無紙筆測試,創建“五育融合齊發展 立新萌娃趣闖關”主題評價活動,借助游園會的情境創設,將語文、數學等八個學科和習慣養成教育內容融入游戲中,著力培養出具有健康、友愛、向學、情趣、獨立品格的“日新”少年。三是集智破難,加強隊伍建設。針對新老教師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問題,啟動互相學習、競爭、監督、調控機制,把黨小組建在班主任、科任兩個隊伍上,每學期對教師進行黨建教育教學“兩追蹤一考評一總結”的綜合考評,將結果作為教師評優晉級的主要依據,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探索“個體日修、團隊定培、網絡共學、外出訪學”的發展路徑,抓好團隊定培的“長效+短板”式培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在校教師利用網絡向名師學習、參與“千人萬課”研討,不斷汲取最新教育教學經驗,一年以來,共組織各類學習30余次,教師參與學習培訓362人次,引進優秀黨員教師人才2名,不斷完善學校梯隊化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三)竹根效應,愛黨愛國立志向
黨支部堅持竹根效應為黨育才,積極搭建黨建與教學融合平台,聚合資源、聯動聯培,把紅色教育、紅色資源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厚植師生愛黨愛國情感。一是抓實課程育人,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紅色教育貫穿到課堂中,編寫隊史、《童心向黨,百年延安》口袋書、“黨的輝煌歷程”郵票展、紅色家書、東北抗聯英雄故事、100個紅色故事等教材,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升旗儀式、重大節日、紀念日等,定期開展讀紅色書籍、誦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走紅色路線等系列活動,把革命傳統、家國意識、民族情懷等紅色教育要素融入各門課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努力做到讓每個孩子有紅色信仰、紅色情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二是搭建服務平台,深化愛的奉獻。黨支部書記趙紅常講“如果孩子是雛鷹,我們就是他們羽翼下的風”。為更好地搭建學生成長平台,黨支部成立雛鷹志願者服務隊和黨員服務之家,建立起支部與黨員、黨員與群眾、黨員與學生的溝通橋梁,為黨員開展學習交流、服務群眾、家校聯動開辟了新陣地,使黨員服務活動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開展“百師走千家”家訪活動,由學校班子成員帶隊,黨員教師和班主任聯合組隊,在每學期初開展“三走進”活動,即“走進學生家庭、走進學生心靈、走進學生學習”,做到真正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原生成長經歷,一年共走訪學生家庭2012余次,解決實際問題近百件。三是家校聯建共建,凝聚教育合力。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關心和關注,為有效整合社會、學校、家庭三個層面資源,學校大力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育人體系,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協理員”“黨員家長講學”等制度,定期邀請各行業優秀的黨員家長與學校黨支部共同組織法制宣傳、安全教育、心理輔導、反邪教講座等活動,在學生家長中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同時,探索“親子閱讀+師生共讀”模式,開展親子每日閱讀、每周分享、每月共進活動,創建5個“書香家庭”、46個“書香少年”,真正形成教育合力。
三、成效與啟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黨支部堅持黨建與教學共建、共促、共發展,以“彤心Zhi潤+”黨建品牌為依托打造學校高質量發展。黨員教師的政治站位和組織凝聚力進一步提高,黨支部的吸引力和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形成了各年級組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局面﹔學校優先構建完成功能強大的信息數據指揮中心,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尖端技術,將智慧教學系統、智慧訪客系統、智慧安防系統一體貫通,全面革新智慧校園“教—學—管—評—測”應用新生態,成為市級智慧校園建設的標杆。2022年5月成功承辦了黑龍江省中小學管理者高級研修班佳木斯市展示現場會,智慧校園的辦學經驗在會上推廣。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黨支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總結成功經驗並不斷推廣,繼續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