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北豐寧縣:組織精准“筑巢” 黨員首都“安家”

中共豐寧滿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2024年07月03日11: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實施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黨員外出務工經商越來越多,流動性大、流動面廣已成為一種趨勢,如何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確保其先進性作用的發揮,已成為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注重從青年和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加強和改進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據統計,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在外務工經商的流動黨員約3500名,其中在京務工經商的流動黨員約1600名,佔總數的46%。這些黨員長期不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出現流入地“管不著”,流出地“管不了”的現象。基於在京務工黨員學習難、管理難,在京務工群眾靠攏難、入黨難的問題,豐寧縣委組織部創新開展“三找三推,鴻雁回歸”活動,建立豐寧駐京流動黨員黨委,並在北京16個建制區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其中基層黨委7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7個,為在京務工黨員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園”,探索了一條強化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子,促進了家鄉與外地的交流與合作,達成了“服務首都,回饋家鄉”的美好願景。

二、做法成效

(一)建組織,讓流動黨員有歸屬感。積極開展“三找三推,鴻雁回歸”行動,為在京流動黨員筑巢安家。一是“三找”強基明底數。充分發揮鄉(鎮)村黨組織作用,廣泛開展電話聯系、上門走訪,利用豐寧組工公眾號、流動黨員微信群發布《紅色陣地引雁歸、筑巢安家展翅飛——致廣大在京流動黨員的一封信》,通過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我們僅用2個月時間,全覆蓋聯系到在京流動黨員1623名,建立“一村一表、一鎮一冊、一縣一庫”信息台賬和“在京能人”台賬,為我縣鄉村振興事業發展集聚人才力量,共吸納89名在京流動黨員成為村“兩委”后備干部,有效破解村級后備干部儲育難問題。二是“三推”賦能建組織。經縣委常委會批准,由常委部長擔任駐京流動黨員黨委書記,“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採取支部委員支部推、支部書記黨委推、黨委成員縣委推等措施,著力把熱愛黨的工作、組織協調能力強、有影響力、有家鄉情懷的同志推薦到黨組織中來。北京某企業董事長被推薦為黨委專職副書記,並在北京16個建制區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其中基層黨委7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7個,讓流動黨員離家有組織,漂泊有港灣。三是因地制宜建陣地。黨建要抓好,陣地很重要。我們本著“群策群力、節儉務實”的原則,通過租用、共用、企業家無償提供等方式,實現有組織必有陣地。海澱、密雲、大興等地由黨組織書記協調所在單位提供了場地,順義、西城、朝陽等黨組織與當地村或社區達成共建關系,實現了陣地共享、活動共辦。

(二)抓管理,讓流動黨員有認同感。建立機制制度,優化管理服務,努力使流動黨員黨委在管理上找准最大公約數,在服務上構建最大同心圓。一是明確屬性“強定位”。豐寧駐京流動黨員黨委為實質型黨組織,可發展黨員、評先評優、推薦黨代表。截至目前,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8名。有效解決我縣“在京能人”入黨難問題。2023年,駐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被縣評為“十佳”黨建品牌。二是建立機制“強管理”。制定《加強駐京流動黨員管理的意見》《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標准》,每年縣財政列支20萬元作為黨建工作經費﹔按照在冊管理的流動黨員每人每年200元的標准,將活動經費由流出地黨組織劃轉到駐京流動黨員黨組織﹔縣委組織部每月到京指導工作。2024年初,組織16個基層黨組織書記召開抓黨建述職評議會議,並對表現突出的五個黨組織進行表彰。三是創新方式“強武裝”。多種形式開展黨員教育,採取線下集中學、線上雲端學、黨性鍛煉學等方式,強化黨員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去年以來,各黨組織突出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開展集中學習58次。駐京流動黨員黨委打造智慧黨建雲平台,內容涵蓋黨建專欄、工作動態、有聲課堂等,推動流動黨員“掌上”學、“隨時”學、“深入”學。扎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組織黨員赴香山革命紀念館、西柏坡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實地研學10余次,參加流動黨員達到6000多人次,進一步堅定黨員信仰和追求。四是開展活動“強引領”。各基層黨組織每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分赴中央檔案館、承德“萬人坑”遺址、豐寧烈士陵園等地開展活動60余次。

(三)搭平台,讓流動黨員有價值感。搭建流動黨員發揮作用平台,引導流動黨員“帶見識、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業,反哺家鄉,實現價值。一是建立“諫言獻策”平台。制發征求意見表,號召在京流動黨員圍繞家鄉組織建設、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等方面進行建言獻策。目前,已收集意見建議120條,其中28條已轉化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舉措。二是建立“招商引資”平台。充分發揮流動黨員活動范圍廣、經營門路多、獲取信息靈、眼界較開闊等優勢,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引導在外能人返鄉創業。目前,累計引回資金1.2億元。三是建立“志願服務”平台。圍繞“學習新思想、建功新時代”主題,結合安全保衛、衛生城市創建等工作,引導在京流動黨員亮身份、當先鋒。截至目前,設置黨員先鋒崗370個,劃分責任區42個,累計開展志願服務1350人次、做好事實事500多件。四是建立“黨群互助”平台。構建“1+N”黨員群眾互助機制,明確每名流動黨員聯系5名豐寧籍群眾,拓寬就業渠道,引導他們向黨組織靠攏。截至目前,共有1100名流動黨員與務工群眾建立幫帶對子,共繪黨群“同心圓”。

三、經驗探討

(一)要將建強組織作為前提基礎。實踐証明,面對流動黨員數量日趨增多、流動地區日趨廣泛、流動原因日趨復雜的趨勢,單靠流出地和流入地任何一方,都很難真正把流動黨員管住、管活、管好。因此,要按照便於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便於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便於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原則,在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和流動黨組織之間定期研究議事、共商共建制度,明確共管責任,實現共同發力、協調聯動。

(二)要把完善制度作為運行保障。實踐証明,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必須著眼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因此,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持續堅持完善外出報告、經常聯系、定期督導、量化考評、年度考核等制度,形成一套完備而有效的制度體系,把流入地、流出地基層黨組織和流動黨組織核心作用充分激發出來,把各個方面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效能最大化。

(三)要用信息技術作為重要抓手。實踐証明,在京流動黨員工作生活的區域遍布北京市各個城區,區域、行業分散,加之工作生活壓力大、時間緊,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因此,要緊跟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的步伐,充分運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不斷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滿足流動黨員的多樣化需求,有效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組織力、戰斗力。

(四)要把激勵關愛作為必要措施。實踐証明,流動黨員遠離家鄉常年在外活動,本人及其家庭難免會遇到實際困難,如果黨組織沒有及時伸出援手,會使流動黨員缺乏歸屬感。因此,各級黨組織要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健全完善黨內幫扶關懷機制,強化人社、司法、民政、衛生、文化等部門的職責,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就業咨詢、法律維權、醫療保障、文體娛樂等關愛活動,在服務中加強教育管理,增強流動黨員的黨性觀念、組織觀念和歸屬感、責任感。

(五)要把作用發揮作為根本目的。實踐証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成效最終體現在黨員的實際行動上,隻有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融入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之中,才能夠實現組織管理和黨員發揮作用的雙促共進。因此,要著眼構建流動黨員干事創業有舞台、為民服務有陣地、發揮作用有載體、共建共享有平台的工作格局,通過搭建平台、激活陣地、創新載體等方式,激發廣大流動黨員亮身份、比奉獻、樹形象,切實增強流動黨員的“榮譽感”“成就感”。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