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向著更輝煌的明天進發!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零三周年

光明日報社論

2024年07月01日08:02    來源:光明日報

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103歲生日!

103年的砥礪拼搏,103年的奮楫篤行,讓今天這個日子顯得是那樣的與眾不同——

剛剛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傳出的喜訊,哪一項不令世人驚羨?“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斗者”號探秘萬米深海,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務……

放眼尋常生活,又有哪一個變化不令我們激情滿懷?當井岡山茅坪鎮神山村的石板路“變”成了柏油路、農家樂“戴”上了霓虹燈,當“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林草豐茂、米糧滿川,當放暑假的學子乘坐“復興號”風馳電掣暢游神州,當我們手指輕觸體味5G網絡帶來的那份快感……

每一寸土地都蓄積著向上的力量,每一幀畫面都充溢著向前的豪情。撫今追昔,誰人能不感慨萬千!鑒往知來,誰人能不心潮澎湃!

我們曾經是那樣的羸弱不堪:西方列強架起幾門大炮,就能讓四萬萬的我們束手無策。

翻開近代史,處處是兵燹戰火和流離失所。盡管不少仁人志士曾奔走呼號,然而換來的是一次次失敗、一聲聲徒喚奈何!

正是上海石庫門小樓裡亮起的燈光,點亮了民族的希望﹔正是那隻從浙江嘉興南湖駛出的小船,最終掀起了翻江倒海的巨浪!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毛澤東同志的這句庄嚴宣告,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傲然挺立的脊梁。

對一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的民族而言,別說富強,連“吃飯”都曾經是那樣的難!翻遍史冊,到處寫滿的是餓殍和飢荒。“誰來養活中國”,一度成為世界性難題。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將傳統農業發展為現代農業,我們才有了創“連年豐稔”的能力、端“中國飯碗”的底氣!

其實,何止是“吃飽”“吃好”!你瞧:茅草屋、土坯房早被窗明幾淨的樓房替代﹔刀耕火種的邊寨,無人機在施肥、旋耕機翻起了泥浪﹔泥土路、綠皮車與“黑灰藍”走進歷史,高速路、大郵輪與“酷炫風”成為日常﹔曾經連釘子、火柴都冠以“洋”字的中國,用一個又一個“第一”,徹底改變了山河故國的品相。

歷史一次一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

當前,中國正處於“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階段。“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走自己的道路。

中國何其大!一個國家的人口就相當於2個歐洲﹔

中國何其大!一個國家的疆域就橫跨5個時區﹔

…………

要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唯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擔此大任。

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現代化任務裡,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結構轉型同步、跨越式發展和發展階段疊加、工業化和信息化考驗兩步合成一步、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必須實現雙贏。

的確,唯有我們黨有這樣強有力的凝聚力和組織力,能將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辯証統一。

征途中的每一次抵達,亦是新的出發踩在腳下的每一級台階——

盡管我們實現了“嫦娥奔月”“龍宮探寶”,但是,尚有許多關鍵技術的“卡脖子”難題有待破解﹔盡管我們實現了全民的小康,但是,民生、城鄉、地區、民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學思踐悟。此外,“制造”向“創造”的轉型、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實施、生態與發展的和諧、民主與法治的共彰,哪一樁不需要我們胼手胝足?!

走過了萬水千山,遠眺前方,還有道道關隘需要跨越……

無論有多少個“臘子口”“婁山關”,中國共產黨103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心有所向,路必不遠。

穿越歷史風雲,我們的信仰從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半分,我們的偉大夢想從未因險阻的出現而稍有黯淡。

88年前,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深情傾訴:“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我們堅信: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到處充盈著創造活力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高度實現人民整體福祉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民風淳厚、精神富有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國強、民富、文盛兼備的社會!

這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