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黑龍江省虎林市: 黨建引領固本強基 鄉村治理聚能提級

2024年06月24日08:51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黑龍江省虎林市以鄉村治理試點縣創建為機遇,突出黨建引領,扎實推進鄉村治理工作,通過紅網強基工程、村民議事協商、積分制管理等工作舉措,以黨建引領固本強基,撬動鄉村治理“精耕細治”,努力打造鄉村有活力、治理出實效、群眾得實惠的鄉村善治樣板。

織密“一張網” 辦好“萬家事”

“大爺,藥買回來給你放桌子上了。這冬天搭的保溫棚還沒拆呢,你不用出來了,這點兒活兒我倆一會兒就干完了。”珍寶島鄉永和村網格員侯曉春、劉恆軍剛一進村民李桂君家院子,就風風火火地忙碌起來。

“孩子都外出打工,我腿腳不好,出門買藥不方便,網格員小侯、小劉經常來看我,幫我收拾院子、買生活用品,真是有啥麻煩事都幫著解決!”說起網格員,李桂君不停地感慨。

虎林市通過構建“黨建+三治+網格”治理格局,切實將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工作優勢。制發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服務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實施方案,以“方便群眾、便於管理、全面覆蓋、動態調整”為原則,以70戶為一個網格標准,劃分農村網格275個,按照“1+N”模式配備專業網格員128人、專職網格員275人、兼職網格員781人,覆蓋居民1.59萬戶﹔規范網格員負責的53項具體任務清單,將綜治、黨建、消防、安全生產等工作嵌在網格,建立專職網格員考評機制,每月評比紅旗網格員,推動基層治理長效常治。

虎林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採用信息化手段,在全市11個鄉鎮建立網格協調指揮中心,實行跟蹤回訪機制,提升網格治理能力。通過在線信息收集、部門協同處置、結果跟蹤反饋,推動“哨源”更廣、“應哨”高效、“辦哨”更實,逐步形成“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組織督哨”閉環工作機制。年初以來,各相關部門協助處理基礎設施改善、醫療養老報銷等急難愁盼事項77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議事“小庭院” 搭起“連心橋”

“鄉裡要求打造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大家說說需要提供哪些服務?配些什麼設備?”黃昏時分,阿北鄉阿北村廣場涼亭裡,阿北村黨支部書記金昌義公布了當天“夜話鄉村”的主題。

“綜治和黨群業務逐漸增多,一台電腦不夠用了。”“配個音響吧,以前跳舞排練節目總用手機外放,聽不清啊。”“飲水機、椅子都配上,這樣村民聊天娛樂有地方,也願意來!”村民和村干部熱烈地討論著,到村任職大學生何曉宇快速地記錄,第二天聯系設計公司形成了設計稿,如今阿北村黨群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

虎林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有效路徑,在借鑒阿北村“夜話鄉村”村民自治模式基礎上,充分利用涼亭長廊、黨員農家小院等地,打造“議事小院”67處、議事長廊35處,把議事陣地搬到群眾身邊,最大限度組織發動群眾參與決策,變“為民做主”為“讓民做主”。

“以前和村干部反映問題效率不高,‘庭院說事’這種形式出來以后,村民可以通過聊天反映困難、商量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同時,我們和村干部的關系也拉近了。”村民關天文說。

通過群眾說事、民主議事、合力干事相結合的“庭院說事”議事活動,將鄉村治理觸角延伸到農家院落,切實解決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的難題。年初以來,虎林市有效解決“發展要事、民生實事、問題難事”164件,充分調動黨員群眾參與村務治理的熱情,激發鄉村善治新動能。

巧用“小積分” 引領“新鄉風”

去年一年,偉光鄉幸福村村民董建國過得充實,收拾庭院、化解鄰裡矛盾、積極參加村屯重大活動會議……“參與義務勞動、保持環境衛生,就能獲得積分,如果損壞公共設施、擾亂社會治安將大幅扣分,根據積分排名,前4名給床墊子,5~10名給毛毯,今年開始還要給村民分紅,大家主動參與村屯治理的積極性大大提升,鄉風文明也明顯轉變了。”在幸福村“積分超市”內,剛兌換完床墊子的董建國說。

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屯治理,發揮村規民約激勵約束作用,虎林市積極探索“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機制,通過制發《虎林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積分制實施方案(試行)》,以積分量化的形式將積分獎勵與村民日常表現聯系起來,實行加減結合原則,有效培育廣大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為鄉村基層治理蓄力賦能。

寶東鎮聯義村黨支部書記李紅彬說:“積分制推進了村規民約落地,兌出了文明新風,要想持續推動移風易俗,這些哪夠?還要給些物質上的獎勵。”

在“村規民約+積分制”的基礎上,虎林市將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將積分與“文明家庭”“美麗家園示范戶”等評選活動挂鉤,累計選育文明家庭35戶、美麗家園示范庭院27戶,以發放標識牌的形式,調動村民從基層治理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和受益者,激發了村民積極進取的內生動力。

現如今,虎林市聚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不斷探索治理新機制,破解鄉村治理難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村民參與”的鄉村善治之路,打造了和美鄉村的“虎林樣板”。(於曉霞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岳海興)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