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太倉市委組織部
2024年06月06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企業是產業轉型和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近年來,江蘇省太倉市緊扣企業發展需求,錨定“最優營商環境”,全面打響“暖商護商 黨建惠企”特色品牌,著力推動政策、資源、項目、技術、人才向企業集聚,通過“黨建實、組織強、服務優”來帶動“企業興、產業旺、發展好”,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經濟突破攀升的發展優勢。
一、背景
太倉沿江臨滬近海,是一座產業興旺的港口城市,也是享譽全球的“德企之鄉”。全市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2萬多家,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現代物貿產業均突破千億,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持續壯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滿足企業對政務服務、產業配套、資源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面增強企業和產業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成為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亟需破解的新命題。
為此,太倉市著眼企業所需,全面打響“暖商護商 黨建惠企”特色品牌,持續用黨建溫度助燃發展熱度,2022年啟動“暖商護商 黨建惠企”專項行動,把黨建作為密切政企關系、推動產業合作、加快科技賦能的“紅色紐帶”,為企業提供更暖心、更給力的服務保障﹔2023年實施“海棠花紅 暖商護商”黨建惠企服務先鋒行動,進一步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服務、保障作用﹔2024年開展“海棠紅 太舒心”黨建惠企服務先鋒行動,持續健全“黨建親商、黨建引商、黨建護商”的工作機制,以黨建惠企“紅色引擎”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太倉市錨定“提升‘兩個覆蓋’質量、提升惠企服務效能、提升企業滿意度”三個目標,通過實施“挂鉤聯系在惠企一線、組織覆蓋在惠企一線、平台服務在惠企一線、保障發展在惠企一線”四項具體行動,全力打造企業敢干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
(一)全方位挂鉤聯系,沉鏈入企“摸實情、辦實事”
堅持把健全挂鉤聯系制度作為黨建惠企的核心環節,推動黨員干部、專業人才深入企業一線問需服務,變“企業上門”為“上門企業”。
一是推動領導干部帶頭走訪。建立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和機關黨組織“1+3”挂鉤機制,每名市領導定向挂鉤聯系30家重點企業,定期到企業一線把脈問診、現場辦公,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每家機關單位常態化挂鉤聯系3家科技創新強、發展前景好的潛力型企業,通過持續走訪交流、宣傳政策、收集訴求,推動惠企政策和惠企項目精准落實。
二是組建紅色引航員隊伍。踐行“一線服務”理念,從市、鎮(區、街道)機關單位中遴選有經驗、有沖勁、有干勁的優秀黨員225名,組建“紅色引航員”隊伍,常態化開展“服務上門”活動,“一對一”“面對面”提供政策宣講、業務指導、職工招聘等“保姆式”服務,發揮黨組織優勢快速協調解決日常走訪中的部分急難問題。
三是實施“行業惠企”專項行動。針對財稅、法務、政策等企業重點需求,充分發揮行業黨建引領帶動作用,開展律師、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四師”黨員挂鉤志願服務活動,組建行業惠企“幫幫團”,以“一團一園區”包干服務模式深入產業園區,為各類企業提供法律體檢、財務支持、稅費指導等10余項服務,增強企業風險防范能力。
(二)全鏈條織密組織,強基固本“破壁壘、暢循環”
把嚴密組織體系作為黨建惠企的有效抓手,將黨組織觸角延伸至企業、車間、班組一線,發揮黨組織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優勢互補作用,暢通產業“內循環”,讓企業抱團發展更緊。
一是建強功能型黨委。以發改、工信、科技等職能部門為牽引,組建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現代物貿、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文化旅游功能型產業鏈黨委6個,打造以1家行業黨委為主導、1家頭部企業為中心、N家上下游企業為支撐的“1+1+N”產業鏈黨建模式,構建黨委抓總、鏈主帶動、成員聯動的工作體系。
二是打造耦合型聯盟。根據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發展需要,成立長三角汽車行業黨建聯盟、太倉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黨建聯盟等一批產業集群黨建聯盟,高效鏈接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知名高校等資源,常態化開展支部結對、研發結對、購銷結對等活動,推動產業“內循環”擴能增效。
三是組建攻堅型支部。圍繞企業發展需要,在攻堅一線、崗位前沿廣泛設立“行動支部”,廣泛開展“三亮三爭”、“立足崗位作貢獻”、“攻堅先鋒”遴選等活動,引導黨員亮形象、亮身份、亮承諾,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充分體現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力。
(三)全周期建強平台,閉環思維“優服務、解難題”
堅持把做優服務載體平台作為黨建惠企的關鍵保障,通過理順關系、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不斷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
一是打造“一站式”服務中心。以中小企業服務為重點,精心打造實體化、一站式的企業服務中心,開設綜合、人才、金融、知識產權等8個專業化服務窗口,設立益企服務熱線,打造“太倉市企業服務總入口”一站四端口線上服務矩陣,20多家涉企服務部門領導干部每周開展輪值服務,做到企業急難愁盼“一門進、一門清”。
二是建設“家門口”服務陣地。緊盯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航空產業園等企業集聚的產業園區,建設“企業門口”的黨群服務中心、海棠企業驛站,定期舉辦產業鏈供需對接會、科創項目融資路演、惠企政策宣講會等活動,形成惠企“15分鐘服務圈”,打通“惠企服務”的“最后一米”。
三是上線“閉環化”服務平台。以訴求解決為關鍵,整合“太倉市企業服務總入口”“12345聯動平台”服務功能,打造“黨建惠企服務先鋒行動”線上平台,構建企業訴求“發現上報—協調辦理—督辦落實—反饋評價—流程再造”閉環體系,實現企業訴求24小時內響應、5個工作日內答復。
(四)全要素保障發展,精准施策“疏堵點、消痛點”
堅持把要素保障作為黨建惠企的硬核支撐,聚焦企業用地、融資、用工等最關心、最關注的領域,精准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助力企業持續發展壯大。
一是全力破解企業用地難。針對企業用地難問題,實施土地資源“紅色賦能”行動,推出“標准地+雙信地+定制地”供地模式,政府提供“地上淨、地下淨、權屬淨”的“三淨地”,並最快實現“成交即發証、交地即開工、竣工即登記”﹔企業以“合同+協議”的模式,根據政府設置的投資強度、開竣工時間、畝均稅收等指標,承諾做好按照土地出讓合同、“雙信”協議以及規劃設計要求進行項目開發建設。
二是全力破解企業融資難。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一方面聚焦信貸融資端,積極推行“婁城貸”等政府增信產品,設立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通過“見貸即保”和“見保速貸”,為企業提供低利率、高效率的信貸服務﹔另一方面聚焦股權融資端,以黨組織為紐帶常態化舉辦投融資路演,發揮5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杠杆作用,為企業引入“金融活水”。
三是全力破解企業用工難。針對企業用工難問題,實施“紅色工匠”培育工程,建立“紅色工匠師資庫”,通過“學校+企業”雙主體、“學生+學徒”雙身份、“教師+師傅”雙師資、“教室+車間”雙場景、“理論+實踐”雙課程、“素質+技能”雙評價的“六雙”模式,為企業“訂單培養”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
三、工作成效
近年來,太倉市持續深化“暖商護商 黨建惠企”特色品牌建設,一招不讓強組織、優服務、聚資源、興產業,“兩個覆蓋”水平全面提升、政策支撐持續強化、企業服務不斷升溫,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地區發展特色和競爭優勢更加鮮明。
(一)推動了惠企政策一鍵直達、免申即享。通過整合各涉企單位黨組織資源,制定完善了“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充分發揮了線上企業服務總入口平台政策項目庫作用,2022年以來,匯集各類惠企政策超2萬條,服務企業超74萬家次﹔分層分類匯編政策清單20類,申報服務項目83項,集成16個政策項目申報系統,6868家次企業享受在線一鍵申報﹔梳理39類170個“免申即享”榮譽類獎勵,惠及企業超2880家次,累計兌付各級惠企政策獎勵資金超3.3億元。
(二)推動了企業訴求一兜到底、快速解決。通過實施黨建惠企服務先鋒行動,健全黨建惠企“1+3”挂鉤聯系機制以及領導干部、紅色引航員“雙服務”制度,各級黨員干部累計走訪企業3296家,收集問題826個,推動解決招才用工、供需對接、信貸融資等問題713個,並根據實際需要為企業量身定制技術技能人才超2400名、授信超5000億元、供地超2600畝。
(三)推動了產業供需一鏈暢通、高效對接。以黨組織為紐帶搭建企業供需對接平台,構建太倉本地產業供需“內循環”網絡,打造了線上“工業品供需對接超市”,征集發布本土信息近800條,舉辦“益企強鏈 供需賦能”對接活動30場,幫助企業更好融入產業鏈供應鏈。舉辦“民企走進德企”“專精特新企業與隱形冠軍企業對話會”等活動,推動超600家民企與德企形成產業融合。
(四)推動了企業成長一路呵護、舒心無憂。通過把黨建資源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穩中向好。2023年全市1265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212.26億元,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3.72件,擁有1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功入圍國家創新型示范縣(市)建設名單,位列科技創新縣域百強第二,蟬聯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榜首。
四、經驗啟示
實踐証明,黨建惠企關鍵要牢固樹立“客戶思維”、注重“用戶體驗”,切實把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轉化為服務企業的強勁動力,讓惠企溫度可感可知、惠企力度見行見效,最終推動企業與城市同發展、共成長。
(一)黨建惠企必須夯實基層基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太倉市突出黨建賦能,以產業鏈黨委為牽引,持續嚴密組織體系,通過組建機關行動支部、行業協會行動支部和紅色引航員隊伍下沉服務,黨建惠企質效不斷提升。實踐証明,黨的領導是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証,隻有抓牢黨建“牛鼻子”,才能切實將黨組織的“引領力”轉化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向心力”和促進企業發展的“推動力”。
(二)黨建惠企必須堅持需求導向。一個地方的發展有自己的賽道,一個企業的成長有自己的特點,做好企業服務,前提是精准對接企業需求。太倉市實施“海棠花紅 暖商護商”黨建惠企服務先鋒行動,第一步就是深入企業一線,將企業實際需求了解清、收集好,以問題導向推動惠企政策和惠企項目精准落地。實踐証明,做好惠企服務必須靠前服務、問需於企,從過去的政府“有什麼、給什麼”轉變為現在企業“要什麼、給什麼”,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應”。
(三)黨建惠企必須注重資源整合。企業發展離不開各類資源的持續導入,惠企服務需要各個部門和單位的通力配合。太倉市高度重視黨建惠企平台建設,創新建設市級企業服務中心,充分整合服務資源,全面提升服務效能,打通企業服務的難點堵點。實踐証明,隻有主動整合資源、打破部門壁壘,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審批、一體化服務,推動人才、資本、土地、技術等各類關鍵核心要素向企業流動,才能讓企業舒心發展、讓企業家滿意點贊。
(四)黨建惠企必須強化融合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黨建工作隻有帶動了企業發展,才能惠企心、得人心。太倉市樹牢“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常態化開展不同領域黨組織聯建共建,以黨建為橋梁紐帶推動了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校、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催生了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實踐証明,隻有促進企業聯動、融合發展,建設“黨建+產業”發展共同體,才能化“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減少區域內企業競爭消耗,推動政產學研金深度融合,從而產出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相關專題 |
· 第七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