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林蔚
2024年06月06日07: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救災和物資保障司(以下簡稱“救災司”)立即進入應急狀態,當日值班人員迅速聯系災區基層災害信息員了解震情災情。
0時17分,有關同志隨即趕到國家應急指揮總部參與應急處置應對﹔
0時45分,經緊急對接,溝通了解物資需求,及時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司局做好調撥中央救災物資准備﹔
1時21分,召開救災司工作會議,宣布成立災情組、物資組、救災組三個工作組,明確任務分工,作出具體部署……
災情就是命令,危難方顯擔當。救災司承擔著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中央救災款物的管理、分配、監督使用,以及自然災害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和擬訂應急物資儲備需求計劃,組織協調重要應急物資儲備、調運、緊急配送等任務。
去年以來,在應急管理部統籌部署下,救災司積極履職盡責,及時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19次,協調財政部門緊急下撥生活救助方向中央救災資金81.1億元,會同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79.6萬件,均在30分鐘內完成物資調撥審批手續,首批物資最快6小時運抵災區,跨省份調運24小時運抵災區,實現了中央救災物資快速高效的“半日達、當日達、隔日達”,為有力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救災救助工作,事關災區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要把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及時送到廣大受災群眾手中,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化理論武裝、強化使命擔當,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救災司黨支部書記、司長陳勝說。
救災司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全司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用力,在筑牢戰斗堡壘上持續用力。
講政治是具體的,要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救災司推動印發《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十四五”應急物資保障規劃》等7份政策文件,打造科學完備的救災和物資保障制度體系﹔推動修訂完善《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調查制度》《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調查制度》,健全救災資金快速預撥機制,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及時有效安置和救助﹔在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布局方面,根據東部地區台風、洪澇等災害形勢以及西部地區地震風險等,統籌謀劃、系統研究,推動中央救災物資向地市級前置儲備,增強地區應對災害風險能力。
“救災司40歲以下黨員佔比將近70%,我們抓牢青年干部這一重點,教育引導青年干部擰緊思想的‘總開關’,練就擔當的‘鐵肩膀’。”救災司黨支部紀檢委員、副司長來紅州說。
深入實施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通過司領導輔導講授、青年干部輪流領學、定期集中研讀、與兄弟司局聯學等,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常態化﹔打造青年論壇品牌,青年干部登上論壇匯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體會﹔動員青年干部利用春節假期等時間節點,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國情社情調研,形成一批高質量調研報告……
學中干,干中學。救災司黨支部研究制定《關於黨員干部緊急到崗及深入一線參與處置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幾點要求》《關於加強和改進“七下八上”期間救災工作有關要求》,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服務在一線、戰斗在一線、建功在一線。
去年8月初,在黑龍江尚志市、五常市,參與一線救災﹔去年9月上中旬,赴吉林舒蘭市、榆樹市,調研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和受災群眾過渡期安置工作﹔去年11月下旬、今年1月上旬,赴陝西、四川、山西、內蒙古等地,調研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情況……這是救災司一名年輕黨員的一線軌跡。
2023年,救災司先后派出20余個工作組趕赴災區、深入一線,實地查看災情,面對面開展救助政策宣講和現場培訓,指導各地累計轉移安置受災群眾300余萬人次。
聚焦受災群眾所需所盼,救災司及時總結梳理救災物資保障工作經驗,多次組織黨員干部赴災區實地了解群眾需求,並開展中央救災物資選型調研,將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結合特殊群體需要,有針對性增加兒童款防寒服、多用途家庭照明設備、新型取暖爐儲備,並通過社會儲備協同增加暖寶、應急自熱食品等,不斷提升中央救災物資保障質量,用心用情解決好受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6日 0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