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學會用好群眾語言(一線行走)

朱 磊

2024年06月05日07: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基層干部學會放下身段,用好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找准質朴實用的方式方法,才能為群眾辦成實事、辦好實事

“天上哪會掉餡餅,餡餅裡面有陷阱。”……打開短視頻平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鳴山鄉馬澗社區居委會主任袁玉英,正用方言、土話把最新的政策講給大家聽。

這些年,有感於越來越多村民喜歡看短視頻,袁玉英冒出了通過短視頻宣講政策的想法。起初,馬澗社區黨支部書記程萬樣不以為然:講政策,大喇叭天天有,一個短視頻有啥用?

袁玉英性格豪爽,做事雷厲風行。沒想到,短視頻做出來后,人氣越來越旺,還圈了不少外地粉絲。

前段時間,馬澗社區大田洲自然村要對污水處理管道進行改造升級。為了群眾出行方便,村裡決定利用這次機會拓寬道路,但要佔用村民李彩紅家部分房屋地基。袁玉英拉著李彩紅拉家常、講道理,又將李彩紅的訴求反映到村裡。幾天時間下來,李彩紅點了頭,工程順利進行。

社區干部們討論短視頻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程萬樣則想得更深一步:為什麼袁玉英的視頻這麼火?最終得出結論——越接地氣越有人氣。用大白話,講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方法上,都盡最大努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有了這個心得,程萬樣帶著社區干部走街串巷,不浮於表面、不流於形式,真正了解群眾切身需求。有人提出希望能就近便宜理發,社區就想辦法協調專業理發師,開設了便民理發所,每次隻收取一元錢﹔有人希望有個喝茶聊天的地方,社區就專門開辟了一間茶室,供大家休閑娛樂﹔有人希望有個健身場所,社區便修葺廢棄校舍,購買健身器材……“過去我們也為群眾做了不少事,但效果不太理想,現在想想,是因為沒有做到群眾心坎上。”程萬樣說。

如今,居民們會主動上門找程萬樣拉家常、說訴求。不久前,一些老人反映:如果居委會幫我們把荒地開墾出來,我們可以幾年不收租金。程萬樣立刻行動,通過社區兩委會議及全體黨員大會,和4個自然村簽訂了5年協議,共計開墾荒地70畝,並與相關公司簽訂收購協議,種植優質紅薯,今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7萬元左右。

在基層工作,最忌諱高高在上、自說自話。不論是與群眾溝通交流,還是推動工作,基層干部學會放下身段,用好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找准質朴實用的方式方法,才能為群眾辦成實事、辦好實事。

(作者為本報江西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5日 11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