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福建羅源縣:創新“三合”模式 筑牢黨群服務“連心橋”

中共羅源縣委組織部

2024年06月03日17: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完善自助服務設施,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黨群服務中心是基層黨建的“物化”依托,也是服務黨員群眾的主陣地、保障改善民生的最前沿,對於新時代全面鞏固基層黨建、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引領促進基層治理都具有重大作用。

福建省羅源縣位於福建東部沿海,面積1187平方公裡,共有11個鄉鎮、189個行政村和13個社區,戶籍人口26.4萬人,是福建省畬族主要聚居區和老區重點縣之一。近年來,在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過程中,逐漸出現部分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不夠高、跟不上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基層治理難度較大等情況,這對抓好基層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為此,羅源縣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優勢,聚焦基層“供給側”,瞄准群眾“需求端”,全面推進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著力以“服務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統籌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互聯互通、務實管用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黨群連心、鄰裡和諧、守望相助的溫馨家園,努力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做法與成效

(一)突出規范整合,建強陣地樞紐。把標准定出來。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規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管理、使用的通知》,細化提出“三個嚴格”“四個加強”“五個規范”“五個發揮”等4大類17項具體要求,進一步統一建設標准、規范建設流程。以“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為目標,全面整合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級辦公場所、村級診所等現有公共空間,實現合署辦公、資源集中、優勢共享的“多中心合一”建設。把資源用起來。實施“基層黨群服務中心規范提升行動”,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准推進建設。針對部分黨群服務中心位置偏、樓層高、場所分散、設施老舊等問題,“一村(社)一策”研究解決方案。統籌多方資源,靈活採取回收、置換、轉租等多樣化方式,將2個縣直部門、9個鄉鎮部門的10處房產、近6700平方米用房協調移交給村(社區)管理使用。強化要素保障,累計下撥黨費、黨建工作經費等300多萬元,撬動各級資金近2000萬元,共同投入改造提升項目。把管理沉下去。堅持統一、規范、精簡,加強內外部挂牌管理,全面開展村級組織牌匾清理及規范挂牌專項整治行動,明確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外部隻懸挂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黨群服務中心等6類規定標識,內部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懸挂簡明標牌,累計整改村級組織牌匾懸挂850余處,清理規范上牆制度2300多項,切實提升黨群服務中心的良好形象和管理水平。

(二)突出供需契合,拓展功能定位。發揮教育管理的政治功能。堅持以縣級黨群服務中心為“大腦中樞”、11個鄉鎮黨群服務中心為“龍頭引領”,牽引帶動202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構建形成上下聯動、一體發展的黨群服務體系。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等紅色主題活動,定期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引導廣大基層黨員進一步接受紅色教育、強化黨性錘煉。完善高效利民的基本功能。將便民服務功能延伸到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加快推進“五級十五同”標准化事項發布工作,將勞動保障、就業服務、計劃生育、民政服務等量大面廣的100余項高頻民生事項全部納入窗口受理,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AB崗位制、窗口無否決權制等12項服務機制,每年度舉辦基層黨群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培訓班,多維度提升服務規范化水平。開發“數字鄉村”“智慧社區”“市民隨手拍”等各類智能平台,為黨群服務中心提供精准化數據支撐。起步村黨群服務中心運用“村民說事”平台及時發布村內重大事項和服務動態,收集村民關於文化保護、環境改善等意見建議30余件,有效推進起步鎮集鎮環境整治工作。打造集約便民的服務場所。按照功能明晰、服務集成、承載有效原則,合理劃分服務大廳、辦公區、會議培訓區、綜合服務室、便民活動區等功能區,融合搭建“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黨群幫扶心願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13個黨群聯系平台,升級配置紅色圖書角、民情聯系點、近鄰驛站等21種特色服務載體,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五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設“四點半學校”“周末學吧”等育幼平台,組建“黨員愛心護學隊”,有效填補學齡兒童放學后的“真空時間”。

(三)突出資源聚合,打造服務矩陣。把握“解決問題”的結合點。堅持以黨組織為核心,深化運用“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挖掘“榕樹下”“厝裡攀講”等特色黨群服務機制,打造鄰裡議事亭、鄰裡話坊等協商場所,定期召開圓桌議事會、板凳攀講會、鄰裡茶話會等議事活動,及時了解民情民聲,變被動接訪服務為主動上門服務,推動“話”解停車困難、設施老化、扶貧助困等鄰裡大小事。霍口畬族鄉黨群服務中心積極呼應霍口水庫搬遷村群眾“臨時村部離居住地較遠,辦事有困難”的訴求,通過實地考察、走訪入戶、會議協商等辦法,在群眾密集居住地建設“霍口庫區移民安置黨群服務中心”,以“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滿足群眾日常辦事需求。找准“結對共建”的切入點。持續深化“雙向報到、結對共建”工作,構建多方協作機制,安排9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96個村黨組織結對幫扶,組織64個縣直單位、15個中小學校與13個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推動力量在基層匯聚、資源向基層傾斜。全面發動在職黨員干部職工到居住社區和共建社區“雙報到”、到居住小區黨支部和小區志願服務隊“雙報到”,累計參與上門代辦、政策咨詢、義務服務等志願服務活動4200多場,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670多個。錨定“暖心為民”的需求點。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活動站等場所,成立離退休干部黨員黨建工作室9個,精心打造“小區微黨校”4個,組建紅色送學服務專班,累計開展結對助學、定期補學、入戶講學等活動24場,服務黨員群眾320余人次,以先鋒力量搭建起“黨群連心橋”。在社區“近鄰驛站”為外賣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免費提供飲用水、休息區、手機充電等12項暖心服務,將暖心服務傳遞至鄰裡生活方方面面。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創設長者食堂3家,為轄區內有需求的居家老人提供食品加工、集中用餐和入戶送餐等特色服務,有效提升黨群服務中心的社會服務能力和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三、經驗與啟示

一是要明確目標,精准定位。黨群服務中心是團結引領群眾的政治中心、宣傳教育群眾的文化中心、聯系服務群眾的便民中心,要精准目標定位,明確服務對象,聚焦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分層分類設置服務中心的黨建服務、辦公辦事、關愛幫扶等功能,因地制宜劃分服務大廳、辦公區、便民活動區等空間布局,完善服務信息公開、延時錯時服務、“一站式”服務等制度,全面加強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建設,使之真正成為黨員群眾“生活離不開、情感離不開、心理離不開”的精神家園,成為凝聚共識、凝聚人氣、凝聚心力的場所。

二是要聚焦需求,服務到位。建好用活黨群服務中心是增強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重要途徑,是提高為民服務能力的有效方法,其建設重點不在於建筑是否“高大上”,而在於服務是否“精細微”。要以提高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水平為重點,創新專業化、多元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針對轄區不同群體、不同需求、不同角色“定向”提供特色服務,讓功能區各盡其用﹔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活動,讓黨員群眾願意進來、留得下來、還想再來﹔通過鏈接各類社會資源,經常性開展獨具特色的服務活動,並提供配套跟蹤服務,真正讓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貼心服務,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三是要整合資源,建強隊伍。隻有調動各方面資源力量,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基層黨群服務中心才能真正建好用好,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才能穩固。要建立完善居民自治、議事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等機制,把各級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力量凝聚起來,共同參與黨群服務中心的管理服務。要積極整合本轄區專業技術人才、“兩代表一委員”等各種服務資源,有機聯結機關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等社會資源,大力招聘“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一懂兩會”城市基層黨建專職工作者,通過社會招募、自願參與等方式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伍,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各類組織,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社會各類群體,進一步充實壯大黨群服務中心力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等納入黨群服務中心志願服務隊伍,提高服務基層水平和應急保障能力,使黨群服務中心發揮最大服務效能。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