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重慶雲陽開展“多跨聯建”

協同謀發展 抱團促振興

2024年05月28日08:0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本報雲陽訊 (通訊員 張排發 周義博 謝茜茜)“我們把15個村黨組織劃分成5個片區,分別發展電站配套產業、種養殖業等,在片區黨委主導下抱團發展,去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581.97萬元,同比增長27.6%。”近日,重慶市雲陽縣高陽鎮組織委員劉英自豪地說。

為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資源分散、力量薄弱、產業短缺等難題,破解“弱村起步難、強村突破難”瓶頸,近些年來,雲陽縣大力開展“多跨聯建”,創新黨建聯建模式、運行機制、支撐保障,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強村富民發展優勢,推動鄉村振興提檔升級。2023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1.89億元,同比增長36%,10萬元以上村佔96%。

村村聯建,共筑發展鏈。探索推行跨村黨建聯建,由鄉鎮黨委牽頭負責,按照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原則,組織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業緣相融的村(社區)黨組織簽訂聯建協議,每3—5個村(社區)為1個片區,全縣447個涉農村(社區)劃分為93個片區,分別成立片區黨委,為促進片區內協同發展提供組織保障。片區黨委實行輪值書記制度,輪值書記在聯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產生,輪值期為1年,負責牽頭謀劃片區年度發展目標、組織實施黨建聯建協同發展項目,鄉鎮黨委對輪值書記開展季度績效考評、年度述職評議,評議結果納入年終考核。建立片區協同發展機制,片區黨委組織成員村(社區)聯合創業,全縣范圍內成立強村公司97個,向上爭取鄉鎮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領域重點項目,向外積極招引多元化富民產業,對接成員單位需求清單、片區資源清單,形成抱團發展、優勢互補的聯建項目清單,以項目實施為抓手推動片區協同發展,全年引進返鄉創業項目147個、協議資金21.5億元。

村企聯建,夯實產業鏈。實施“村企結對聯建·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立足企業稟賦、村(社區)實際,按照自願組合、統籌結對原則,採取“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合作模式,推動597家企業與涉農村(社區)簽署結對聯建協議,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引導企業聯農生產,通過注資聯營、訂單生產、托養托管、保價收購等多種途徑,與村集體、農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目前已帶動4.3萬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激活撂荒地2.1萬畝,促使閑置農房盤活利用率提升13%,村集體增收2300萬余元。深化產業鏈黨建聯建機制,以鏈主企業為核心,將鏈上企業、村(社區)一體納入,組建中藥材等產業鏈聯合黨委,由行業主管部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擔任黨委書記,出台黨建惠企助農職責10條,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推動鏈上企業與結對村(社區)開展項目化聯建活動,組織專家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鄉村工廠開展技術指導,集中培訓種植大戶、技術骨干等,幫助農戶發展中藥材、蔬菜種植3.5萬畝,帶動168個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385萬元,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政村聯建,拓展服務鏈。健全政村聯建幫扶工作機制,圍繞深化駐村幫扶成效,推動106個機關與153個村(社區)結對聯建,把黨建聯建活動與服務農業、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結合起來,明確重點任務、壓實聯建責任,同時建立聯建工作台賬,將黨建結對、聯建活動、黨員報到等情況作為機關黨組織黨建考核的重要依據,納入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實施“支部聯建+強村助農”行動,機關黨支部牽頭,每年組織1次兩級黨員聯合冬訓,每季度組織1次聯合主題黨日活動,全年聯合在村黨員、流動黨員開展集中學習612場次,助農搶收水稻、玉米500余畝,助力化解村(社區)重大發展難題95個。常態化開展在職黨員到村(社區)報到,將有幫扶任務的在職黨員對應納入村(社區)網格“N”力量,每月開展一次融合式結對幫扶、到村服務活動,走訪服務情況實時錄入基層智治平台,並納入年度組織生活會對照檢查的重點內容,督促常態化落實。去年,全縣2100余名機關黨員在網格走訪中協助辦理民生實事459件,開展志願服務263場次,助農消費130萬余元。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