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急難愁盼”怎麼解?“圍樓夜話”共商議,四川興文——

下樓嘮家常 巧解煩心事

2024年05月24日08:1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下樓咯,下樓咯,居民朋友們,我們開‘話’了!”四川省興文縣古宋鎮百家渡社區香山公寓小區“樓棟紅管家”支明剛拿著小喇叭開始了巡樓喊話。

當千家萬戶的夜燈透過窗戶照亮夜空,香山公寓小區樓下,也亮起了一盞明亮的燈,新一期的“圍樓夜話”開始了。居民們搬著小板凳圍樓而坐,嘮家常、訴煩憂,分享著近況,討論著困擾生活的煩心事。

近些年來,興文縣為破解社區怎麼治、誰來治、治不好等“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新途徑,在小區網格中常態化開展“圍樓夜話”,通過支部“上網”、居民“入網”、供給“下網”,破解民生難題,在“小網格”中下好服務群眾“一盤棋”。

破解怎麼治——

支部“上網”

日前,在古宋鎮推動網格化管理交流會上,百家渡社區黨委書記吳永紅談道:“將黨支部建上網格后,工作更加規范,黨員作用也發揮出來了,社區的安排與居民的建議實現了‘雙向奔赴’,這對我們社區治理帶來了很大便利。”

群眾需求在哪裡,黨組織就延伸到哪裡,網格就劃到哪裡。興文縣開展基層網格專題調研,圍繞組織架構、網格劃分、作用發揮等方面,與居民代表、小組長進行面對面交流座談,摸清小區管理難題。以社區黨委、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群志願者“紅色管家”四級聯動治理破局,對全縣18個社區183個網格全覆蓋建立網格黨組織103個、全覆蓋上崗專職網格員183名、全覆蓋配齊網格信息員642名。

網格黨組織建好后,關鍵在用。興文縣立足地情實際,在網格基礎上,將黨建觸角深度延伸,全覆蓋收集各小區樓棟黨員底數,以樓棟為單位成立“樓棟紅管家”,創新“黨員聯戶”模式,優選有威望、有擔當、有責任心的黨員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負責網格、“樓棟紅管家”負責樓棟、黨員聯戶長負責單元,通過定期定點走訪了解戶情、搜集民意,推動在網格中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破解誰來治——

居民“入網”

近日,魚塘灣小區內燈火通明,孩童嬉鬧、鄰裡相談甚歡,熱情洋溢的壩壩舞伴隨習習晚風,舞動出居民的幸福生活。“多虧了‘圍樓夜話’,小區的燈亮了,這下‘夜話’不怕黑、壩壩舞也不怕黑了!”居民李明先看著小區裡明亮的路燈,打心眼裡感到開心。

魚塘灣小區原為老舊小區,路燈年久失修,“看天出門”一直以來成為居民的煩心事。為推動群眾事情有人辦、有人管,興文縣充分發揮網格內居民自治力,聯動物業服務企業、小區居民、樓棟長多元主體,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氛圍營造、配套功能完善等融入群眾生活的瑣碎事,對收集到的困難問題,在小區內、樓棟下,定期開展“圍樓夜話”,通過居民事、居民議、居民定、居民辦,讓問題不出樓,解決問題走進心。

此外,興文縣積極引導各社區因地制宜打造集學習交流、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矛盾調解功能於一體的平台,各社區根據居民職業類別、工作時間等,創新推出“紅色鄰裡議事廳”“居民說事日”“居民說事箱”、書吧“茶話會”等各具“區味”“樓味”的議事模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破解治不好——

供給“下網”

“真是太感謝社區了。我媽現在吃得方便又營養,我們也沒了后顧之憂,工作更安心了。”寶山號社區居民陳天露十分感激。由於其母親年事已高,腿腳不方便,“吃飯難”成為家裡人外出后心裡的“鐵秤砣”。在“圍樓夜話”時與網格員傾訴后,社區食堂隨即提供了送餐上門服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圍樓夜話”把問題找了出來,但解決問題才是目的。為破除社區服務量小面窄、專業程度不高、服務質效不優等問題,興文縣聚焦群眾需求,整合住建、民政、環保等9個部門網格,創新實施“部門直通車”,採取社區與機關企事業單位“1+N”結對模式,通過力量下沉網格、服務下沉一線,將群眾需求前置,分區分類形成“需求菜單”,在所屬的社區“資源庫”中匹配責任單位,建立“業務統一受理—項目分流移交—鄉鎮(部門)協調處置—全程跟蹤督辦—辦結回訪問效”閉環式服務機制,以項目化管理方式,推出社區食堂、心理咨詢、便民理發、代辦服務等志願服務項目10余項,代辦民生事項569個,收集解決社情民意673件。推動群眾需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實現“網格吹哨、部門報到”。

此外,興文縣依托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社區社會組織工作站,孵化培育香山合唱團、愛樂樂團等文藝組織﹔“百姓城管”“香水山社區鄰裡服務隊”等社區事務類組織。同時,組織社會力量,常態化開展“鄰裡守望”“敲門行動”等志願服務。(本報通訊員 黎鴻 吳倩)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