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五抓五強”聚合力 蹚出強村富民路

中共張家港市委組織部

2024年05月20日14: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永聯村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東部,村域面積10.5平方公裡,下轄77個村民小組,現有戶籍村民4880戶、10831人,常住人口約20220人。20世紀70年代,永聯村一度是蘇南地區最小、最窮的村子。富不是天生,窮不會生根。為了徹底改變落后面貌,永聯村緊緊依靠黨建引領,通過“選准一個好書記,建設一個好班子,落實黨的好政策”,走出了一條工業化牽引、帶動城鎮化建設、進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永聯始終堅持多條腿走路,依靠永鋼集團的優勢,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帶動服務業,一二三產齊頭並進,翻開了集體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二、主要做法

(一)抓組織,強黨建引領力。書記放樣子,樹立榜樣。村黨委書記抓產業、抓發展,支部書記抓落實,對照“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要求,通過建設永聯小鎮、深化村庄改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讓永聯農村城鎮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業現代化的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寬。班子作引領,發揮作用。以狠抓班子建設為切入點,緊扣政治堅定、學習創新、勤政為民、清正廉潔、本領過硬的目標,以“關鍵少數”示范引領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永聯村民集中居住后,為解決村民上樓后低技能勞動力就業難等問題,村黨委班子成立股份土地合作社,將土地集中流轉到村集體,建設苗木基地、糧食基地、蔬菜基地、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農耕文化園,通過興建加工廠、統辦中央廚房、成立配送公司、開設生鮮門店、發展鄉村旅游等方式,實現種養殖、食品加工、旅游餐飲配送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了完整、可持續的農業產業鏈。黨員亮身份,比學趕超。注重把業務骨干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事業部經理。堅持市場主體到哪裡,支部建設到哪裡,黨員的身份就亮到哪裡。圍繞“學習在先、攻關在先、服務在先”要求,開展重大任務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關鍵時刻有黨員、推動創新有黨員,黨員身邊無隱患、黨員身邊無違紀、黨員身邊無浪費、黨員身邊無陋習“四有四無”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帶動作用。

(二)抓機遇,強政策牽引力。敢於決策,化危為機。為打破2002年鋼材市場價格倒挂導致的企業困境,永聯村黨委通過科學決策,妥善解決資金、人才、政策等制約因素,拍板上馬了煉鋼項目。籌集資金,耗時341天,將永鋼打造成為大型聯合型鋼鐵企業,助力永聯村的集體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敢於拼搶乘勢而上。強化機遇意識,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挂鉤試點”政策落地契機,緊抓農民集中居住問題,聚力實現農村城鎮化,打造永聯現代化小鎮,完成農房到樓房、農民變居民的精彩蝶變,也為永鋼的發展鋪清道路、騰挪空間。積極響應4萬億投資拉動計劃,大干快上,鋼鐵產能從450萬噸擴大到了900萬噸。敢於堅持厚積薄發。堅持說了算、定了干,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克服“沒有悠久歷史、沒有顯赫古跡、沒有俊美山水,也沒有獨特人文景觀”等旅游發展先天不足,通過研究學習和充分調研,建設佔地500畝的農耕文化園,旅游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永聯村先后獲評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榮譽,年接待游客達100萬人次,觀光、住宿、餐飲的年產值近2億元。

(三)抓創新,強改革驅動力。村企分離,讓產權更清晰。積極推進村企分離,打破“村企合一”的發展模式,推動永鋼集團先后兩次股份制改造,村集體保留25%的股權。實施管理分離,組建村企兩套班子,永鋼集團圍牆內的事由永鋼集團管理,圍牆外的事由永聯村負責。村企分離以來,永鋼集團快速發展,永聯村的集體經濟收益也實現了水漲船高。政經分離,讓運轉更科學。加快推進政經分離,推動集體經濟發展職能和社會治理職能相分離。嚴格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制定《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資格確權辦法》,讓集體經濟管理更規范。引入現代企業治理模式,修訂《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並依據章程選舉產生社員代表239名,召開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監事會,聘請職業經理人,組建經營班子,對集體土地、集體資產、集體資本,實施企業化經營管理。兩權分離,讓發展更高效。積極推進村經濟合作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從“管企業”向“管資本”進行轉變。組建成立永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實行經濟合作社控股,職業化總經理班子負責制,由四個職能部門、十二個事業部組成,涵蓋生鮮配送、食品加工、農業科技、文化旅游、社區服務、安保物業、勞務服務等行業板塊,實現了集團化經營、扁平化管理,進一步提升發展效率。

(四)抓隊伍,強人才支撐力。五湖四海,用更寬廣的視野引人。始終堅持人才不分內外,誰有能力誰上崗,把更多有想法、有情懷、有知識、有技能的優秀人才引進來,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強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堅持每年招收300名以上大學生,充實到各類崗位。不斷把優秀的人才選進來,充實到班子裡,目前永聯村黨委班子成員中,永聯本村人僅佔38%。唯才是舉,用更靈活的機制用人。始終把發揮好人才作用放在重要位置,把人才分為經營管理型、技術業務型、操作技能型三類,根據特點特長、技術專攻方向,制定不同的發展規劃。實施崗位公開競聘,對空缺崗位進行張榜公示,明確崗位基本要求,凡是符合崗位要求均可報名參加競聘。年輕化專業化的班子隊伍,正承擔起永聯數字產業、數字治理、數字民生的鄉村數字化改革任務。全面保障,用更實在的舉措留人。投資建設高品質酒店式公寓,提供單身公寓等多種房型2200多套,並配套職工餐廳、洗衣房、健身房等服務設施,切實改善村企員工居住環境。積極營造良好“軟環境”,每年為員工提供免費體檢,關愛員工身體健康﹔開展相親、集體婚禮等活動,解決單身青年的戀愛婚姻問題﹔舉辦歡樂假期活動,解決雙職工家庭子女暑期無人照看的問題,幫助外地員工協調子女在本地入學事宜﹔發放伙食補貼,開設通勤班車,解決員工吃飯和交通問題。

(五)抓民生,強共富凝聚力。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依托厚實的集體經濟,系統構建“股權+”“分紅+”“美好+”遞進式分配體系,從“獎農補副”“集體持股”到“按戶分配”“充分就業”,不斷推動集體經濟的分紅公平轉化,讓村民持續共享“共富蛋糕”,村民人均分配達1.7萬元。通過組建勞務公司,為低技能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加強困難群體民生兜底幫扶,發揮村屬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永聯為民基金會、惠民服務中心、志願者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參與服務供給,開展醫療救助、生活補助、臨時救助等精准服務,致富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讓村民過上城裡人生活。系統提出“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就業方式多樣化、收入方式多元化”的新農村建設標准。通過建設永聯小鎮,把散居在田間地頭的村民實行集中居住,配套學校、醫院、電影院、農貿市場等,爭取公安、市場監督、衛生等機構派駐入村,推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均等化。高標准打造暨陽書畫社、小戲樓、永聯文體館等設施,積極引進優質商家,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品質生活。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既用發展成果推動文明創建,又用文明創建的精神力量推動改革發展,帶動村民共建幸福家園,匯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制定“文明家庭獎”評比辦法,運用“大數據+信用體系+數字貨幣”等新技術,全面升級 “文明家庭考評體系”,打造全國首個村域數字鄉村信用平台,構建由文明分、金融分、基礎分構成的個人信用模型——“永聯分”,村民通過積分享受對應權益,激發鄉風文明內驅力。

三、工作成效

(一)發展更加有力。堅持產業興村,以工業化牽引村級發展,打破“以糧為綱”禁錮,邁出“農轉工”堅定步伐,通過大力發展永鋼等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成功獲得集中居住區的城鎮建設用地指標,散居在田間地頭的3000多戶村民全部入住永聯小鎮,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城鎮化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建設4000畝苗木基地、3000畝糧食基地、400畝蔬菜基地、100畝特種水產養殖基地、500畝農耕文化園,通過建加工廠、辦中央廚房、成立配送公司、開設生鮮門店、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農業一二三產充分融合。組建永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涵蓋生鮮配送、食品加工、農業科技、文化旅游、社區服務、安保物業、勞務服務等行業板塊,實現集團化經營、扁平化管理,2023年實現工農業銷售收入1616億元,村級經營性收入3.35億元,人均純收入達7.3萬元。

(二)百姓更加富裕。按照“徹底轉、轉徹底”的要求,村辦企業永鋼集團完成兩次股份制改造,堅定保留村集體25%股權,作為共同富裕的“壓艙石”。系統構建“股權+”“分紅+”“美好+”遞進式分配體系,從“獎農補副”“集體持股”到“按戶分配”“充分就業”,再到“為民服務基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集體經濟分紅公平轉化,實現發展紅利富民惠民。持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周邊村民提供創業平台和就業機會,充分發揮永鋼集團、勞務公司優勢,吸納和帶動周邊近1000名村民就業致富。將永聯小鎮商業街、門面店統一交由經濟合作社經營,面向社會公開公平招租,帶動近20戶周邊村民開店經營,平均每個店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帶動近100人就業。

(三)鄉風更加文明。建立“文明家庭獎”評價機制,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表現情況量化為百分制考核條款,常態化開展“文明樓道”“身邊好人”評選活動,用“文明分”催生“文明風”。全面啟動數字永聯建設,通過完善數字信用體系、建成數字生活館、投用村民數字健康檔案等方式,以信息化助推鄉村精細化治理。完善村黨委會、理事會議事規則,健全黨組織領導的“代表大會議大事、議事團體議難事、樓道小組議瑣事、媒體平台議冒尖事”的議事機制,搭建了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

四、思考與啟示

(一)組織引領是強村富民的“壓艙石”。黨旗作指引,發展靠支部,隻有始終保持和發揚“鐵心向黨、永葆先進”的堅強信念,發揮黨的優良作風團結帶領群眾,黨員帶著群眾干,凝聚團結拼搏、共謀發展的向心力,才能夯實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選好黨的基層組織帶頭人至關重要,在帶頭人的帶領下,農村黨組織才能更加穩固,黨員干部群眾才能更加團結,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才能更加堅實有力。

(二)黨的政策是強村富民的“定盤星”。黨的政策是陽光雨露,如何推動黨的政策在農村落地開花結果,變成村庄發展的機遇和農民的實惠,關鍵在基層黨組織。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落實黨的政策的轉化器,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和實踐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裡”,必須把落實黨的政策、把准發展方向、搶抓發展機遇作為首要任務和重要責任。

(三)改革創新是強村富民的“源動力”。抓改革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面對“家大業大、管理難度也不斷加大”的客觀實際,永聯村堅持黨建引領,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深化機制體制變革,解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問題。新時代新征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才能始終立於改革開放的時代潮頭,找准方向方位、把握大勢大局,以改革促創新,以改革強動能、增效率。

(四)人才振興是強村富民的“推進器”。在國際化、市場化條件下,村企發展的實力,關鍵在於人才隊伍的實力,競爭優勢來源於人才隊伍的優勢。農村及農村企業在招聘引進人才時的難度很大,這就要求我們要敞開胸懷,讓各類人才匯聚農村。不僅要拋棄隻信身邊人、隻用本村人的狹隘思想,更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文環境、用武平台,讓人才受到尊重,得到成長。激發人才活力,要有充滿“人情味”的管理,而不能僅是“我出資金,你出智力”的商品交換法則。

(五)發展為民是強村富民的“著力點”。先富幫后富,共創致富路,隻有始終保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赤子情懷,才能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初心使命和價值追求。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