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豐安
2024年05月20日07:56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時指出,城市治理的很多工作要靠基層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和社區這個平台去落實,要厘清城市社區職責事項,繼續推動資源下沉、完善服務設施,強化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提高社區精細化治理、精准化服務水平。在考察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數字賦能、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要科學規劃建設大數據平台和網絡系統,強化聯合指揮和各方協同,切實提高執行力。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裡”。夯實“中國之治”,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當前,數字技術的運用在基層治理中日益發揮著重要的引擎作用,強勁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穩步推進。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力和關鍵生產要素,同時數字技術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應用擴展,逐漸展現出其強大的資源收集、整合、共享和暢通的重要作用,並催生出一系列公共服務精准高效、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新形態。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要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在北京,按照自助服務終端的提示進行操作,僅需5分鐘,無房証明、社保參保証明、個稅繳納記錄3份材料就通過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內的自助服務終端全部開具出來﹔在浙江,“浙裡辦”政務App因“隻跑一次”“許願池”“伴你一生大小事”等便民欄目頻上熱搜……實踐証明,數字技術推動政務數據跨區域、跨部門、跨平台實現共同維護和共享,促進了業務協同辦理,切實增強了基層社會治理服務效能。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智慧化水平,要善於抓住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機遇。社區作為基層治理單位起著公共服務樞紐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不斷賦能,提供了智慧治理的新引擎。要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上下功夫,以新算法、新模式,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數據整合能力、應急預案能力、精准管控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智慧化。
基層社會治理的智能化發展有效促進了數據共享、流通和人物的互動,為解決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和現實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不僅在於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更是要將數字技術作為政府與社會、市民的互動樞紐,在基層社會智慧治理中強化“技術為人服務”的價值旨歸。因此,基層社會治理主體的數字素質、服務能力、服務意識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各級政府及社區既要強化數字技術創新意識,充分把握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也要增強對基層社會治理的相關制度支撐、政策傾斜,加大對數字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力度,為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提供數據和人才關鍵核心要素支撐。
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要堅持創新智能平台賦能數字生活新空間。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既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和國家治理效能的微觀基礎,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手機輕輕一點,門鎖就自動開啟﹔不想下樓拿快遞,機器人幫你送到家門口﹔小區有住戶亂停車、違章搭建,便會有無人機雲上來“找茬兒”……這是浙江余杭倉溢東苑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互聯網+”政務服務、數字政府建設的推進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也從根本上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有助於多元協同、權責適應和共同發展新格局的創建,進而高效及時化解矛盾和風險,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持續完善數字技術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創新運用、場景擴展以及長效機制建設,不斷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各部門的高效聯動,促進數據共享、流通力度,打破信息壁壘,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數據共享共用共建,切實增強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完善基層治理機制,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實踐不斷取得新成果、邁上新台階,以基層善治夯實中國之治。
(作者系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重慶社會科學院改革雜志社執行總編輯)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