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証

戴焰軍 趙延安

2024年05月16日07:51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規制度在基層社會得以貫徹和落實的組織保証,是黨和政府了解群眾意願和需要、聽取群眾呼聲和訴求的橋梁紐帶。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進程中,基層黨組織具有不可忽視、至關重要的作用。黨的力量來自組織。我們必須下大力氣進一步振興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大力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好發揮基層組織在引領鄉村振興中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隻有組織振興,鄉村振興才能有堅強的領導力量。實現鄉村振興,不是一種自發狀態,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重要的戰略步驟。實現這樣的目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單靠鄉村居民各自分散的力量不能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把廣大農民群眾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共同奮斗。鄉村振興,不管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來看,都離不開統籌協作。而這種統籌協作的實現,其必要前提是有一種組織力量,真正能夠代表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實實在在為農民群眾服務,並能夠把廣大農民群眾團結凝聚起來,具有強大號召力、影響力和引領力。

實踐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哪裡的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哪裡的鄉村就發展得快,農村面貌就改變得快,農民生活水平就提高得快。因為有了堅強有力的黨組織,農民就有了主心骨,特別是在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和工作困難時,就能夠充滿信心地去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有了堅強有力的黨組織,農民就能夠真正實現團結協作,形成應對各種困難和推進各項工作所需要的強大合力。

隻有組織振興,鄉村振興才能有帶領群眾奮斗拼搏的骨干力量。組織振興的重要表現,就是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中國農村百年變遷的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農村所發生的重大變革和重要發展,都需要一大批真正在農村為農民所信任、能夠為農民辦事,並能夠在農村改革發展中走在前面,發揮樣板作用的骨干力量,帶領農民群眾實現目標,農民稱他們為帶頭人。在農村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干部。像農村發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轉、房屋拆遷、公共設施建設等涉及農民具體利益的問題,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往往比口頭宣傳更有成效。同樣,在各種災害和困難面前,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其榜樣的力量也遠勝過各種說教。

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包括“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組織振興中,就要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增強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使黨員干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更好地發揮骨干帶頭作用。

隻有組織振興,才能保証鄉村的社會治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就是鄉村的社會治理水平能夠適應整個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為鄉村居民創造一個滿意的社會生活環境。在鄉村發展中,各種社會矛盾的出現是必然的。人和人的矛盾、法律和人情的矛盾、人的需要和社會物質條件不能完全滿足的矛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等。這些矛盾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鄉村經濟社會正常發展,影響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矛盾,是黨的基層組織面臨的重要任務。

黨組織要在解決這些矛盾中更好地發揮作用,首先就要使組織自身堅強有力。這對基層組織的黨員干部是很高的要求,它需要黨員干部首先要有解決各種復雜矛盾的能力,透徹地把握黨的政策,熟練地運用相關法律,還要在作風方面貼近群眾,贏得群眾信任,在工作方法上不斷改進,適應不同時期不同群體和解決不同性質問題的實際需要。而振興基層組織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基層黨組織的黨內政治生活,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改進黨員干部工作方法。特別是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使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更好適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際要求。

(作者分別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