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政務新媒體當遠離形式主義

沈家任

2024年05月15日07: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段時間,多地一批基層政務新媒體賬號宣布停止更新並啟動注銷程序,將相關信息資訊、公示、公告等內容並轉入屬地政府網站。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好辦法。

政務新媒體是數字治理的有效載體之一。一些網感強、內容實、形式新的政務新媒體,如“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江寧公安在線”微博賬號、“浙裡辦”APP等,都以其內容的貼近性、服務性和實用性贏得了社會認可。然而,也有部分基層政務新媒體賬號開辦時“一哄而上”、運營時“難以為繼”。比如,一些單位重開通輕運營、重數量輕質量,所開設的新媒體賬號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又如,一些基層政務新媒體賬號定位不明、職責不清,“為開辦而開辦”,難以滿足群眾獲取權威信息以及辦理相關業務的需求。再如,有的政務公號熱衷於搞評比和排名,甚至強制簽到、打卡、轉發、點贊,佔用基層工作人員大量時間精力。這些賬號,不僅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帶來額外的負擔和煩惱。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去年印發的《關於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提出,“對於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應用程序,應及時關停注銷”。去蕪存菁,才能更好服務群眾。不過,清理一部分賬號,不等於“一關了之”。要依據一定標准,保留涉及重大民生和重要服務的賬號,同時將關停賬號所承載的信息和服務功能轉移到統一的集成平台上,這樣既能減輕基層干部負擔,也能更好發揮政務新媒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

讓基層政務新媒體遠離形式主義,關鍵要抓住一個“實”字。新媒體賬號從內容的採寫、編輯,到信息的審核、發布、推廣,再到管理后台、與網友互動,都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正因如此,開設新賬號必須從實際需求出發。一方面,要考慮現有平台是否也能實現相同的效果,“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另一方面,開設賬號后要經常性評估實際效果,向群眾認可度高的賬號學習,不斷優化服務,提高運營效益,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辦好事實事這個“刀刃”上。聚焦為民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務新媒體的傳播力、互動力、服務力,才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5日 05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