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2024年05月11日10: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和起因
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鑄魂者,承擔著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責任。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建“黨建+”模式:好好學“習”,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引導教師不斷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立德樹人、培根鑄魂、潛心育人。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涵養的“大先生”道德情操,要求思政課教師養成提升道德修養的思想自覺,堅持以德修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高尚的道德涵養人格,以扎實的理論培育人格,堅守精神信念高地和道德修養底線,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同時要形成言傳身教的行動自覺,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者。主動對接宣傳部、學工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挖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結合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特點,深入開展“依托‘十紅’實踐,傳承紅色基因,構筑新時代‘紅色精神家園’”系列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研學活動,探索並實踐具有高職特點和區域特色的“一主線四融合”文化育人模式。主動深入走近學生,把握時代脈搏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德為先,把教師思政素質和師德水平擺在首位。
馬克思主義學院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
1、多方面考察人才素質,著重把好政治關和思想關
選聘有志扎根老區教書育人的優秀人才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勉勵新進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工作中弘揚大別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努力提升學識修養和思想品格,做到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形成教書育人的良好風尚
立根固本,鑄魂育人。學校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和“大別山精神”的引領作用,堅持把思政課教師的政治標准和師德師風表現作為職稱評審、導師遴選、崗位考核的首要標准。進一步明確了師德建設的任務清單、師德失范的負面清單和處理清單,嚴格落實師德“一票否決制”。多途徑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形成教書育人的良好風尚。
3、做到“德高”,首先要做“大先生”
教師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大先生”要擔大任行大責,要提高站位,以對學生生命負責的態度育人﹔要胸懷高遠,承擔起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用人才的宏大使命﹔要滋養正氣,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自覺提升修養,培養學生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模范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到學生的心中。
有仁愛之心。用愛培養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4、創新思政課教師考核評價機制
堅持“以人為本、以質為本”,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政課教師評價的核心,以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作為思政課教師評價的關鍵,將權重更多傾向於教學實效性,把師德師風作為考核第一標准。在職稱評定時突出教書育人實績和成果質量導向。
(二)思政課教師為人師表,做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涵養“大先生”的理想信念,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涵養“大先生”的道德情操,以“啟智潤心、因材施教”涵養“大先生”的育人智慧,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涵養“大先生”的躬耕態度,以“樂教愛生、甘於奉獻”涵養“大先生”的仁愛之心,以“胸懷天下、以文化人”涵養“大先生”的弘道追求。
(三)主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南湖道德講堂。
為積極引領青年大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涵,思政課教師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南湖道德講堂宣講。旨在引導和激勵青年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以青春之我,昂首奮進新時代。
(四)主動對接宣傳部、學工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挖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結合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特點,深入開展“依托‘十紅’實踐,傳承紅色基因,構筑新時代‘紅色精神家園’”系列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立足老區,深挖紅色文化資源
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為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培養愛黨愛國的情懷、向上向善的品質。開展紅色文化課題研究。為全校師生高揚紅色旗幟,唱響紅色旋律,開展紅色實踐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編撰紅色文化輔導讀本。為學生深入了解大別山紅色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案例。
2、浸染心靈,開展“十紅”實踐活動
唱紅色歌曲,使學生在紅色旋律中感悟精神力量﹔賞紅色影視,震撼學生心靈﹔讀紅色經典,提升愛國熱情﹔講紅色故事,再現革命戰爭年代光輝歷史和英雄史詩﹔尋紅色足跡﹔讓學生學習傳承偉大的“大別山精神”和“長征精神”﹔建紅色陣地,浸潤紅色文化﹔演紅色劇目,深情演繹感人故事﹔創紅色團隊,讓學生接受精神洗禮﹔辦紅色課堂,賡續紅色血脈﹔做紅色公益,傳承紅色基因。
3、探索並實踐具有高職特點和區域特色的“一主線四融合”文化育人模式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借鑒吸收“紅色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現代企業文化、區域名人文化”的精髓,構建起“價值引領、學生主體、多維驅動、協同共育”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主線,引領高職育人。沐浴紅色革命文化,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浸潤優秀傳統文化,指引學生向真向善﹔融入現代企業文化,倡導學生敬業精業﹔厚植區域名人文化,激勵學生勵志勵行。
(五)深入開展實踐研學活動。
組織開展實踐研學,深入落實在行走中上好實踐育人“大思政課”,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斗故事,以情化人,在學生心底筑牢共產主義信仰的堤壩,實現學生思想行為與新時代偉大實踐的同頻共振。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讓“有靈魂的行走”成為學習常態。
1.深耕紅色沃土,凝聚奮進力量。充分挖掘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思政課,弘揚大別山精神。帶領青年學生躬耕紅色沃土開展紅色研學,讓紅色舊址遺存變成“課堂”,讓革命文物資料變成鮮活教材,打造高質量行走的紅色課堂。
2. 講好本土故事,增強信念信心。組織青年學生赴本地文旅勝地,讓青年學生感受雄渾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和激勵青年學生講好本土故事,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信心。
3.聚焦志願服務,踐行青春擔當。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志願服務研學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讓青春在奉獻中閃爍,思想在實踐中升華。
(六)主動深入走近學生,把握時代脈搏學生的思想動態。
1、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認識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認識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就必須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貼近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愛護學生。
2、聚焦時代主題
尊重青年天性和特點,主動了解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將教學重點聚焦於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促進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效銜接、循序漸進,培養尊重個性。
三、成效
思政課教師自覺對標,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自覺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
(一)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不斷提升。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涵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1、堅定了學生的理想信念
牢固樹立“四個自信”,能夠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大勢,保持清醒的政治辨別力。認同馬克思主義,踐行馬克思主義,具備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思維。
2、涵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引導學生增強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引導教育學生積極向上、勇於擔當,構建心懷天下的大格局。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會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學會了用運動、發展、全面、相對、矛盾的觀點看待和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為未來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4、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大學生能夠厘清大是大非,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准青春的航向。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全面、客觀地看待歷史問題、分析現實問題。
5、約束了學生的日常言行
自律自強自省自立,破除自我精神懈怠、樂觀進取遵守法律法規,自我約束自己言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6、塑造了學生的健康的人格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培養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文化育人成果廣獲贊譽。
文化育人系列成果先后榮獲湖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各2項,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成果特別獎1項﹔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各1項。
相關專題 |
· 第七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