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小院課堂“走新”更“走心”

——河南新鄉縣依托黨校陣地創新開展黨的理論宣講實踐

2024年04月12日08:01    來源:農民日報

2569場次、209位志願講師、受眾50萬余人……在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小院課堂幾乎人人知曉。村頭巷尾、社區企業、黨校報告廳、網絡平台……在20年的實踐中,群眾的需要在哪裡,小院課堂就到哪裡。

通過依托新鄉縣委黨校主陣地,小院課堂堅持黨課標准,不斷創新形式,運用群眾語言,回應百姓關切,踐行志願精神,在打通理論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服務基層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不僅做到了“聲入人心”,而且有效激發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讓群眾聽得懂也記得住

以“小視角”切入,結合身邊人、身邊事,走進群眾之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與群眾溝通,是小院課堂受到群眾歡迎的一個“法寶”。

“老鄉們,大家知道咱們看病報銷的那一部分錢誰出了嗎?那是國家從醫保裡幫咱們出了,咱們交了錢不會虧。”這樣帶著“本地味兒”的課堂語言,把講台搬上舞台,讓講師變身“演員”,讓群眾聽得懂也記得住。

不管博士還是碩士,一定要熟悉群眾身邊事,是小院課堂實踐出的另一個“法寶”。進車間、到地頭、串村庄帶領大家一同回顧中國巨變、河南巨變、新鄉巨變以及自己村庄和家庭的變化,是講師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為“振動之都”,新鄉縣振動產業優勢明顯,擁有1000余家振動機械整機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具備研發生產礦用篩、輕工篩、搖擺篩等45個系列1000多種規格振動設備的能力,產業工人較多。在生產車間裡,小院課堂聲音同樣響亮。“咱們車間生產出來的振動篩遠銷國內外,黨的二十大強調了,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新鄉縣委黨校副教授、小院課堂講師李瑩經常走進車間,傳遞黨的聲音。

為村黨組織建言獻策

作為縣級黨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組織,強化黨的陣地建設,是新鄉縣委黨校的主責之一。新鄉縣共有178個行政村,為了找准基層組織需求,長期以來,小院課堂以實地調研和集中座談等方式,對全縣村黨支部進行摸底建檔,分批幫扶。

2020年12月,肩負著黨組織的囑托和鄉親們的信任,任小營村村民任家榮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說實話,當時我很擔心自己干不好,沒法向黨組織和鄉親們交代。”任家榮當選后向縣委黨校求助。

隨即,小院課堂的講師們趕到任小營村,和黨員群眾、村“兩委”成員梳理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強化村“兩委”班子、黨員、村民代表和志願者隊伍﹔落實“雙聯戶+網格化+重點工作”機制﹔堅持每月請黨校教師為黨員、村民代表培訓……通過小院課堂的指導,一連串的新變化在任小營村逐漸發生。

“小院課堂就是‘智囊團’,教我咋當村支書,還幫我發展黨員,鞏固基層組織。”任家榮說。

據介紹,任小營村通過實行志願活動積分制,在村委會門口公示參加志願活動的黨員和村民名單,讓每一位付出義務勞動的人得到認可,也讓志願服務形成一種風尚。截至目前,任小營村打造了家風家訓、“三零”(即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村)創建、孝道文化、黨建文化、鄉村振興五條主題文化街,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集體經濟也在逐步發展。

給村集體經濟發展指路

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是小院課堂的一項特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起步階段,需要外部智力支持,‘指條路’很關鍵。”河南理工大學太行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蔡太義說。

2016年,東大陽堤村黨支部書記陳來勝隨著縣委黨校到省外學習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經驗,回村后又多次邀請小院課堂的講師們為黨員和村民講授如何盤活村集體經濟。自此,東大陽堤村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上,小院課堂形影不離。8年來,小院課堂的講師們共計授課近百場次,為該村黨員群眾提供常態化教育培訓和村集體經濟發展良策。“小院課堂裡有致富經,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指明了道路。”陳來勝說。

在小院課堂的指導下,東大陽堤村整合利用坑地、荒地277畝,盤活廢舊、閑置廠房資源3.4萬余平方米,科學設計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的實施路徑,提升了租金收入。2023年,東大陽堤村集體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0萬元、3.8萬元。

通過情感引人、文化引人、項目引人,東大陽堤村曾經在外務工的300余人如今已有200余人回鄉創業就業。“用優秀傳統文化來凝聚人心,讓群眾在村裡‘落地生根’,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打下了‘精神基礎’。”陳來勝說,隻要人心齊了,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都不是不可攻克的難題。

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將藍圖落到實處,東大陽堤村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實現了由亂到治、由窮到富的華麗蝶變,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稱號,村黨支部被授予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探索縣級黨校功能發揮新路徑

2022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委黨校縣處級干部培訓班走進新鄉縣委黨校學習小院課堂的經驗做法。“目前已經有數十家省內外的市委黨校、縣委黨校前來實地參觀交流。”新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懿說,小院課堂已成為新鄉縣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陣地,發展體系愈發完善。

注重需求側,提供大家易於接受、生動、接地氣的“產品”,是小院課堂以理論宣講走紅的內容定位。

從課題確定、備課試講到效果反饋,新鄉縣委黨校創新“三級網格”制度護航,建立縣委黨校黨委書記總負責機制,審核每一個課件的內容和課堂內容。

“立農先立心,立心就是要服務到農民的心裡。新鄉縣以縣委黨校為陣地,把‘根’扎在群眾中,把解決理論需求與實際問題深度融合,是小院課堂長期‘枝繁葉茂’的核心,也為縣級黨校自身建設、功能發揮探索出了一條道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退休教師劉忱說。

目前,在新鄉縣委黨校教師、縣裡先進典型、行業骨干、“身邊好人”、農村黨支部書記中,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講師隊伍,國內、省內知名專家也定期為小院課堂授課,及時更新講師們的知識儲備。

通過20年的實踐,小院課堂從“一人講”發展為“大家講”,從單向傳播發展為雙向互動,不僅把黨的聲音和關懷送到群眾之中,也把群眾關切收集上來,成為聽民聲、聚民心、解民憂的有效途徑,把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再向前推進到了“零距離”。

新鄉縣委書記祝顯成說,未來新鄉縣將繼續以小院課堂為載體,讓黨的創新理論在新鄉縣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凝聚和激發更多發展原動力。(吳麒洋 梁洋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范亞旭)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