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

楊思聰

2024年02月23日08:10    來源:中國軍網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首先要運用好“第一種形態”,即“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近期印發全軍的《關於軍隊基層黨組織精准規范運用“第一種形態”的通知》,著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功能作用、強化官兵日常教育管理監督,明確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應當著重把握的基本要求,為基層黨組織關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治未病”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基層黨組織須認真學習貫徹,結合基層黨員干部特點,在抓早、抓小、抓常、抓實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實守好管黨治黨第一道防線、保護愛護黨員干部的第一個關口。

抓早“治未病”。古語有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意思是說,最好的醫生是防病於未起,治病於未發。抓管黨治黨工作也是同樣道理。對於任何一個基層單位來說,同事之間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對彼此的脾氣秉性、大事小情十分了解,有不良傾向或思想苗頭很容易被發現。隻有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並針對性採取“第一種形態”的有關處置方式,早教育、早警示、早糾正,才能“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這需要廣大基層黨組織堅持關口前移、事前預警,善於從工作、愛好、交往等方面察看其精神狀態、道德情操、廉潔自律等情況,第一時間發現黨員干部的不良傾向,該談話的抓緊談話,該警示的嚴肅警示,該制止的及時制止,讓黨員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抓小“防大病”。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任何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都是從小問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些官兵發生違規違紀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所在的黨組織對官兵身上出現的所謂“小毛病”“小問題”,及時提醒不足、督促糾正不力,以致養癰遺患、鑄成大錯。“四種形態”是一個邏輯上的有機整體,“第一種形態”是基礎,是關鍵。在實施運用過程中,對黨員干部出現的任何違紀苗頭,都要做到嚴肅對待、及時糾正提醒,讓黨員干部在有“小過”“小錯”時,就感受到紅臉出汗的滋味,促使其在嚴守紀律、嚴明規矩中及時止損、糾偏正向。

抓常“敲警鐘”。“第一種形態”做的是管黨治黨日常性基礎性工作。隻有抓在經常、管在平時,把“咬耳扯袖”“洗澡治病”滲透到日常工作生活點滴,才能讓黨員干部戒尺高懸、警鐘長鳴。基層黨組織要堅決克服“好人主義”“多管閑事”等錯誤思想,站在對黨和軍隊事業負責的高度,以對黨員干部及其家庭負責的態度,對一些日常自我要求不嚴、身處重點敏感崗位的同志,進行經常性提醒式談心談話,必要時進行約談函詢,做到見情況就主動抓、有苗頭就跟進防,掌握情況不遲鈍、糾治問題不拖延,讓沒有問題的同志受到提醒教育,讓存在問題的同志講清問題、糾正錯誤,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挽救黨員干部,真正實現管住大多數的目的。

抓實“嚴執紀”。“嚴是愛,鬆是害。”基層黨組織倘若在處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就很容易導致黨規黨紀成為“橡皮泥”“稻草人”,使管黨治黨失於寬鬆軟。反之,及時有效大喝一聲、猛擊一掌,才是對同志真正的關心厚愛。因而,對初見苗頭的一般性問題,一經察覺就要緊抓不放、責令改正,不怕撕破臉、得罪人﹔對已經發生的違規違紀問題,即便情節輕微,也必須立即處理、警示懾止。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讓紀律始終成為帶電的高壓線。需要注意的是,對那些已經給予“第一種形態”處置的當事人,還應採取不定期跟蹤回訪、談心談話等方式,鼓勵他們放下思想包袱、重燃干事熱情,確保監督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把對干部的關心愛護落實到成長的每個環節。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