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廣西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基層治理模式

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廣西樣板”

2023年12月20日08:21    來源:法治日報

仲冬時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某村與貴港市某村相鄰區域的農作物長勢良好。新建的“連心路”直通山地深處,也直通群眾心靈深處。

1967年,這兩個村因3000多畝土地權屬發生沖突。今年“六一”前,雙方群眾的心路終於打通,不僅簽訂調解協議,還建成既作接邊又利通行的“連心路”,宣告長達56年、涉及2200多人的矛盾糾紛化解。

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聚焦主責主業,積極創新探索,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本地化實踐,打造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廣西樣板”。全區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廣西建設機制,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法保障。

打造多元化解實體平台

12月14日,欽州市浦北縣居民張女士前往浦北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咨詢,在前台登記后,工作人員將其引領到法院辦事窗口,進駐法官熱情為她答疑解惑。

浦北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12月4日揭牌成立,寬敞明亮的接訪大廳設有16個接訪窗口及多個功能室,信訪、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14個單位派員常駐,工會、交通局等13個單位輪流進駐。

“這僅僅是矛盾糾紛處理中樞平台,我們還在所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分中心及工作站,讓群眾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說法’,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浦北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柏介紹。

近年來,讓群眾“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的“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在廣西遍地開花。各地依托綜治中心等平台,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力量,通過部門派駐、輪駐辦公等形式,探索推動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大廳與綜治中心的有機融合,為群眾提供全覆蓋、全領域、全過程的優質服務。

北海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吸收行業協會、商會、品牌調解室等社會力量參與,同步研發建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系統,配套開發“珠事善解”微信小程序,實現群眾解紛“一站式受理、一平台調度、一攬子化解、一體化服務、一張網共治”。

崇左市立足邊境實際,市、縣、鄉、村四級“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100%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一些沿邊的社區矛調中心還專門設立邊貿涉外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專班,為客商、邊民和涉外人員提供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服務。

建立多元化解有效機制

“我理解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不讓他們擔心。”看到北流市人民法院附城法庭家事審判法官蘇娟,12歲的小風哭得稀裡嘩啦。

父母離婚了,因為撫養費問題鬧上法庭。為了降低離婚糾紛對小風的傷害,法庭與婦聯攜手心理疏導師對小風進行回訪,開展心理疏導,收到良好效果。

案件回訪、心理疏導是北流市人民法院響應玉林市委政法委“解紛促和”專項行動的創新舉措。通過“解紛促和”專項行動,玉林市打造“政法創新項目專家+平安建設創新團隊”的幫帶協同聯動機制,“網格員+干警+鄉賢調解”摸清群眾反映問題的症結,了解關注點和難點,對症下藥,實現對矛盾糾紛有“根”及時“挖”、冒“芽”及時“剪”。

廣西政法部門充分整合現有的法院訴源治理、公安機關公調對接、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調解、信訪部門訪調對接等資源,推廣各類協調聯動好經驗,構建並形成“大調解”工作格局。

馬山縣人民法院深挖壯村瑤寨民俗民情法治因素,引入“貝儂”(壯語,指兄弟姐妹、朋友或關系特別好的人)參與民事糾紛調解,在各村屯設立46個“貝儂”調解工作室,建立“貝儂”共治機制,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路徑。

“‘貝儂’有親和力、威信高,我們大膽創建和靈活運用‘貝儂’民事糾紛調解工作法,使家庭鄰裡糾紛和諧解、債務糾紛商量解,大量矛盾糾紛隱患化解在萌芽。”馬山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蔣鐵滔說。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廣西著名的“候鳥人”聚居地。該縣創新矛盾糾紛“干群聯動、力量聯網、平台聯通”“三聯”整合工作法,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候鳥人”綜合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候鳥人”聚集區矛盾糾紛化解質效。

強化多元化解要素保障

在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之路上,廣西注重改革創新、數字賦能,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智慧手段。

南寧市青秀區推行“雲上調解+平台建設”,97%的金融糾紛調解工作通過線上完成。永福縣研發“小微調解”App平台,推行“全天候”在線矛盾糾紛閉環管理、精准解題、跟蹤問效工作法,有效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

依托廣西社會治理信息平台、廣西社會安全穩定風險指數平台等,廣西匯聚整合各領域矛盾糾紛信息,進一步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有效提升對各類矛盾糾紛收集、分析研判、風險感知及預警預防能力。

全區建立司法行政干警下沉司法所、網格員隊伍專職化等制度機制,持續推動法院、檢察院人員力量向基層和辦案一線傾斜,切實充實基層一線特別是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平安、法治力量。

立足區情實際,廣西制定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地方性法規,打造矛盾風險預測、防范、處置、引導的全周期鏈條,形成環環相扣、系統有序、運轉高效的有機治理閉環,提升全區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2023年11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國評選出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北海市海城區潿洲鎮、富川瑤族自治縣司法局、龍州縣委政法委光榮入選。

持續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化解,廣西有效夯實社會治理底板,平安建設成效進一步彰顯。2023年第三季度,廣西人民群眾安全感達98.26%,全區社會治安狀況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壯鄉群眾用優美的歌聲唱響和諧故事,譜寫八桂和諧穩定新篇章。(本報記者 馬艷 本報通訊員 尚永江)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