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深切的緬懷 堅定的宣示

——記2023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2023年12月14日08:08    來源:光明日報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2023年12月13日,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86年前的這天,南京城破。此后的短短6周時間內,30萬同胞慘遭殺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個生命逝去。86年后的這天,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3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第十次以國家的名義,緬懷同胞先烈,祈願和平永駐。

舉城志哀 山河同悲

13日上午8時整,紀念廣場舉行了升國旗、下半旗儀式。紀念館四周豎起“國家公祭”條幅,黑底白字,庄嚴肅穆。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約8000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0時01分,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紀念廣場上,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默然肅立,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與此同時,整座南京城靜止了一分鐘。這一分鐘,汽車、火車、船舶鳴笛志哀﹔這一分鐘,行人停下腳步低頭默哀。

默哀畢,在《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16名禮兵抬起8個花圈,緩步行進,將花圈敬獻於公祭台上。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繼往開來,永志不忘。”86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隨后,6名社會各界代表共同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三聲深沉的鐘聲,3000隻和平鴿展翅高飛,久久盤旋在上空,寄托著對死難者的追思和對和平的無限期許。

13日上午,北極閣叢葬地、中山陵叢葬地、漢中門叢葬地等南京市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家抗戰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步舉行悼念活動。

銘記歷史 祈願和平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裡,有一面由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組成的照片牆。每一名幸存者離世,對應的燈箱就會熄滅。截至12月1日,今年有12位幸存者離開了我們,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存38位,平均年齡超過93歲。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來到紀念館,就是要延續父親走過的路,把歷史記憶傳承下去,把和平之聲傳遞下去,世世代代,永不能忘。”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的二兒子葛鳳瑾說。今年8月,葛鳳瑾成為第二批共10名“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之一。

13日中午12時許,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世界記憶名錄碑前,全是由民眾自發敬獻的鮮花,路過的行人駐足哀悼。當天上午,以“文明互鑒、和平共建”為主題的2023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開展。自2017年以來,海報展已舉辦3屆,為南京和平城市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十年來,從世界各地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參觀者累計超過6000萬人次。

繼往開來 永志不忘

日前,南京大學教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張生,發現並公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威廉·韋伯的個人檔案,這將極大促進南京大屠殺史、東京審判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目前,張生帶領的團隊已經著手開展整理、翻譯工作,爭取將相關內容盡快公開出版。

截至目前,紀念館2023年新征集文物史料1103件(套),包括日本上海派遣軍報道部、華中方面軍特務部木村中佐的《從軍日志》,侵華日軍《野炮兵第十二聯隊本部戰斗詳報》(部分)等在內的重要文物史料。

“即便當下陽光明媚,勿忘昔日黑暗沉沉”“歷史不容遺忘,吾輩更當自強”……12月起,南京地鐵雲錦路、雞鳴寺、金馬路站內設置了以紫金草、和平鴿等元素構成的“和平許願牆”。17時30分,夜幕初垂,紀念館祭場內,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代表、醫護代表、師生代表、僧侶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身著素服,手捧蠟燭,為30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燭光祭”。大家小心地用手護住燭光,點點微光傳遞著守護歷史真相、捍衛和平正義的精神火炬,照亮著和平發展的前路。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姬尊雨)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