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北京通州區夯實基礎、整合資源——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深度關注·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本報記者 李林蔚

2023年12月12日07: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近年來,北京市通州區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為工作主線,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在建強組織、破解難題、服務群眾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在別的村,自行車是騎著走﹔在我們村,自行車是扛著走。”這句話,是永樂店鎮老槐庄村過去的真實寫照。為啥扛著走?村裡都是土路,一下雨全是泥,自行車騎不了,隻能扛著走。

“過去的老槐庄村,班子凝聚力差,一度連支部會都開不了,更別說修路了。”村黨支部書記馬鳳強說。

近年來,永樂店鎮搭建“鎮黨委+村黨支部+紅色網格”三級組織架構,先后實施“強村筑基”工程、選派機關干部組建村級黨建工作助理隊伍等措施,抓基層、打基礎,不斷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

能力強、熱心腸、群眾基礎好,在外做金屬加工生意的馬鳳強被村民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兩年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

底子薄、基礎差,怎麼破題?在馬鳳強看來,增強班子成員凝聚力是關鍵。這些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密切配合,從修路、安路燈、改造臭水坑做起,解決了村裡的不少“老大難”問題。村子臨街有一排違建的門臉房,村民開飯店、建材店。為了動員村民拆除違建,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做家裡人的工作,先行拆除了自家的房子,緊接著黨員跟著看齊,最終全部拆除。

如今的老槐庄村早已變了模樣:村前村后公園環繞,平房成排成列,街道干干淨淨。村口公告欄上,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一目了然,村民臉上挂滿笑容。

黨建引領治理,建強、建好基層黨組織是基礎。通州區以鍛造過硬隊伍為抓手筑牢戰斗堡壘:聚力建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員先鋒“三支隊伍”,近1年來分級分類開展專題培訓165期﹔實施基層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基層治理能手”培養,系統提升干部能力水平。

工作干得怎麼樣,居民群眾說了算。今年6月起,通州區在7個街道鄉鎮,共47個社區、153個村試點開展了完善群眾評價機制工作,並印發通知,要求至少每半年組織開展1—2次群眾評價,群眾評價以戶為單位進行,組織本社區、村80%以上的戶代表參加群眾評價,以群眾考評倒逼社區、村兩委班子和兩委干部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為群眾辦事服務的能力。

“作為一名被測評的對象,開始有些不安。如今,看到群眾對社區黨支部和對我本人的認可,既感動又充滿干勁兒。”梨園鎮群芳一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丹說,“這次社區群眾評價,共收集問卷2281份,參與率達95%,滿分率92%。隻要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能得到認可和信任。”

“當前,我們正在全區推廣基層黨組織‘政治體檢’,從政治功能、隊伍建設、制度執行、作用發揮、基礎保障等5方面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體檢,通過查找短板弱項、督促責任落實、促進整改提升,進一步提升各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通州區委黨建辦有關負責同志說。

形成合力破解治理難題

中倉街道佟麟閣社區紅旗小區一角,有一個水塔院。院內,一座曾保障上千戶居民飲用水的老水塔在“三供一業”改造后被廢棄。長期以來,院內雜草叢生、垃圾成堆,不少居民對此有很大意見。

佟麟閣社區2000多戶居民中,超過半數是原北京紅旗機械廠的退休職工,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需求較大。“社區黨組織自身的資源有限,關鍵得會找‘幫手’,共同為居民服務。”社區黨總支書記劉艷霞說,社區黨總支經過論証決定,改造老水塔院,建成網格黨群服務站,就近解決居民養老難題。

改造過程並非易事。劉艷霞與產權單位幾次協調,爭取到用地后,又積極聯系街道各個科室,尋找經費支持。最終,社區通過街道申請區發展改革委“小微項目惠民生”工程支持,對院內約120平方米的兩棟房屋進行修繕﹔同時,依托區生態環境局裸露土地治理項目,清除院內雜草,完成地面硬化,還在舊蓄水池旁邊種上了月季花。

建得成,還得管得好。社區黨總支積極聯系黨建協調委員會成員單位,邀請區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協助運營服務站,常態化開展助餐、助潔、助急、助行、助浴、助醫“六助”活動。每天早、中、晚餐時間,由供餐單位送餐至院內養老助餐點﹔街道轄區醫院的醫生定期到服務站坐診,讓老人不出小區就能享受診療服務,費用還能通過醫保報銷。

在老城基礎上建新城,如何實現新舊融合、和諧共生?通州區堅持精准施策,突出區域特色,以城市地區、城鄉接合部地區、農村地區為治理單元,分區域推進基層治理。注重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通過各級黨建協調委員會統籌協調、融合資源,合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化率明顯提升,面對這一進程給基層治理帶來的種種挑戰,必須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一方面,通過‘小支部、大黨建’、黨建協調委員會等,匯集轄區各級黨組織力量﹔另一方面,完善黨建帶群建、群建促社建的制度機制,不斷拓展延伸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北京城市副中心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汪碧剛說。

前陣子,張家灣鎮小北關村黨支部遇到一樁難題:村裡引進的智能飲用水設備出了故障,村黨支部多次與供應商協商維修無果,眼看村民自費購買的水卡成了擺設,村黨支部果斷向鎮黨委求助。鎮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小北關村詳細了解情況,同時與供應商聯系,對負責人進行規勸,最終達成調解。

張家灣鎮不少地區屬於城鄉接合部,治理結構復雜,各類訴求量較大。該鎮成立一核多元共治中心,以黨建引領為“核”,引導社會組織等多元力量下沉基層一線、形成合力,協助基層黨組織解決拆遷補償、鄰裡糾紛等問題,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共享

便民櫃裡,雨傘、打氣筒、消毒用品一應俱全,牆上挂著穿衣鏡和時鐘,圖書角既有黨建讀物也有居民捐贈的兒童圖書……走進通運街道紫荊雅園社區紫荊雅園小區16號樓251單元,樓道公告欄裡,樓門長、黨員居民的照片格外醒目。

“之前我家廚房跑水,樓裡的黨員帶著鄰居們二話不說上門幫忙。”居民李叔和老伴搬進來快兩年了,“住在這裡,我們感到安全、幸福又溫暖!”老兩口笑瞇瞇地說。

近年來,通運街道探索開展樓門共同體建設,組建高素質樓門長隊伍,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樓門—家庭”五級信息反饋架構。樓門長組織黨員居民開展主題活動,通過制定樓門公約、繪制樓門資源地圖等,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紫荊雅園社區黨總支還推動成立了樓門長理事會,由兩名支部書記任理事長和秘書長,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

隨身裝著垃圾袋,看到誰家門口有垃圾順手就帶下來﹔一有時間,就在樓裡“轉悠”……在251單元樓門長周治國看來,自己既是保潔員、維修工,又是消防員、調解員,還是樓門活動的組織策劃人。如今,他已經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樓裡的黨員都是我的榜樣,希望我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他說。

通州區推動社區治理向居民小區、樓門延伸,依托市級樓門治理示范點建設,著力打造“溫暖樓門、和諧鄰裡”樓門建設品牌,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充分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參加“平安有我”消防安全志願服務隊宣傳活動,獲得2積分﹔參加文明交通引導,獲得2積分﹔參加小記者團非遺體驗課程,消耗2積分……打開潞城鎮“文明潞城”手機應用,不少活動報名火爆。

潞城鎮下轄54個行政村,其中33個為平房村,治理難度不小。鎮上建立了“文明銀行”工作體系,由鎮黨委書記和鎮長任行長,各村黨組織書記任分行行長,總行每月發布文明實踐活動主題清單,通過積分回饋機制,引導廣大群眾積極進行自我管理和服務。如今,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各村組建政策宣講隊、治安巡邏隊、環境保護隊等6支服務隊,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下一步,我們要始終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化建設,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服務提標、治理提效,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通州區委黨建辦有關負責同志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2日 17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