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樹莓易管理、抗虫害,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好,應該大力推廣,形成規模效益。”
“種植草莓能發展四季採摘,還能帶動就業,我想擴大規模,能不能幫我解決用地問題?”
…………
12月6日,又到了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大匯河村的“百姓說事”日。
時下,天寒地凍,以往正是群眾“貓冬”的季節。然而,在大匯河村村民中心會議室裡,鄉親們熱烈討論的場面與室外的氣溫形成鮮明反差。
2010年,村民徐子淇注冊了承林樹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如今合作社樹莓種植規模逐漸擴大,已達100余畝,年產100噸樹莓鮮果,產值超100萬元。“我現在隻能通過中間商出口,想要直接出口或是深加工的話,量還不夠。”徐子淇說。
“咱們可以對村民或周邊老百姓進行種植培訓,擴大種植面積。同時建設冷庫,進行釀酒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村黨支部書記邵永明接過話茬,“咱們做一個市場調研,試試延長產業鏈條。”
孫佳男是撫寧區大新寨人。兩年前,他看中大匯河村晝夜溫差大、土地微量元素含量高的優勢,流轉了10畝地,建了4個草莓溫室大棚。今年收入達70多萬元。“現在採摘很流行,我想發展草莓採摘,但通往大棚的路坑坑窪窪,能不能幫我解決路的問題?”孫佳男接著提出想法。
“明年鎮裡千方百計幫你解決,力爭在採摘前把土泥路變成柏油路。”雙山子鎮黨委書記周文軍馬上表態。
“說事”日上,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論的都是如何發展經濟,怎麼才能讓百姓腰包鼓起來。
今年以來,雙山子鎮結合“四下基層”活動,總結一些村的好做法、好典型,創新開展常態化“百姓說事”活動,把每月6日、16日、26日固定為“百姓說事”日。
“我們最早開展‘百姓說事’,是因為鎮裡信訪戶太多,主要解決鄰裡糾紛,化解類似‘張家長、李家短’的矛盾。”周文軍感觸頗多。“隨著‘說事’日持續開展,百姓的矛盾少了,百姓關心的話題也變了。現在我們利用‘說事’日宣傳黨的政策,普及法律知識,探討產業結構調整、企業項目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周文軍一臉自豪。
“在前年冬天的‘說事’日上,我們提出發展特色種植,引進改良東北榛子,村裡30多戶村民踴躍響應。由於榛子果粒大、口感甘甜,在超市和網絡平台深受歡迎,供不應求。”邵永明說,村裡注冊了“平歐大果榛子”商標。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400多畝,年產榛子5萬公斤,僅此一項,村民年收入達200多萬元。
近年來,雙山子鎮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豐富的水資源,經“說事”充分商議,謀劃推動“五色”種植產業,有棕色食用菌產業、紅色樹莓產業、綠色大榛子產業、紫色葡萄產業以及主打“白雪公主”品種的白色草莓產業。目前,全鎮已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種植。
“現在我鎮已經實現四季採摘。”周文軍介紹。6月底到10月,70畝葡萄惹人陶醉﹔7月底到9月,400畝榛子榛果飄香﹔8月中旬到10月底,500畝樹莓挂滿枝頭﹔11月初到第二年5月底,30畝草莓在溫室大棚裡“享受”美好時光。更讓人欣喜的是,投資9.3億元的雜糧食品產業園項目落戶大匯河村。“項目落成后,將吸引大批年輕人返鄉,激發鄉村振興活力,延伸產業鏈條,全面帶動雙山子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周文軍說。
一條條日益完善的農村公路、一個個后勁十足的產業項目、一張張忙碌而幸福的笑臉……見証著“百姓說事”帶來的勃勃生機。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