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精神之光耀前路

——“弘揚大別山精神 加強新時代黨性教育”理論研討會側記

2023年10月31日08:36    

層林盡染霜帶色,勝友如雲薪火傳。10月28日,一場“弘揚大別山精神 加強新時代黨性教育”理論研討會,在位於“紅色首府、將軍故裡”新縣的河南大別山干部學院舉行。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防大學、解放軍報社、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中央組織部全國組織干部學院、中央團校等中直單位的領導專家,河南省委組織部、鄂豫皖三省和湖南省委黨校、部分高校、干部學院領導專家,河南省大別山精神研究會理事會成員等100余位領導專家蒞臨信陽,在緊張而充實的兩天時間內,參觀院史展覽、重走領袖路線、追隨紅色足跡,深入研究探討、發表真知灼見、凝練精神共識。

時光的齒輪,撥回至4年前的一個難忘秋季。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在聽取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近平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2021年,大別山精神成為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之一。

弦歌不輟,精神永續。“三個不能忘記”,如鐘在耳﹔“兩個更好”,重任在肩!

“全力打造三所干部學院和三個黨性教育特色平台,河南努力讓全國各地的學員走進河南、了解河南。希望各位領導專家通過交流研討,進一步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不斷豐富黨性教育的時代內涵,打通歷史與現實的精神脈絡。”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楊朝陽為研討會開宗明義。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革命豐碑巍巍而立。櫛風沐雨中,如何讓“精神之樹”萬古長青?答案是,讓其成長在“時代的年輪”中,根植在“紅色的土壤”裡。

“在堅持思想建黨上,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就給了我們諸多啟示。比如思想建黨的途徑和方法,有舉辦黨校、訓練班,創辦黨報黨刊,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以中央文件為藍本開展政治路線教育等。這些為大別山的長期斗爭作了精神准備,也啟迪我們在新時代持續強化黨的思想建設,將其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和淬煉干部隊伍的銳利武器。”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將徐小岩在主旨發言中,如是闡述。

“新時代加強黨性教育、強化干部教育管理,尤為重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再創輝煌,才能確保我們的紅色江山代代紅、永遠紅!”商城籍開國中將張祖諒之子張小寧在參會期間,深情寄語。

紅旗漫卷,28年迎風而立﹔精神之炬,十載擎舉砥礪。

從學院院史展,移步到紅軍廣場“大中原·紅河南”大型攝影展,擷取了109位河南籍開國將軍故鄉所在的97個村的時代風貌、紅色印記的紀實圖片,令與會領導專家駐足良久。遇到熟悉的鏡頭和英雄,他們甚至自覺為大家當起了“資深講解員”。

剛剛被選為河南省大別山精神研究會理事,鶴壁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風玲站在一張圖片前,若有所思。“第一次來河南大別山干部學院,我備受教育。從大別山革命歷史中汲取黨的建設的營養,從英雄事跡、紅色歷史中汲取斗爭的智慧,一定能為我們黨無往而不勝、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李風玲說。

一張張歷史照片,記錄下奮斗身姿,踐行使命勇向前。

一份份辛苦耕耘,播種下精神火種,讓信念如山堅如磐。

“回望——綻放——奮進”,每一幅文圖背后,都有“一群人的故事”和“一串奮斗足跡”。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如白駒過隙,但在“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政治使命中,每一天,都分外豐滿。

路漫漫其修遠兮。讓“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為主要內容的大別山精神,真正融入靈魂、注入血脈,化作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行動,是學院的職責,是大會的宗旨,更是共同的使命。

正如市委書記蔡鬆濤所言:“要努力當好大別山精神的忠誠守護者、堅定傳承者、自覺踐行者,充分挖掘利用好大別山精神這筆寶貴精神財富,為奮進新征程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本報記者 王凌雲)

來源:信陽日報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