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劉必好

2023年07月21日08:15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看到企業員工們意氣風發、朝氣蓬勃,充滿期待地鼓勵大家:“我們說大器晚成,大器是什麼?就是那些最好的東西、最高精尖的東西,這些東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畢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成就有價值的人生。”這一富有哲理的重要論述,為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實現人生價值指明了努力方向。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隻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裡,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道德經》中講“大器晚成”,意指精美重大器物需要長期累積之功才能制成,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一輩子辦成一件事”告訴我們,要從更加寬廣和長遠維度審視自己的人生、不以一時得失成敗看待自己的事業,以“一輩子”的量變實現辦成“一件事”的質變。

立志高遠,堅持正確方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一個人志存高遠,就有了正確的奮斗方向,再遙遠的地方也能到達,再堅固的東西也能突破。“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將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作為終身志業,走遍700多個大小洞窟,讓絲路明珠重現璀璨光華。她說:“我的一生隻做了一件事,就是守護和研究敦煌莫高窟。”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裡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我們要立長志、立宏志、立大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民族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腳踏實地,堅持篤行務實。“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崇高的志向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鄧小平曾說,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被譽為讓火藥重煥榮光的“中國諾貝爾”王澤山院士憑借一己之力,改寫了世界火炮歷史,他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一輩子隻做一件事”。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年有一半時間守在條件艱苦的試驗場,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他說,隻要是在工作,哪怕只是簡單地吃盒飯喝白開水,也是一種幸福。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我們要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狀態,自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寬肩膀”“鐵肩膀”勇挑重擔,一步一個腳印奮斗實干,一點一滴澆灌夢想之花,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把高遠志向轉化為生動現實。

前進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不可避免地要“爬雪山”“過草地”。袁隆平院士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終於培育出雜交水稻﹔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日夜翻閱中醫藥典籍,成功提取到青蒿素。這些事例說明,干事創業拼的是頑強意志、堅韌毅力,靠的是迎難而上、無畏士氣。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我們要心中有目標、風雨不折腰,堅定“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氣概,碰到問題敢想、遇到困難敢沖、機遇面前敢試,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在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中,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非凡業績。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