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從小家致富到大家共富

2023年07月14日08:24    來源:農民日報

在剛剛過去的7月1日,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臧寨鄉大營村照例紅紅火火地辦起了文化節,唱大戲、賽廣場舞、扭秧歌輪番在村文化大院上演,村民趕著趟兒參加熱鬧。

一年一場雷打不動的文化節源於大營村黨支部帶頭人楊立新。“鄉村振興就是要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干,村民有了精氣神就有了干勁。”他說,辦這樣的活動就是讓大家伙兒心往一塊聚、勁兒往一處使。

楊立新是村民眼裡的能人。多年前,他憑著糧食收購、經營葵花籽生意成了全縣有名的糧食經紀人,是村裡最先富裕起來的人。

因為這份能耐,2008年他被村民集體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高票當選的背后是村民對他的致富期許。

“村民吃水一直是‘老大難’,這是楊書記辦的第一件大好事。”剛上任的楊立新把村裡多年未解決的吃水難題當成頭等大事。

大營村有1800多口人,80%的土地為鹽鹼地。村裡的水人畜不能飲用,村民隻能到七八公裡外的化肥廠去拉水。“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拉水的塑料桶和汽油桶。夏天還好說,冬天寒冷,大家趕著毛驢車,開著三輪車,在土路上拐七趔八吃灰塵。”村民吳德堂回憶說。

通過籌集的40多萬元,短短幾個月,楊立新在村北五裡坡上新打機井兩眼,建設加壓站1座,鋪設自來水管道3.5公裡,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第二年又籌資30多萬元,新打機井8眼,實施了北水南調灌溉工程,鋪設管網15公裡,使全村水澆地面積增加了2000多畝。

飲水問題的解決喚回了村民種地的信心。2010年中糖糖業在應縣辦廠,楊立新察覺到這是一個致富的好路子,“大營村鹽鹼地面積較廣,而甜菜是耐鹽鹼性較強的作物,非常適合在大營村大面積種植。”楊立新說。

經過村委會集體商議,大營村當機立斷,鼓勵村民種植甜菜。楊立新帶頭成立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連續三年大范圍種植甜菜,平均每年達5500畝,為全村增收1000萬元,戶均增收3萬元。大營村也因此成為全縣甜菜種植第一村。

大營村緊鄰金沙灘,鹽鹼地多於耕地。有限的耕地限制了產業發展,而在鹽鹼地上建起致富產業更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番思量下,也為村民最拿手。為了引導村民發展養殖業,楊立新帶領村裡黨員招商引資,成功蓋起6個規模養殖場,帶動村民通過養殖奶牛、豬、雞增收致富。

如今,養殖已成為大營村經濟收入的主要產業。據初步統計,6個養殖場今年可增加純收入約2000萬元。

2022年,楊立新和村委會將1000多畝鹽鹼地流轉改造,通過土地整理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純收入125萬元,帶動全村120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有了產業,大營村的面貌同步改變。村裡有一片臭水坑,不僅影響村容,每逢下雨,嚴重影響村民出行。經過村委會商量,楊立新自己出資50多萬元,將臭水坑改造成活動廣場。

2012年到2015年,為了改變大營村“臟亂差”的鄉村環境,村裡籌集200多萬元,在村東原來被村民戲稱為“龍須溝”的地方,填溝造地,建起大舞台、文化大院、兩個體育健身場所。

“2008年起,村裡把7月1日定為文化節,節日裡唱大戲,辦書法、美術、面塑、刺繡、剪紙大賽,廣場舞匯演。村裡平時也是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比賽,老百姓的精氣神跟過去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大營村村民周海說。

產業興,村庄美,文化濃,隨著大營村的改變,村民的腰包慢慢鼓起,笑容多了。楊立新把村民當初的那份期許化為動力,變成現實。(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馬玉)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