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發展路上“領頭羊” 農民心中“好管家”

2023年07月11日08:18    來源:農民日報

從一個地道的農民,到一名退伍軍人、一名村干部、一名鄉鎮干部,最終成為老百姓口中的“領頭羊”“好管家”,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甘棠鎮黨委委員、甘棠社區黨委書記劉衛華的經歷,就如同他所帶領的社區一樣,一次次轉型,一步步跨越。近年來,在他的勤奮耕耘、不懈努力下,甘棠社區圍繞建強戰斗堡壘、壯大集體經濟、共享發展成果、強化基層治理的思路,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一幅生態美、經濟強、百姓富、環境優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做好“主心骨” 當好“帶頭人”

甘棠社區是村改居的農村社區,由於發展觀念僵化、班子進取意識減退等原因,2014年社區進入發展低谷期,面臨著黨群關系緊張、各種矛盾突出等問題。

如何實現村強民富?如何改進基層治理?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是橫亙在社區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道“坎”,也是建設和諧富裕新甘棠的重大課題。

在甘棠鎮黨委仔細研究后,決定把在弦瑞村任職的劉衛華調到甘棠社區擔任黨委書記,肩負起甘棠社區發展的重任。

劉衛華深感責任重大,到任后他著手選拔年輕干部,充實社區“兩委”隊伍,為班子注入了新鮮血液。白天他帶著“兩委”成員聯系部門、對接工作,晚上他又和“兩委”干部一道上門走訪、收集民情。家住雙井組的丁小寶整日不務正業、游手好閑,不服從社區管理,不配合社區工作,“兩委”班子成員多次上門工作都無功而返。劉衛華通過周邊群眾了解情況,並經常上門耐心交流,幫助提供就業崗位,不僅讓其改過自新,還主動配合社區工作,參與社區各項活動。

正是憑借這樣一股不服輸、不退卻、不放棄的精神,劉衛華帶領的“兩委”班子也愈發團結,在群眾眼中的形象也發生了極大改變,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也愈發高漲,為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強的組織基礎。

開辟“新路徑” 拓寬“致富渠”

“以前,我們社區雖然位於近郊,但是卻體現不出任何優勢,房子很破,道路也很狹窄,很多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發展非常緩慢。”提及往事,社區干部湯禮平感慨萬分。

要想贏得群眾支持,村集體口袋要富是當務之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成為劉衛華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為此,他緊抓發展機遇,堅持問題導向,提出“跳出小社區、服務全城區”理念,立足實際發展物業型經濟。針對城區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臟亂差”嚴重、物業公司不願意接手的現狀,他牽頭成立黃山區甘棠新城保潔服務有限公司,組建以社區居民為主的保潔隊伍,承攬83個無物業小區的日常衛生保潔工作,每年為社區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0余萬元。

除此之外,為了解決老舊小區管理難、農貿市場環境差等社區服務治理難題,他還帶領成立黃山區芙蓉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創新“鄉村運營”機制,按照“集體控股+村民入股”模式,創新建設農貿超市,將廢品收購站改建為“平民生活”夜市,以“一早一夜”有效盤活了社區資產、拓寬了集體經濟發展渠道,房屋租金、物業管理費、市場攤位費等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20萬元。2022年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435.8萬元,居全區首位,向著建設“富裕鄉村”的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共享“發展果” 惠及“千萬家”

帶動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劉衛華的追求,現如今村集體強了,如何讓發展成果普惠村民、實現“共同富裕”成為劉衛華帶領社區黨委研究的“新課題”。

正逢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契機,他大力發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成立黃山市孟山香榧專業合作社,甘棠社區以集體山場土地股佔總股份10%、集體再投入41%資金,再將香榧基地總股的49%分攤給大戶和居民,通過“集體+大戶+居民”的股份合作形式發展香榧產業,通過村民入股香榧基地、農貿市場等項目,可實現年度分紅20萬元。

在推行過程中,起初村民入股積極性不高,村干部帶頭入股,后來村民積極性高漲,村干部又帶頭退股,以“一進一退”彰顯村干部擔當。

為進一步共享發展成果,他還帶領社區黨委對65歲以上老人發行“孝老愛親股”﹔根據村民在村表現和參與公益等情況,設立“人口股”“績效股”﹔村民還可入“資金股”“土地股”,創新構成了甘棠社區的“五谷豐登”。2022年社區普惠分紅46.61萬元。同時,社區還連續五年舉辦“幸福村晚”,由村干部帶領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村民喜聞樂見的節目,一個和諧共享的“幸福鄉村”逐步形成。

織密“治理網” 架起“連心橋”

社區發展迎來質的飛躍,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的熱情不斷高漲,對社區事務的關注也逐漸上升,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也越來越多,對社區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為劉衛華關注的重點。

2018年,他有幸參加中組部舉辦的“全國革命老區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系統地接觸到“互聯網+鄉村治理”理念,意識到互聯網是新時代鄉村連接情感、連接信息、連接創富的有效平台,於是他率先在全省建設“甘棠為村”平台,后又升級為村級事務管理平台,讓在外創業和家門口的村民通過平台隨時了解村裡事、參與村務、從事商務,先后發布黨群服務日記1847篇、通知417條,大喇叭3.4萬條,開展村民說事16件,並在全市推廣。

他還創新建立“耕耘者”村級事務管理積分制,推出“信用+基層治理”“信用+志願服務”“信用+鄉風文明”等積分激勵具體措施34條,通過線上計分、評議、公示和意見建議收集等方式,同時積極探索“戶主會”“流動兩委會”等機制,將百姓的問題交給百姓議、將會議的場所搬到百姓家門口,協調解決群眾意見和訴求227件,為建設共建共治的“智慧鄉村”按下快進鍵。

一個個榮譽是社區黨委守初心、擔使命的豐碩成果,一個個溫暖的民生數字是社區黨委找差距、抓落實的生動實踐。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劉衛華和社區“兩委”班子抓發展、強治理、惠民生的故事還在繼續,在這裡,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愈發嘹亮。(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丹丹)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