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一座山,一個人,一輩子,愛一群學生

2023年07月03日08:51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黨旗,高高飄揚在基層一線。今年“七一”前夕,本報記者深入基層採訪,挖掘發生在共產黨員與群眾之間的感人故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陝西省定邊縣定邊街道十裡沙村黨總支原書記石光銀,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鋼鐵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殿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王克榮,他們的躬行實踐令人敬佩,他們的精神世界令人動容,他們正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6月28日,電影《此生有約》在珠海華發商都國際影城舉辦首映禮。“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張玉滾專程趕赴珠海與觀眾見面。

“一座山,一個人,一輩子,愛著一群學生……太動人了。”首映式上,好多人因為感動而落淚。《此生有約》是一部以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為原型創作的電影,講述了鄉村教師薪火相傳的故事。

這個喜訊像插著翅膀一樣,飛向了地處深山的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整個校園都沸騰了。“我們以張校長為驕傲,更要以此為動力,講好每一堂課,讓更多山裡的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黑虎廟小學的老師們眼中閃爍著光。

聚光燈下的榮耀固然令人羨慕,背后的不易和辛苦淬煉的信念更值得敬仰。轉眼22年過去了,張玉滾依然堅守在這座大山,高擎鄉村教育火炬,照亮著孩子們的夢。

1980年,張玉滾出生於伏牛山深處的黑虎廟村。這裡到底有多偏?村裡人每次走出大山,得沿著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頂山,再穿過險峻難行的八裡坡走到高丘鎮,來回通常需要十幾個小時。那時,人們無不想掙脫“像一口黑鍋一樣緊緊扣在黑虎廟村頭上的這座大山”。

2001年9月,張玉滾中專畢業,在老校長的勸說下,他放棄了留在城市的工作機會,成了一名民辦教師。

“不耽誤一節課,千方百計上好每一節課。”張玉滾默默在心裡定下了“鐵規矩”。大山裡條件艱苦,許多老師不願意來這裡工作,為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他不斷挖掘潛能,把自己磨煉成一名“全科教師”,各個年級、各個學科他都駕輕就熟。

學校原來沒有食堂,孩子們自己從家裡帶米面饅頭,在教室后面一間臨時搭建的棚子裡生火做飯。每天煙熏火燎不說,年齡小的孩子做的飯總是半生不熟。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工資不多,沒人願意來工作,還是開不了張。萬般無奈,張玉滾勸說在外打工的妻子回來成為一名炊事員,專門給孩子們做飯。

默默陪伴孩子們的日子裡,張玉滾練就了一身的“本領”:手執教鞭能上課,拿起勺子能做飯,操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2012年,張玉滾轉成正式在編教師,后來又接任了校長。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下,黑虎廟小學新建的宿舍樓投入使用,解決了學生和老師的住宿問題。之后,又翻修了教學樓。鮮亮的明黃色,讓學校成為大山裡的一抹亮色,牆上的紅色大字“樹百年報國志,做世紀棟梁才”格外醒目。2018年,學校又新建了寬敞明亮的大餐廳,教室裡裝上了多媒體設備,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山裡孩子們擁入現代化教育的懷抱。

臨近期末,黑虎廟小學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不斷,老師們一邊組織活動,一邊進行全面梳理總結。“目前學校師資力量比較好了,我們的重點是提高教研水平,我們暑假計劃走出山外開展系統培訓學習,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知識滋養。”張玉滾表示。(本報記者 崔志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刁良梓)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