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與“艾”同行,當愛的使者

2023年07月03日08:49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黨旗,高高飄揚在基層一線。今年“七一”前夕,本報記者深入基層採訪,挖掘發生在共產黨員與群眾之間的感人故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陝西省定邊縣定邊街道十裡沙村黨總支原書記石光銀,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鋼鐵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殿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王克榮,他們的躬行實踐令人敬佩,他們的精神世界令人動容,他們正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她每天24小時開機,手機裡存著幾千個艾滋病患者的號碼﹔由於擔心患者聯系不上,十幾年不更換號碼﹔很多患者親切地將她稱為“知心大姐”……她,就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王克榮。

王克榮的空閑時間很少,幾十年來,她一直潛心於艾滋病防治工作,每天都忙著與患者交流,處理與艾滋病防治項目相關的事務。

1984年,王克榮從護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北京地壇醫院傳染科工作。三年后,北京地壇醫院接收了首例艾滋病患者。那時,人們對艾滋病缺乏正確認知,很多醫務工作者在面對艾滋病患者時,也無法克服心理障礙。王克榮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到病房看望艾滋病患者時的情景,雖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帽子、口罩、手套、鞋套,心裡仍然非常緊張。

患者老李是一名工人,受傷治療時不幸感染了艾滋病。那時,得了艾滋病就會被隔離,連家人都不敢去照顧。盡管內心忐忑,王克榮仍盡心盡職做好老李的護理工作,同時積極學習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后來,隨著接觸的艾滋病患者越來越多,她敏銳地發現,很多患者在確診時難以接受,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這時王克榮就成為阻止他們走向生命絕境的人。她認為,除了治療,患者還需要心理安慰。於是,北京地壇醫院1999年成立了“紅絲帶之家”,這是一個給予艾滋病患者綜合關懷的社會團體,王克榮就是這個家庭的“大家長”。

她帶領團隊,為患者提供醫療護理服務、心理咨詢、行為干預、法律援助﹔她走遍全國艾滋病重點高發區,培訓艾滋病基層護理人員萬余人,培養了大批志願者﹔她還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生理支持監測—心理情感支持—社區關懷管理”的艾滋病門診護理模式。

近年來,王克榮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在全國積極推廣先進的艾滋病個案管理經驗——培養專職人員作為個案管理師,他們為新確診的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咨詢和准備、服藥依從性教育,並跟蹤隨訪,將患者轉入“紅絲帶之家”,進行長期管理。

最近,她和團隊又針對艾滋病高發人群積極開展HIV抗體快檢工作,促進艾滋病早發現早治療。她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隻有不斷發展培養“紅絲帶之家”工作團隊,提升團隊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為艾滋病患者提供綜合醫療支持和人文關懷。

與“艾”同行幾十年,當年那個第一次面對艾滋病患者緊張不安的年輕護士,如今已成為艾滋病患者最信賴的“家人”。王克榮不僅成為中國第一位榮獲“貝利·馬丁獎”的護士,還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丁格爾獎”等榮譽。

“這些獎是頒給大家的,我自己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情。”王克榮說,她願當一輩子愛的使者,幫助更多患者和家庭看到希望!(本報記者 田雅婷)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