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東營經開區幸福家園:更有人情味更具煙火氣

2023年06月28日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為幸福。今年以來,山東東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全市深化黨建引領幸福家園為契機,以全域推進“活力社區”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服務充滿生機、更具活力,讓幸福走進千家萬戶、點亮萬家燈火。

廣招合伙人,幸福來敲門

——動態覆蓋、全面引領,做活組織體系

“以前一抬頭就看到我們樓前樓后密密麻麻的電線,現在‘飛線’下地,不但安全了,整個小區也煥然一新。”家住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瑞盛社區62歲的居民范先生一提起小區黨支部贊不絕口,“多虧了咱支部牽線搭橋聯系了經常合作的專業施工隊,生活環境也整潔了。有了主心骨更安心了!”

這一幕正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域推動城市社區黨組織體系向最基層延伸,實施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幸福合伙人”計劃,高效鏈接各類資源補齊為民服務短板,帶動鄰裡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生動縮影。

如今,來到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個社區、走進各個小區,“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精細治理單元清晰可見,7800余人的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庭戶長“四長”隊伍處處可尋。更重要的是,依托嚴密的組織體系和盡責的“四長”隊伍,社區黨委正牽頭發現更多的社區“新能人”。按照居民需要什麼服務、能人具備什麼特長、社區就建立什麼組織的原則,讓每個居民都成為有組織的人。組織備案的過程即為“幸福合伙人”的認定過程,發現一個、培育一個、吸納一個,目前已發掘社區“治理能人”1200余名,帶動1.3萬居民長期活躍在鄰裡服務第一線。

“每個社區黨委旨在發揮動力主軸作用,立足居民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整合形成各類治理項目,再以項目為媒介發布‘機會清單’,正面向全域招募‘幸福合伙人’。”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人事部副部長王剛表示,通過廣泛吸納物業服務企業、轄區駐區企業、愛心商家、各行各業專業人士,通過購買服務、結成共建單位等方式,實現了“幸福合伙人”與社區黨組織的深度嵌入、高度合作,更是有400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小區包保樓棟,擔任兼職樓棟長,儼然成為了群眾身邊的貼心“幸福合伙人”。

“‘幸福合伙人’機制的建立,優化了人力資源、達到了資源共享,最終實現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切實提升了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王剛說道。

爭當主人翁,要做第一人

——鄰裡議事、深度參與,做活平台載體

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全市深化黨建引領幸福家園建設任務要求,創新實施“黨建引領社區提案”工作機制,發動居民關注社區公共議題,暢通溝通渠道、搭建共治網絡,將過去“我提出、你辦理、我受益”的治理模式創新為“我主張、我參與、我推動”的共治理念,激發了居民主人翁意識,真正做活了社區治理。

據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勝利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崔伊婧介紹,通過制定《社區提案指導手冊》,明確了六類社區提案鼓勵清單和13項社區提案負面清單,搭建了由各黨組織負責人、黨員骨干、“四長”隊伍等多元群體組成的“街道—社區—小區”三級提案協商平台,明確個人提案、聯名提案、組織提案三類提案形式,打破身份、地域限制,讓轄區居民、社區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都可有序參與。

社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為確保黨群議事成效,各街道各社區不斷完善社區提案集收集、審議、形成、聯動執行、評估、公示於一體的“六步”全鏈條民主協商閉環流程,鼓勵主體帶著解決方案提問題,主動承接提案項目,凝聚合力管好家門口的身邊事。累計引導實施社區提案300余件,發動2萬余名黨員和居民參與,有效解決了公共設施維修、院落改造等一系列小區公共事務問題。

圍繞群眾“發力”,依靠群眾“聚力”,用群眾智慧解決群眾問題。各社區持續落實每月黨群議事會制度,建設了類似“提案涼亭”“四鄰議事廳”“柳下茶鋪”“民意館”這樣的議事場所114處,開展提案議事4000余次,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1200余項。同時堅持以“小場景”切入“大治理”,指導各級結合居民的特色化提案,在小區內打造“一米菜園”“四鄰議事廳”“鄰家茶館”等微場景,形成微治理項目172個,吸引居民主動認領、積極參與。

社區治理做得實不實、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人人爭當治理服務“主人翁”、要做社區建設“第一人”,具有人情味、煙火氣的熟人社區呼之欲出,成為了城市黨建引領幸福家園建設的鮮明實踐注腳。

社區小經濟,服務大治理

——集約高效、跨越升級,做活支撐保障

連日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府前社區的“幸福大包”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我們成立社區企業幸福食堂后,第一件事兒就是賣居民自己做的包子。”社區黨委書記生沈陽介紹,食堂每天做365個包子,其中300個以低於市場價賣給有需要的老人或孩子,剩余65個免費上門送給高齡老人和特殊人群。

通過社區黨委領辦幸福食堂,居民不僅喜歡上了“幸福大包”,更是開始青睞社區、融入社區,黨群關系越來越融洽。據了解,針對居民參與治理服務積極性不強、社區閑置資源利用率不高、社區自我“造血”源動力不足等難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探索將“社區黨組織領辦經濟實體”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突破項目,支持有條件的社區依法成立物業服務企業、家政公司、幸福食堂等經濟實體,科學規范小區公共收益清理工作,以創新商業模式、市場化運作為手段發展城市社區經濟。

社區通過開發轄區范圍內的“人、文、地、產、景”等資源,多個社區黨組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產品、社區旅游、社區報刊、市集特展、研學體驗等產品“好物”12類、產業品牌4個,實現了以社區自身資源的加持升值、產品“好物”的增量擴容、品牌資源的價值轉化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同時在市域鎮街范圍內探索城鄉互動發展“飛地經濟”,與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結對聯建,培育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聯合打造“幸福共富工坊”,帶動800余名居民再就業再上崗,推動合作社增收約8萬余元。特別是部分社區黨委按照規模化、產業化、數字化的發展思路,利用電商營銷、主播帶貨等平台,創造了更多的“線上”經濟效益、社會價值和就業崗位。

“我們正全域推動開展小區公共收益清理規范,制定‘主動報、群眾提、集中清、依法追’四項流程,累計清查資金70余萬元,清理廣告位等公共資產30余處,社區黨組織服務居民更有底氣了。”王剛說,無論是領辦經濟實體,還是公共收益清理,這些收益全部用於增強社區黨組織服務功能,搭建居民自治陣地平台,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和居民自組織,成為幸福家園建設的有力支撐和“關鍵一招”。(王征 王剛)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