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

馬衛防

2023年05月24日08:09    來源:中國軍網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正是在尋烏調查期間,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1941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及《關於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調查研究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制度被確立起來。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主席曾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專欄發表《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准、效”》一文,不僅闡述了調查研究的重大意義,而且有針對性地提出“各級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准、求效上下工夫”。我們要深入把握“深、實、細、准、效”的調研要求,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深”就是深入一線,掌握真實的情況、發現深層次的問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唯有扑下身子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才能得到第一手材料。《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反對本本主義》……黨史上這些歷久彌新、至今仍熠熠生輝的經典名篇,無不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寫《尋烏調查》,把尋烏地區的物產產量和價格都弄得一清二楚。習主席到福建寧德工作伊始,3個月內就走遍了9個縣,后來還去過“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的下黨鄉,成為第一個到過那裡的地委書記。我們要堅持調研開局、調研開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群眾之中開展調查研究。

“實”就是扎實作風,輕車簡從。和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能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調查研究不是作秀,要有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輕車簡從,厲行節約,不搞層層陪同﹔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開展調研。聯系到軍隊建設實際,上級機關在開展調研工作時,應多些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做法。既要避免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不增加基層負擔﹔也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點水式調研,防止走過場、不深入。

“細”就是博採眾長,聽取各方面意見。調查研究是件細致活,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細節掌握得越全面,宏觀決策才越明晰,工作指導才越有針對性。基層官兵中蘊含著無盡的聰明才智。一方面,政策落實到不到位,基層官兵最有發言權。另一方面,基層官兵在創造性實踐中獲得的“真知識”、總結的“金點子”、闖出的“新路子”,往往能為解決共性問題提供有益借鑒。我們開展調查研究,要有“半杯水”的心態,半杯水裡裝問題,多向基層官兵請教,剩下半杯裝辦法,把好做法帶回來﹔要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從基層官兵的創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基層官兵的意見建議作為工作決策的重要參考,更好地找准下步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准”就是分析矛盾,看到本質、抓住規律。實踐証明,調查研究既要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實際情況,更要善於分析矛盾、發現問題﹔既要總體分析面上的情況,又要深入解剖麻雀,透過現象看本質,提煉出規律性認識。做到調查研究的這個“准”,就要在調研結束后對大量零碎的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進行思考分析,做系統化、條理化梳理,才能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找出其內在規律,最終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結合軍隊建設實際,做到這個“准”,就要始終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把戰場打得贏作為最高標准,在調研中瞄准官兵需求的“靶心”,在思想碰撞中尋找破題思路,在謀建抓建中破解瓶頸難題。

“效”就是提出辦法,不做“雨過地皮濕”的表面文章。無論在軍隊還是地方開展工作,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焦裕祿任蘭考縣委書記時,歷時120多天深入基層考察“三害”問題,基本掌握了內澇、風沙、鹽鹼的規律,最終探索出“貼膏藥”“扎針”種植泡桐的治理方案。谷文昌帶領東山縣人民戰勝風沙、根治旱澇,同樣靠的是在飛沙灘上“旬旬種樹”,定時觀察氣候、濕度、風向、風力等對新種木麻黃回青、成活的影響,總結出了種植木麻黃的技術要點。事實証明,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我們應當牢記“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這個道理,拿出符合實際、可行性強的對策,真正實現“調”以務實、“研”以致用,讓調查研究成果更好指導我們破解難題、推動工作。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