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4日08:16 來源:農民日報
在泰山腳下、汶水河畔,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都年逾古稀,但是人老心不老,懷揣著對農業的熱忱和對農村的熱愛,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滴落的汗水滋潤著腳下這片熱土,滿頭的銀發映襯著農民的笑臉,嫩綠的麥苗在精心指導下茁壯成長……
“汶水銀輝”助振興,源於山東省泰安市的統籌推進。近年來,該市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等群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帶動作用,通過出台政策、創造條件、搭建平台、雙向選擇、獎勵激勵等舉措,使離退休干部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有快樂、有作為、有進步,成為泰汶大地鄉村振興大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目前共有離退休干部49116人,他們中有黨政領導干部,有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也有來自農村、熟悉農村的老同志。發動他們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最能體現離退休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擔當。對此,我們著力打造‘汶水銀輝’服務品牌,推動‘五老’隊伍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泰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泮英說。
助力產業振興,做產業提質的“服務員”
“你別著急,我隨后就過去。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紅蜘蛛造成的,需要及時用藥。有多少畝出現了這種情況?”接到合作社工作人員的求助電話,孫憲禮一邊向電話那頭交代注意事項,一邊走出家門,直奔岱岳區馬庄鎮老宮村種植基地。
走進麥田,孫憲禮俯身仔細觀察發病的麥苗,不時回頭向身后的管理人員講解處理方法,滿是皺紋的臉上爬滿汗珠。在他的指導下,合作社及時制定實施病虫害防治方案,有效減少了虫害對小麥的影響。
年逾古稀的孫憲禮,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糧食作物病虫草害的研究。退休以后,他響應泰安市號召,以幫助青年農民學習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奔波在糧食作物品種推廣、栽培技術應用推廣一線,把技術服務送到了廣袤的田間沃野。
“圍繞助力鄉村振興,組織‘五老’通過參觀學習、實地考察、現場觀摩、調研座談等方式,對現有產業進行分析研判,提出針對性的幫扶舉措。他們有的為村集體經濟出謀劃策,有的因村制宜帶動發展致富項目,有的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成為助力產業振興的‘聯絡員’‘服務員’。”泰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范福順說。
助力人才振興,做人才匯聚的“領航員”
退休前的方立章,“國家林業鄉土專家”“山東省林業廳鄉土專家”“山東省科技特派員”“泰安市百名農村科技致富專家庫專家”等榮譽加身。退休后的方立章,返鄉創業並帶動起新泰珍珠油杏產業蓬勃發展,在當地傳為美談。
“他回來后親自示范種植珍珠油杏,目前已發展起2600畝,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6萬元。俺村也從山多地少、缺少灌溉水源的窮村,變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韻’的‘網紅村庄’。”新泰市青雲街道外峪村黨支部書記方田輝說。
示范成功后,方立章又致力於珍珠油杏新技術推廣,在當地帶起了160余人的技術人才隊伍,並在全國60多個縣(市、區)推廣種植。
在泰安,像方立章這樣退休后持續發揮余熱的人才,還有很多。該市充分發揮各級老年人才服務中心作用,吸納農業、科技、經營、種植、養殖等方面老專家,組建“益農專家團”,廣泛開展“銀發人才援村幫戶”行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技術服務和智力支持。
“一方面,組織開展‘結對幫扶’‘科技下鄉’等活動,加強對返鄉創業青年的技術培訓、經驗傳授。另一方面,與困難群體‘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幫扶,送思路、送政策、送技術,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范福順說。
助力文化振興,做文化傳承的“宣傳員”
這些年,有一支民間演出隊伍,最受泰安鄉村父老的歡迎,並親切地稱之為“葛來樂”“身邊的庄戶劇團”。這支劇團就是岱岳區老干部活動中心藝術團,他的發起者,是該區退休干部葛業森。
岱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希剛介紹:“葛業森堅持送戲下鄉不斷檔,近年來進村庄、進敬老院、進學校、進社區演出達3000余場次,觀眾累計達800多萬人次,成為宣傳政策、宣揚正能量、宣傳泰安的‘有形陣地’。他發掘的傳統曲藝‘汶河大鼓’,被批准為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的《天字號工程暖人心》,成為各級扶貧辦重點推薦的劇目。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山東省模范老人’。”
一枝獨放不是春。“山東省最美老干部志願者”彭武詩組建“鄉村儒學宣講團”,將儒學的孝道文化和五倫理念融入文明鄉風,在宣講中傳播好鄉風、好家風、好民風,提振農民的精氣神,孕育農村好風尚,激發鄉村新活力。
採訪發現,發揮“五老”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泰安開拓了三條渠道:依托“五老”宣講團,深入農村帶動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協調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所屬各類文藝團隊開展“文化下鄉”,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參與新時代“村規民約”制定和治安維穩、民主協商工作,帶動群眾移風易俗。(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兵兵 顏旭)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