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海
2023年02月08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需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也需要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高度,就“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作出部署安排,並提出要“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這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強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應有之義
人類文明總是在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標注社會進步過程中得到豐富發展的。充足的物質財富為人類生存發展、認識改變世界、追求自由解放提供了基礎條件,而個人精神世界的富有則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必須努力抓好思想建設,推進精神生產的現代化。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提高、達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不僅體現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而且也體現在社會各個要素形成一種系統性的相互作用關系,即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有機協同。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文明,社會文明的實踐主題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時代賡續、文化軟實力的塑造等有著鮮明的一致性。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實踐指向體現了我們黨對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質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時也是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文化自信自立,廣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守正創新、開創新局,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發生全面、深刻、根本性變化。當然,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而農村的任務最為艱巨和繁重。當前,人們物質層面的需求得到較大改善和滿足,但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與精神文化供給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城鄉之間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不足還廣泛存在,等等。因此,推動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必須科學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隻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目前,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處於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同時也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如果城鄉基層精神文化供給不足,極易形成“精神生活鴻溝”,給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觀點、錯誤社會思潮以及各種陳規陋習、封建迷信文化等的滲透蔓延提供可乘之機。因此,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必須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動員和激勵城鄉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重點任務在農村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也是關系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大局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把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旨在以文化的力量賦能鄉村振興、塑造新型城鄉關系、賡續農耕文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實現鄉村由表及裡、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已經邁上了實現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不能隻盯著經濟發展,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作為核心任務和目標要求,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面貌。農民群眾的精氣神提振起來了,就可以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農村的發展、農業的進步、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農村的面貌就會煥然一新。
塑造文明共享的新型城鄉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村4億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城鄉融合的價值追求,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這也決定了塑造新型城鄉關系必須重視精神文化對城鄉融合的積極影響。當前,我國文化供給的難點,是較為豐富的城市文化資源尚未能完全打通下沉的“最后一公裡”,加之現有的農村文化場所利用率相對不高、文化服務不完全合農民口味等。因此,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必須堅持重心下移,建立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的文化供給體系和城鄉文化建設利益聯結機制,發揮縣城對接城市文化資源、服務農村文化建設的作用,提高城市對農村的文化輻射和帶動作用。同時,加強城市社區及相關組織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對口幫扶指導,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人才配備等方面採取有力舉措,因地制宜補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短板弱項,創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基本單元,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賡續農耕文明。文明的傳承演進,需要文化的持續繁榮興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需要文化的在場,尤其需要社會的每個“細胞”都充盈著文化的活力。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曾經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農耕文明。優秀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我們要深入挖掘凝練傳統鄉土文化、家風家訓、民俗民風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促進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發展,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得遠,為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提供持久的文化動力。近年來,我國一些縣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充分整合富含道德元素的自然地理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所打造的城鄉互聯互通、協同運作的文化建設模式,既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又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引導群眾踐行新風尚、傳播正能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夯實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文化根基。
以系統觀念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精神文明作為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積極成果的總和,標志著精神生產的發展水平,也必然滲透在物質文明建設中,體現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因此,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必將是個長期過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綿綿用力、從容推進、久久為功,形成“滴水穿石”的效應。
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三大工作主題。其中,文明培育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長期性工程,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應聚焦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強國之魂,大力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文明實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應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載體作用,貫通城市社區和鄉村,通過學習科學理論、宣講黨的政策、深入移風易俗等方式,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文明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應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以文明創建帶動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是構成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的有機整體,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即不斷地深化文明培育主題、創新文明實踐形式、豐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樹立精神文明建設標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提高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活力。
暢通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要素流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暢通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資源要素流動是緩解資源匱乏、化解資源閑置困境、破解資源孤島效應的重要手段。相比城市而言,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乏的資源要素主要是人才資源、文化資源、陣地資源、數字資源。人才是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第一資源,如果說陣地資源和數字資源依靠物質層面的“硬”手段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那麼,人才資源則需要依靠“送人才”、激發農民主體力量、鼓勵社會多方參與等“軟”的方法和途徑來解決。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面向農村開展送理論、送文明、送服務、送人才活動”。隻有暢通人才資源要素的流動,才能真正把送理論、送文明、送服務做深、做實。文化是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文化資源要素的激活和暢通,需要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一方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採取固定設施、流動服務等方式,推動城市優勢文化資源反哺農村文化發展,提高農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另一方面,通過延長文化產業鏈、提升文化價值鏈、完善文化利益鏈,培育新興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不斷提升農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構建共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工作大格局。近年來,黨和國家圍繞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以及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但隨著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深入,還需要構建起共同推進的工作大格局,以促進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轉化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效能。一是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不斷提高各級黨委領導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進一步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於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把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融入城鄉各行各業規章制度中,打破基層各部門工作壁壘和條塊分割,構建組織有力、運行流暢、務實管用的聯動工作機制。三是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健全城鄉志願服務的常態管理機制、供需對接機制、應急響應機制以及志願服務的激勵機制和信用評價體系,推動志願服務體系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使志願服務隊伍成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