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南沁陽“懷府治理紅雲”開創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2年12月23日15: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以來,沁陽市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一主題,聚焦融合、矩陣、為民、科技,通過智慧加持、數字賦能、聚智聚力,持續完善“懷府治理紅雲”黨建平台(以下簡稱“治理平台”),努力實現“一網統管、一鍵通辦、一呼百應、一覽無余”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件總量111798件,已辦結106587件,正在辦理5211件,辦結率達95.3%。

以“融合”促整合、齊治理,實現“一網統管”。一是融部門、聚力量。整合提升治理平台“一網統管”系統模塊,搭建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治理平台,將組織、宣傳、政法、農業農村、鄉村振興、人社等牽頭部門及基層力量凝聚整合,與“一網統管”深度協同、合拍共振。二是融業務,提效率。深度整合部門業務資源,打破公安、民政、黨務、工青婦等部門數據信息壁壘,將各項公共服務事項歸整到治理平台“一網統管”系統模塊,明確網上辦事程序,為廣大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三是融網格,強治理。在治理平台“一網統管”系統模塊構建涵蓋基層黨建、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全科治理網格,實現“一張網格管全面”﹔在鄉級、村(社區)、網格員三級網格基礎上,將“人、治、物、效”800余萬條數據錄入平台,實現“一張網格知全域”﹔村“兩委”干部和2000余名專兼職網格員“24小時在線”服務,實現“一張網格統全員”,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

以“矩陣”強功能、優服務,實現“一鍵通辦”。一鍵連陣地,在治理平台“一鍵通辦”系統模塊中探索建立“線上黨群服務中心”,開辟“雲支部”“雲服務”“雲課堂”功能矩陣,使流動黨員一鍵連入黨建陣地,提供黨建活動打卡、生活服務導引、理論知識學習等服務。一鍵連服務,在治理平台“一鍵通辦”系統模塊中設立“便民服務廳”,鏈入社保、就業、交通、醫療、教育、生活繳費等民生事項辦理功能,建立健全“一鍵式”服務體系,推進便民服務事項“指尖辦”,最大限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一鍵連資訊,在治理平台“一鍵通辦”系統模塊中開設“資訊動態”專欄,實時更新上級時政要聞,報道基層治理工作動態、熱點新聞,宣傳基層治理經驗做法、先進典型,著力打造廣大黨員群眾既曉“身邊事”、又知“天下事”的重要“窗口”。

以“為民”增福祉、促和諧,實現“一呼百應”。一是聯動幫扶,四級響應暖民心。在治理平台“一呼百應”系統模塊中構建“聯動幫扶”架構,健全市領導聯系鄉鎮、鄉鎮干部聯系村(社區)、村(社區)干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所有群眾的“四聯”體系,明確“四聯”對象,細化工作職責,切實打通四級聯動幫扶“脈絡”。二是參與管理,民呼必應解民憂。在治理平台“一呼百應”系統模塊中完善“民呼必應·黨員聯戶”功能。群眾依托“隨手拍”功能,在發現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等方面存在問題時,可隨手拍照“點單”﹔聯戶黨員在平台上立即“接單”,第一時間為群眾答疑解難﹔不能解決時,平台逐級向村(社區)干部、鄉鎮干部和聯系分包鄉鎮的市領導“派單”,直至問題解決。三是群眾自治,主動請纓幫民辦。在治理平台“一呼百應”系統模塊中建立“主動請纓”功能,搭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服務平台,讓廣大群眾在“主動請纓”中了解基層治理中需要幫助的事項,倡導成為“志願者”開展幫辦工作,鼓勵群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構建村(社區)守望相助、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的良好局面。

以“科技”拓視野、悅生活,實現“一覽無余”。一是“雲平台”會議,沉浸式交流研討工作。在治理平台“一覽無余”系統模塊中開通“雲平台”會議功能,使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受時間和空間等限制,共同商議討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星支部”創建、六幫六助等工作。二是“VR全景”體驗,立體式感受紅色文化。在治理平台“一覽無余”系統模塊中開通“VR全景”體驗功能,將沁陽市楊介人故居、宋學義故居、沁陽第一黨支部等紅色陣地通過VR全景攝制錄入,匹配文字解說和互動點播,將承載革命故事的紅色舊址在移動端實時呈現,讓廣大黨員群眾立體式參觀革命舊址,體驗紅色文化,感悟紅色精神,凝聚偉大力量。三是“天空之眼”觀影,體驗式悅覽懷府風光。在治理平台“一覽無余”系統模塊中開通“天空之眼”功能,將沁陽獨有的“沁陽八景”“沁陽十味”等美景美食以視頻形式展現,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招才引智、推介沁陽時,利用平台就可讓外地高層次人才和外來游客在線領略懷府風光、感受厚重文化、體驗風土人情。

(作者:中共沁陽市委組織部,孟騰飛、劉孟洋)

(責編:王先進、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